江南文如其人说随笔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01

有个《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读过。其中苏小妹,通过文字识人的本事,令人佩服。

王安石的儿子王方,一篇篇文章珠玑锦绣,苏小妹看过之后,感叹道:“好文字!此必聪明才子所作。但秀气泄尽,华而不实,恐非久长之器。”并写下了这样批语:“新奇藻丽,是其所长;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则有余,享大年则不足。”果然,王方19岁就中了状元,但不久就死了。

后来苏小妹看到秦少游的文章,对他赞不绝口,并说:“今日聪明秀才,他年风流学士。可惜二苏同时,不然横行一世。”后来秦少游确实很了不起,文章诗词与苏东坡等齐名,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可见苏小妹一双慧眼,不但能从文字中识人的学识高低,连人的前途命运都被她一眼看穿。真是了不起啊!

文如其人。从一个人的文品也可能看出他的人品,这虽非绝对,但确有相当多的情况是符合这一说法的。

比如文字卷面很整洁的人,这个人一定比较心静而不浮躁,平时生活也肯定比较检点,爱整洁,做事认真,不潦草。卷面乱七八糟的,不管文章内容写得好不好,可以基本断定此人,心躁性急,生活上不太讲究,甚至比较邋遢。

庄重之文,都出于正人君子,轻佻之语,都出于不肖小人,风花雪月,往往是文人高士的雅兴和浪漫,污言秽语,却是下流之辈的无耻和本性。读曾国藩家书,可以看到曾国藩不仅个人极重视道德修养,也谆谆告诫他的子孙后代要做正人君子。有些人的作品专爱写那些不堪入目的“故事”,或特意为了制造噱头,或有意要对他人诲淫海盗。

有些作品,文字细腻,结构严谨,题材广泛,说明作者生活经历丰富,博学多才又做事认真负责,可以想见生活中的这人一定令人肃然可敬。有些作品,内容空洞,层次不清,甚或错别字百出,有的虽堆砌了许多好词好句,但通篇读起来,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意思。读这类文章,便知道此人腹中墨少,做事马虎,人品方面也是乏善可陈。

司马迁受了腐刑,忍辱偷生,坚持写完了不朽的《史记》,曹雪芹贫到吃粥,仍坚持写《红楼梦》不倦,孔尚任花时十年写下了《桃花扇》。这些人做事都是一竿子到底,决不肯半途而废。有的人,心血来潮时便决心很大,想写下多长的文章,可是写着写着,遇到一些事情干扰,或思路被打乱了、或灵感找不到了,就搁置一旁不再续写了。这种人可谓有始无终,随意性极大。可以想象,这种人做事业,因为没有恒心,估计难出什么大的成就;这种人交朋友,因为缺乏始终如一的信念,也可能不会长久。

我们凡人,虽然没有苏小妹那样的慧眼,但从各人的写作风格,文字内容,也多少看得出一些人的品行或生活习惯,对人对事的态度等。当然,前面就说了这不绝对,很多人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有的,满嘴仁义道德,肚里男盗女娼。有很多贪官,台上作报告,如何廉政为民,一查他却是腐败透顶。这种情形,当然不可用文如其人的法则去解读他。不过,这种人总体相比起来,总是少数。不会因这些人的反常现象,推翻文如其人的说法。

共 117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纵观全文,先以文如其人切入观点,前有王方、秦少游为例,后有司马迁、曹雪芹与孙尚任之事,终得文如其人的严证,再转回有不肖小人做“欺世盗文”之事,其为表里不一,这里则大多以贪官为满嘴仁义道德,却无任何语百姓有利之处,反而腐败透顶,台上报告之字虽美,却已表里不一,可见其本性。有文字到人性,可大大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和重要性,由此也可告诫从文之人当善待、慎待文字,从而修善己身。欣赏佳作!【:第二琪】

1楼文友: -28 02:28:52 昔杨佳作,有幸品之论之,遥敬清茶,安好。 相濡以沫到最美是守护

老年痴呆症如何检查

早期老年痴呆症吃啥药

右腿肚子抽筋怎么回事

通心络胶囊哪里有卖
小孩子口臭是什么原因
小孩中暑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