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老家的花灯调子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1-07
我的老家在夜郎古都六枝,生养我的那个小山村叫凉水井。村子很大,有四百多户人家,村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会哼唱花灯调子。我那可亲可敬的父老兄弟们,在连绵起伏的山上放牛,在田间地头犁田耕地,在房前屋后的梨树下拉扯家常,摇晃着脑袋,拍打着节拍,张口就唱起了音韵悠扬旋律优美的花灯调子来。一代代人就这样畅畅快快地唱着花灯调子,送走冬夏迎来春秋……
儿时最美好的时光,就是听家族中的堂伯父唱花灯调子。他住在我家隔壁,农闲时喜欢坐在他家大门口的樱桃树下,一边拉着悠扬的二胡,一边摇头晃脑地唱着朗朗上口的花灯调子。他唱了一调又一调,那些凝聚着祖先的汗水和心血的民间调子,用词粗犷,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在堂伯父那动听而美妙的二胡声中,散发着泥土的芬芳,就像清澈而透亮的山泉水,缓缓地流淌进我那幼小而枯竭的心田,让童年的时光变得鲜活而生动起来!花灯调子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民间传说,有历史典故,有爱情故事。堂伯父唱一句,我就跟在后面学一句。直到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母亲站在家门口拖长声调呼喊起来,我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吃饭。
宁静的夏夜,月亮露出了迷人的笑脸,繁星顽皮地眨着眼睛,一尘不染的夜风透过树叶的缝隙,轻轻柔柔地抚摸着堂伯父那沟壑纵横的脸膛。堂伯父吧嗒吧嗒地过足了烟瘾,又开始拉起了二胡。那悠扬的二胡声,让父老兄弟们忘掉了生活中的烦恼和尘世间的苦累。那些在院坝里乘凉的父老们,闭上了嘴巴,静下心来聚精会神地听了起来,有人还跟着欢欢快快地唱了起来。他们唱的是夫妻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互相嬉闹斗嘴的《骂五更调》:
旦角:一更孤儿天哎呦孤儿一更天,哥哟喂,你去赌钱不来家,三朋四友来坐下,又无盐来又无茶。
丑角:一更孤儿天哎呦孤儿一更天,妹哟喂,你鞋也不会做,花也不会雕,常常让你嫂嫂教。
……
堂伯父悠闲而自在地唱着《骂五更调》,调子很长,听着听着瞌睡虫就不知不觉地爬上了双眼,我的头一栽一栽地打起了盹。堂伯父放下手中的二胡,轻柔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笑着轻声说:“娃娃,回家去睡觉,伯伯不唱了,明天再来我家听。”可我半夜醒来,还隐隐约约听到那动听而悠扬的二胡声……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堂伯父除了唱《骂五更调》,还喜欢唱《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个伟大的爱情故事,一对情深似海的恋人,同窗三载,却有情难成眷属,最终化成了缠缠绵绵双双飞的彩蝶,那可是悲歌一曲呀!祖先们爱憎分明,他们无比憎恨那不合理的封建社会制度,极力讴歌祝梁二人的伟大爱情。《祝英台与梁山伯》的唱段是这样唱的:
十二唱起祝英台,撞过马家接亲来:有灵有圣墓门开,无灵无圣马家抬。不怕马家人手多,马家抢得裙角落;不怕马家人手快,马家抢得罗裙带。
堂伯父的嗓音低沉而缓慢,一字一句地吐,一字一句地唱,唱着唱着,他放下手中的二胡,擦干眼角的两滴清泪,一声接一声地叹起气来。那时我还小,不明白堂伯父为什么会那么地伤心和难过,又为什么还流出了眼泪。堂伯父擦眼泪时,我实在忍不住,“噗嗤”一声大笑了起来。我怕堂伯父骂我,一边笑一边拔腿跑出了他家的院子,还对小伙伴们说伯父哭了。那些小孩根本不相信,就蹑手蹑脚地来到堂伯父家门口,把耳朵贴在大门上仔仔细细地听了起来。直到我上了学,泪眼婆娑地看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小人书,才深深体会到堂伯父流泪伤心的原因。
我记得堂伯父唱完《梁山伯与祝英台》后,擦干了泪痕,咳嗽几声,接着唱起了《打马下四川》的调子。祖先们淳朴善良,他们用自己那双勤劳的双手,创造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大胆而执着地追求着属于自己的甜美爱情。《打马下四川》的调子,就是说一对情投意合两小无猜的恋人,为了甜美而自由的爱情,逃离了生养自己的村庄与父母,远走他乡,找到了一片山清水秀的地方,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他们名不见经传,可他们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值得父老兄弟们唱一唱。这对恋人在私奔前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丑角:我的胆子小得很,怕你爹爹妈妈晓得。
旦角:爹爹晓得八十八,妈妈晓得眼睛瞎。
丑角:怕你家哥哥嫂嫂晓得。
旦角:哥嫂晓得你都怕?
