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解读之二现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8-27
当前页面:首页 中心 业界动态 “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指导意见”解读之二:现状及趋势...
以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跨界融合,正在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重构全球产业体系。当前,我国制造业与互联融合步伐不断加快,在激发北京时间12月10日(美国中部时间晚7点整)“双创”活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已初显成效,但仍存在平台支撑不足、核心技术薄弱、应用水平不高、安全保障有待增强、体制机制亟需完善等问题。
一、我国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的进展
互联应用呈现从消费领域向制造业领域扩散的飞得更高。他更希望“同学们始终保持胸怀祖国、心系苍生的抱负”。 学校教师代表王诗晟教授的致辞态势,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
一是互联广泛融入研发设计各个环节,新型研发组织模式不断涌现。电子、航空、机械等行业骨干企业建立全球多地协同研发体系,家电、服装等行业企业打造客户从设计、研发到配送全过程深度参与的研发体系。
二是互联加速向制造业领域渗透融合,涌现出一批新模式新业态。服装、家具等行业正在兴起以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为主导的新型生产方式。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风机制造等行业服务型制造快速发展,监控诊断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开始普及。
三是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2015年电子商务B2B交易额达1 万亿元,钢铁、石化、冶金等行业形成的年交易额超过千亿、百亿的电子商务平台分别达到20个以上、50个以上。传统B2C、C2C向大规模个性化定制C2B转变,电子商务从交易平台向生产平台转变。
四是基于互联的创业创新载体不断涌现,新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加速构建。线上线下紧密互动的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开源社区等创业创新载体快速发展,聚集中小企业、创业者的线上“双创”平台初具规模。中航联创平台“爱创客”已集聚 .5万创客用户、1000多位资深专家、8000多项制造技术和10000多项设计技术。
二、我国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面推动制造业与互联融合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是平台支撑能力不足。制造企业互联化转型需求迫切,但目前基于互联的“双创”平台在汇聚整合创业创新资源,带动技术产品、组织管理、经营机制创新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同时许多制造企业与互联企业对“双创”平台建设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对“双创”平台建设的规律认识不清。
二是应用水平不高。我国制造业与互联融合进程面临“综合集成”跨越困境,仅有14%的企业处于两化融合集成提升阶段,融合发展面临智能装备集成薄弱、流程管理缺失、组织机构僵化、数据开发应用能力不足等挑战,制造业与互联融合整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12下一页
三是核心技术薄弱。关键器件长期依赖进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动控制与感知关键技术、核心工业软硬件、工业互联、工业云与智能服务平台等制造业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四是安全保障有待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安全模式和安全规则缺失,工业络、工业控制系统、工业大数据平台安全防护能力薄弱,信息安全测试、评估、验证能力不强。
五是体制机制亟待完善。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制造业“双创”平台、服务型制造等新业务健康发展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需要在科技创新、财税金融、国企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
三、制造业与互联融合发展面临的趋势
全球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特征是以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持续创新并与传统产业融合,互联开放、共享、协同、去中心化的特征正在推动制造业创新主体、创新流程、创新模式的深刻变革。
一是移动互联、工业互联、开源软硬件、 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着创新组织的小型化、分散化和创客化。面向大企业及中小企业的各类创业创新平台不断涌现,支持“双创”的产业生态正在完善。
二是企业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和组织流程正在从以生产者为中心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转变。构建客户需求深度挖掘、实时感知、快速响应、及时满足的创新体系日益成为企业新型能力。
三是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相互交织、激荡融合。协同创新、迭代创新、众创、众包、众筹、线上到线下(O2O)等新的创新模式密集涌现,互联对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
四是“云”、“”、“端”正逐步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基础设施。工业大数据、工业APP、工业软件的集成应用不断激发对工业云的迫切需求,工业络宽带化、IP化、无线化稳步推进,络化、智能化的机器设备成为新型制造体系的关键要素。
五是定制化、服务化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新趋势。传统的大批量集中生产方式加快向分散化、个性化定制生产方式转变,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精准供应链管理、互联金融、电子商务等加速重构产业价值链新体系。
六是构建智能制造产业生态系统是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互联等新技术推动制造过程中人、机器、产品等要素的泛在连接,形成制造、器件、络、软件、芯片、解决方案等多方参与的协同攻关、标准合作、能力适配、规则共制利益共同体,工业互联联盟(IIC)、工业4.0平台(Industrie 4.0 Platform)作为产业生态发起者、推动者、构建者的地位将不断巩固和加强,新的竞争规则正在孕育和形成过程中。
治疗肝硬化的药物怎么选孩子吃多了不消化怎么办
金华治疗白癜风医院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