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秋渔征文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10

今年初秋,我又一次回到老家,从河边的大堤走过,感受着微微的凉风,看着温柔的河流,不禁感慨万千。这条河流,在我家屋的西边,一直这样流淌着,随着岁月的变迁,她总是受到人类的伤害。此刻我站在河边,看着这河水,相比前几年,水质已经改善不少,随着政府加大力度整治和人们的自觉努力,没有让河流继续受到伤害。但就是这样,还是跟童年时那条河流,不能比拟。那时的河水是多么清澈,总能看到大鱼小鱼在水中跳跃的欢快场景。

沿着大堤,一路往南走,就看到父亲曾经放拉捕鱼的地方,从地貌上,我能准确地找到从哪到哪是当年建渔棚子的地方。站在此处,我仿佛再次看到父亲、母亲当年在此辛劳的身影。

很小的时候,我并不觉得捕鱼有什么辛苦的,只觉得父亲三下两下就把拉上来了,我最喜欢看到鱼儿在中乱跳的场景,心里满是收获的喜悦,却忽视了父母的汗水。

当我长大些,也就是刚上小学时,我觉得我有足够的能力把拉起了,但实践后才发现,尽管连着渔的绳子因为通过轴承的牵拉,自然会省力不少,但是我还是拉不动。我终于懂得,有些事或许实践后才知道,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

渐渐长大后,我才更知捕鱼的艰辛,父母亲在河边搭了个简易的渔棚子,这棚子可不比家里的房屋,因为捕鱼根据季节不同,很多时候,夜里捕鱼更佳。父母亲是轮流干,因为夜里河边杂草丛生,四周也无人,黑灯瞎火的,母亲胆子小些,父亲总会来陪伴。大体上是一人干半夜,,一人干时另一人在棚子里睡觉,父亲因为身强力壮些,往往会多干点,但母亲有时也会心疼父亲,多撑着点时间。

父母干活,我一人在家里,也觉得寂寞孤单,所以吵着嚷着,也要晚上去渔棚住。母亲不准,父亲说就让他体验体验吧。第一次去渔棚还是春季,南方的春季比较温暖,但到了深夜,雨棚里是到处透风。为了防止小虫尘土侵扰,一年四季都挂着纱帐,睡在坚硬的木板床上,夜里我躲在被子里,不敢伸出头来。因为在河边的缘故,显得异常潮湿,地心的凉气会不断渗出。睡在床上时,不时会传来鱼跳、虫叫、蛙叫的声音,总让人睡不踏实。而当我想到纱帐外干活的父亲或母亲,心里不免有些心疼,他们要与黑夜为伴,耐得住单调繁重的体力活,还要抵御深夜的潮湿寒气。渔每隔几分钟,就要拉起,然后捞鱼,放。一夜反复,到早上,能明显觉察到父母的疲惫。

春天还好,夏天夜里更让人难受,除了湿热,还有蚊虫太多,捕鱼之人总会受到蚊虫的叮咬。因为地方空旷,点上蚊香,作用甚微,夜里父母亲总是不断地拍打着蚊子。但拉时,蚊子咬人就不太好处理了,只能让其占些便宜。而秋天,尤其进入深秋,夜晚棚子里则寒气逼人。还好,冬天的夜晚由于天气寒冷,鱼儿很少活动,那是父母最为享受的季节。

那时当地有专门管理负责河流捕鱼的,在保证渔夫的利益的同时,不滥捕鱼,于是和渔夫商量,做到合理捕鱼,并制定一些规章。

父母亲是个守规矩的人,比如鲢鱼、草鱼不到1斤半的,绝对放生,另外一些规定之外的鱼,我父亲也会放生,比如特别小的鲫鱼、鲤鱼等。我那时还说父母亲傻,反正没人看到,父亲就耐心跟我讲,人要守规矩,不守规矩就不成方圆。不是有人看着你,你才好好做。这些鱼如果滥捕,是不合时宜的,如果每个人都不遵守,只想着暂时的些许好处,那以后捕鱼的人怎办?父亲也从这个捕鱼事件,引申到社会,叫我诚实本分做人,让我受益良多。

家里捕的鱼基本都是卖给鱼贩子,但每逢一些特殊时候,尤其是过节,父母亲都会留一些鱼,送给家旁附件的一些居民。为了能整体照顾到大家,父亲会记个小册子,谁家给过多少,都心里有数。每次回来,父亲最高兴的事,就是讲送鱼时乡亲说的那些感谢的话,有的乡亲还时不时给父亲稍点家产作物,比如煮熟的玉米棒子、菱角之类,父母亲都省给我吃。我也问过父亲,为什么辛苦捕来的鱼,一定要分给乡亲们呢?父亲笑着说:“这河不是我一个人的河,是大家的河啊!”