丑角:我怕得很。
旦角:哥哥晓得做生意,嫂嫂晓得外来人呀!
丑角:怕上邻下坎晓得。
旦角:上邻不是我的爹,下坎不是我的妈。
……
就这样,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这对恋人远走他乡,为了爱情流浪天涯……每当堂伯父唱起这段花灯调子,他最开心也最幸福,牙齿都露了出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浑身激动得像打摆子那样颤抖!
祖辈们从不满足现状,他们怀着憧憬和梦想,沿着村前那条曲曲折折的山路,一步步离开脚下的土地,去他乡打拼未来!现如今,打工已成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乡下的青壮年,潮水般涌入繁华的都市打工。在举目无亲的异地他乡,每当听到《九月九的酒》这首歌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唱着唱着,烫热的泪水成串成串地淌了出来,怎么也止不住。就在这时,我不可救药的想起了千里之外的老家,想起了白发苍苍的母亲,想起了拉二胡的堂伯父,想起来老家的花灯调子。我就像父老兄弟们那样,张嘴就唱起了堂伯父教我的《小五杯》:歇店要歇高楼店,茅草蓬蓬藏贼人;坐船别坐船头上,恐怕船家起黑心;三棵蒿杆打下去,少个回家带信人;多在外面少在家,只为银钱走天涯:那天守得我夫转,夫妻双双享团圆……
共 210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家乡的花灯调子,悠扬的旋律在山林间、田野里回荡,这粗犷的民间调子,是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产劳动当中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作者从小耳濡目染,在堂伯父悠扬的二胡声中,在堂伯父深情的花灯调子里成长着,那一曲曲,一声声,感染着作者,感染着家乡的父老乡亲,无论打工的脚步走在哪里,每当耳边响起那熟悉的旋律,都会让人热泪盈眶,勾起对家乡,对亲人的无限思念,家乡的花灯调子无时不刻地牵系着每一个在外游子的思乡之心。文笔流畅,情感真挚,描写细致,堂伯父的形象生动地呼之欲出!欣赏,感谢赐稿,祝作者创作愉快!【:桑干河】
1楼文友: 08: 6: 0 麻雀好勤奋啊,文思泉涌,佩服并问好!
回复1楼文友: 20:29: 8 老师辛苦了,向你问好!
2楼文友: 15:46:40 很有特色的地方小调,是勤劳、淳朴、智慧、乐观的真实写照。问好麻雀! 岁月静好 海韵7867 2982
回复2楼文友: 20:28:50 向姐姐问好!
楼文友: 16:1 :05 乡下人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这就叫简单的幸福! ( ()
回复 楼文友: 20: 0:24 谢谢姐姐提读,问好!
4楼文友: 17:54:47 安贫乐道,生活在喧嚣吵闹的城市中想起老家的花灯调子,使我们更懂得了宁静生活的弥足珍贵!感谢麻雀老师给西风带来佳作,向老师学习,问候!
回复4楼文友: 20: 1:05 向老师们学习!
5楼文友: 20:27:59 老师辛苦了,向你问好!
晚上睡觉夜尿多怎么治
晚上为何夜尿多
晚上夜尿多的原因
小孩子脸发黄怎么回事预防老年痴呆吃什么好
宝宝夜咳嗽厉害小妙招
上一篇:王五超的石缘石梦石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