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凉又闻艾叶香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08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苏轼《浣溪沙---端午》

每一句都美。

美得,直让人心微颤。

端阳前日,想着,那定然是个晴朗明媚的天儿。太阳是暖醺的热,而非炙烤。远山如黛,流水清潺。女子俯身梳洗,微微汗水透过绿色的薄绸纱衫,显露出香汗淋漓的质感。

多么像是一幅画儿啊,有着一眼万年的美感。

她将手指插入河水,因而整个画面为之摇晃。胭脂香粉,哦,不,我更愿意理解为丽质天生的女儿香,随水流碧波涨满河川。日光正好。

那水,定然是极清澈的,透露着河底圆石。在偶遇的料峭大石凸起处,有白色水花激荡。水声微响,搅痛了心。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想着,还是略略丰腴的藕白小臂缠了那五彩丝线更好看些。

轻轻软软地绕着,却让人无法忽略。

小时,总是在清晨的甜梦里,便被早起的母亲轻手轻脚地在手腕脚踝处缠了这五彩线。在孩童酣睡未醒之际绑这丝线,大约也是一辈依着一辈留下来的习俗规矩吧。

丝线是端午前夜便备下的,母亲匣子里经年的绣花线。开启那匣子,有陈年的香,花火一般点亮我欣喜的眼睛。挑选了五色,看母亲细心地将它们扭编一处,放在枕边。心存期待,梦也斑斓。

有些年岁里,会被父母亲起身的细碎声响惊醒。或者,原本便是不曾睡得踏实的。天刚蒙蒙亮。父亲照例会去采摘带露的艾蒿,插在屋檐和大门。艾蒿的茎叶之上,又另挂了红色小符。

当那红色小符摇晃在房顶屋檐时,节日的温暖便一下子兜头而来。

艾草,总是有着奇异的香。

等到母亲忙完了节日里的早餐,便是绑那五彩丝线的时刻了。明明醒着,却仍然会在母亲推门进屋的那一刻闭上眼睛,佯装熟睡。等到再睁开眼睛,便看见艳丽的五彩丝线轻轻柔柔地绕在手腕上。

习俗是定要等到节后的第一场雨下,将丝线剪断投入流水中间,寓意带走病痛灾难,一年平安。

过节的快乐,在童年时总是显现得尤其鲜明。一年又一年,艾蒿茂盛葳蕤,生命力极其旺盛。渐渐的,也许是年龄,也许是心境,也许是物质,对节日的期盼渐淡若水。或者,且对节日有了一种隐约的惧怕。害怕繁冗,害怕忙乱,害怕光阴如逝水。

便渐渐淡忘了这五彩丝。忽一日,在闹嚷的街头得见。想着,原来又是一年,端午渐近。这五彩丝线,比之当年,自然是精致讲究得多了。能人巧匠总是不乏,按了手腕脚踝的大小细致编织点缀,颜色或五彩艳丽,或大红华美,坠着镀成金色的小锁,好看得紧了。较之从前的节日风俗,如今已上升至日常饰品的高度。

选了条细细红色丝线编织,戴在脚踝,权作应景儿,倒也好看。轻轻软软地挠着心。

关于端午,南北习俗各有不同,却也大致相同。

大抵还是喜欢传统节日的,透着古朴亲切温暖,浓浓的家人团聚的喜乐味道。像是除夕夜大锅饺子的热气蒸腾,泛着翻滚的白浪,浓郁热烈祥和。任何舶来的节日,再精致美妙,也比拟不了。

端午节的粽子,和除夕夜的饺子一样,就算应景儿,也还是要吃的。当然,超市里向来不乏各种吃食,包括节日里的风俗食品。只是,一道道工序和置放间,失了食物原本的香气浓郁。

闭上眼,或者还可以闻得见从前农历五月初五端阳前,新摘下的粽叶的清香。

关于端午节的深刻记忆,另有一宗。《白蛇传》中,白蛇便是在端午节日饮了雄黄酒,以致原形毕露,吓死了许官人的。那便又是一出江南的软糯温香了。

赵雅芝版的白素贞,真叫人难忘。柔情坚贞温婉,这动情演绎,亦是无人可出其左右的。

共 1 65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又闻艾叶香,又到端午节。作者敏捷的思维,把我们引进那充满生气灵动的五月,引进那端午诗意的阳光。端午节还没到,就闻到了一股粽子的飘香,便看来了这文字的魅力远远大于食物的魅力。如作者所言,关于端午,南北习俗各有不同,却还是喜欢传统节日的,透着古朴亲切温暖,浓浓的家人团聚的喜乐味道。这是任何舶来的节日,再精致美妙,也比拟不了。非常清新的文字,透着质朴的气息。在侃侃而谈的叙述中,自然地加入自己鲜明而且独特的观点。【:简单爱好】

1楼文友:201 - 19: 8:00 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江南烟雨,祝创作愉快!

2楼文友:201 - 19: 8:5 关于端午,南北习俗各有不同,却还是喜欢传统节日的,透着古朴亲切温暖,浓浓的家人团聚的喜乐味道。

楼文友:201 - 21:1 :45 烟的端午,写得那叫一个美。我口水流了一地了,烟,赶快拿抹布来擦地板。

也想写一个端午的,现在看到烟的,简直就不敢下笔了。 执执念而死,执执念而生,是为众生。

脑梗死偏瘫康复

通心络胶囊网上购买

通心络胶囊适用人群

灯盏花龙头企业官网
小儿肠痉挛腹痛难治吗
常见的佝偻病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