父亲人缘不错,这条河流也有几个捕鱼的,经常坐在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天。经过大家商量,找来渔业负责的,我父亲的意见是不能光顾着眼前,意思是给渔业部门多交点钱,而他们每年也多放点鱼苗。这样两边都合适了,经过大家一商量,就一拍即合了。回到家,父亲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有些不高兴,但父亲分析了半天,说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尽管现在多花点,但长久效益会更佳。从这件事,我倒觉得,这看似没有什么文化的父亲,脑子倒挺好使,佩服之情油然而生。

尽管为了赚钱,家里的鱼基本都是要卖的,但时不时都会留些吃的。母亲是做鱼的好手,每次放学回到家,老远地就能闻到鱼香的味道,一下子就觉得肚子好饿了。母亲做鱼总是尝试各种做法,偶尔也有失败的时候,但大多数时,都是极其好吃。我问母亲为什么能够做出那么香的鱼,母亲说热爱生活的人就会做出生活的美味。这句话我一开始并不十分理解,后听母亲详细阐述,才明白。母亲之所以能做得那么好吃,是因为她的精心细致,还有她喜欢创新,尽管有时也有不成功的地方,但失败之后,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母亲还说,当然这种创新,也来自于我们的接受,并不是因为偶尔一次小小的失误否定了全部。

母亲做鱼好吃,但吃鱼,总把好吃的部位留给我们,她最多吃些鱼尾巴、小鱼的头之类的,她总说做菜的人不要吃多少,闻香味就饱了。我有时看不过去,总往母亲的碗里夹,母亲总是拒绝,实在拒不过去,也会吃些。她看到我的举动,脸上总会露出幸福的微笑,她说其实她吃不吃已经无所谓了,有儿如此,心里就特舒坦。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袭来,人们生活渐渐富裕起来。家乡的河边,陆续地盖了一些化工厂。没有过多久,河里的虾开始大幅度死亡减少,不时也会发现一些鲫鱼的尸体浮出水面,家里的渔再也不如从前了。以前很大的收入都来自于螃蟹、虾、甲鱼之类的,而现在这些东西很难出现在里。偶尔碰到螃蟹、甲鱼,父亲都觉得被天上掉馅饼砸到似地,有点不可思议。父亲常常站在河边眉头紧锁,唉声叹气。那年,我似乎觉得父亲憔悴了很多。

我劝父亲不要难过,不捕鱼可以干点别的。

“海洋啊,这可是我们的河流啊,我难过的主要不是捕不到鱼了,我现在也老了,越来越干不动了,我伤心的是河流这样发展下去,会伤害到何种程度。”

河流在受伤,我仿佛看到父亲的心也在流血,他那严峻的表情和失望的双眼总让我感到心痛。有时我也觉察到他的一些愤怒,但这种愤怒只是某个瞬间,很快就被失望覆盖了。

父亲再也没有能力给乡亲们送多少鱼了,尽管偶尔还会送点,但很少。他时常感到羞愧,他总跟乡邻们道歉,乡邻们也大多理解父亲,说些宽慰的话。

那天傍晚我父亲和一渔民喝了点苦酒,喝到兴起,父亲跟我讲了个传说,说一个老渔民,家庭特别辛苦,一位鲤鱼仙变成人来到他家,感受了老渔民的热情,听了老渔民贫苦生活的讲诉,她跟老渔民道出一天机。他说明天,上天会给你带来一次机遇,就是会有三阵鱼,第一批,是特别大的,带头的,你把它们放了;第二批是中个的,这批最多,你把它们捕了;而第三批是最小的,也很多,但个小,你把它们也放了。老渔民将信将疑,但满口答应。鱼仙临走时特意强调只能捕第二批,不然会有报应的。第二天老渔民果真看到此情况,他私心四起,从头到尾,一个都没有放过。无比高兴时,他挑选了一条最大的鲤鱼,正准备动刀时,那个鱼的眼珠却神奇地掉下了一滴泪水……

父亲说就是随便讲个故事,他还说做人得本分,得诚实,无论对人对事,还是对待我们的自然,现在多少人只为利益,而不顾自然,说到最后,向来坚强的父亲眼睛里竟然有泪珠流出。

喝完酒的父亲,竟然愤怒地推倒了渔棚,我有点害怕,母亲说,让他发泄吧,发泄完就好了,反正不想干了,如果再面对这河,父亲的心会越来越承受不了的。

父亲那天站在大堤上很久,我和母亲就这样远远地看着,在我的视线里,父亲的身体摇摇欲坠,他低头弯腰的身子渐渐融入到黑暗里。

回到家,父亲又喝了点酒,母亲说别喝了。父亲说,以后不再这样喝了,就当是一种告别吧,让我醉一次吧!

父亲以前很少喝醉过,但那次醉得不轻,记得上床前,他说了句,醉了真好,醉了就能睡好了,什么都不想了。

从第二天开始,父亲就再也没有捕鱼,他选择干了别的。只是但回到家,还时不时站在堤上看着河里发呆。母亲总说,河边风大,回去吧!

那条河流没有多久就遍体鳞伤,几年后,政府开始下令整治,经历了这么多年,才有所好转,可要想恢复到曾经的模样,那还需要多少的时间?

我站在河边,依稀看到父亲的身影,不禁眼睛湿润了。

女儿走了过来,我似乎听到了一句话,让我有点恍惚,“河边风大,爸爸回去吧!”

共 92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一条河流,曾经是多少渔人赖以生存的经济来源,她是母亲河,哺育着两岸的儿女。但是利欲熏心的人们却在一天天伤害着河流,沿岸建起的化工厂导致鱼虾大幅度死亡减少,人们撒下的再也无法承载希望,而是失落和伤心。“我”的父亲就是这样眼看着河流一天天被伤害,最终被迫改行,放弃了最心爱的工作——捕鱼。但父亲伤心的不仅仅是捕不到鱼,而是心疼深爱的河流被深深地伤害!作者通过对父母工作的描写,热情讴歌了以“我”的父母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友善和本分,他们热爱生活,用自己的双手为家人为乡邻带来美味和温情,他们用心守着河流护着河流,对自然有着一种本能的敬畏。文中引用父亲的一句话:“人要守规矩,不守规矩就不成方圆。不是有人看着你,你才好好做。 ”反映了父亲做人的标准,这是发自内心的自我觉悟。比起那些为了一己之私而置子孙后代利益而不顾的人来不知要崇高多少倍。文末女儿呼唤“我”回家的情景与父亲对着河流沉默不语时的情境相仿,意味深长,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本文叙说井然有序,细节描写生动感人,读来感同身受。文中插入鱼仙的传说,寓意深刻,道出了人类必将为自己的贪婪付出沉重的代价的真理。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本文有着积极的警示作用,呼吁人们要保护自然,保护山川河流,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欣赏绿叶佳作,感谢赐稿晓荷。好文倾情推荐!【:菊满南山】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1: 5:28 娓娓道来,不急不缓,故事生动,很有警示意义的文章。

回复1楼文友: 17:16:01 感谢老师精心地,辛苦了!

2楼文友: 2 :07:24 欣赏佳作,祝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回复2楼文友: 17:16: 2 感谢老师美评,敬茶!

楼文友: 08:5 : 1 欣赏佳作,祝好。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4楼文友: 09: 2:15 朴实的文字,给赞。 红尘不过一段路程,你路过我,我错过你,然后各自前行。

回复4楼文友: 17:17:05 感谢美女社长美评关注,祝你生活快乐!

5楼文友: 17:18:27 欣赏佳作!鱼与渔夫的善良,在清澈的河水里泛起感人的故事。 梅花岭上开 驿道官人来;千古风流事 夫子月下慨。

回复5楼文友: 10:25:20 感谢梅老师的关注,周末愉快!

回复6楼文友: 10:25:46 再次感谢老师的认真,敬茶!

回复7楼文友: 01:05:04 感谢云静老师关注,问好老师!

8楼文友: 16:42:44 拜读绿叶文,很美。而且对我有启迪,我一直想写一篇怒江鱼的文字,却立意散漫,现在似乎清晰了。 云烟深处懒读书

回复8楼文友: 01:05:49 感谢老师点评,期待老师的作品!

生物谷灯盏花系列产品

生物谷灯盏花药业

云南生物谷产业发展

男性尿急憋不住吃什么药
孩子流感反复发烧
维生素d滴剂悦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