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言今日胜春朝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22
王舜涛:我行与我思同在-两湖游随笔(八)
长沙文化碎片系列4。
两湖游随笔之十八。
我们在精神高地徜徉。
长沙是一座有文化高度,有人文厚度的城市。当你离开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转过身去。回望记忆里的那些过眼的文化激动。
我离开了,但还想说话。
我们是坐火车到长沙站的,当我们到了站走进广场时,看到广场上的一座火炬,其两边的是两个醒目的毛体红字:长沙。我情不自禁地激动起来。是小时候红海洋培育起来的激动复发了?还是别的原因,总之,有很舒服的心里感觉。
在去五一广场的公交车上,突然看到手书的新华书店 ,又是无名的激动。这几个字,过去这全国各地每一个县城都必然会有。现在,各地很难见到了。是什么书城,文轩之类的。我作为读书人,说心里话是不习惯的。也很不舒服。过去我们一家人进城,每当分别行动时,夫人总要说在哪里集中,我不假思索地说:新华书店。所以我怀念那几个字。
五一广场的是繁华的商业地代,商贾云集,小吃街,青年人 摩肩接踵,这里晚上尤其繁华。小吃街,香气夹杂着叫卖的吆喝声,密漫着夜空。但就是这样的夜晚,我仍然能看到一些青年人能在黄兴雕塑像下留影,也许他们是外地的,但总还是有青年人喜欢黄兴,至少他们知道中国还有黄兴这样的杰出人物。
昨天,我去谒拜汉贾谊故居时,遇见了让我惊讶的一幕 ,湖湘文化寻踪之旅显著的出现在我面前。这是一邦小青年组成的一个文化团队。我心神异常地兴奋。分明看到了一种希望。这就是文化的希望,是文化传承文化的希望。在当下,经济发展了,而文化的退场也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这实际上是非常危险的。知识界的有良知的精英,公共知识分子已在用着最大的力气作社会呼吁,然而,境况并非很妙。
章太炎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先亡而国仍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即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岌岌乎 。这语言是晦涩了点,但意思很明白,就是亡文化必亡国,而亡国又先在亡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怕亡国,亡国了有后代起来可以复国的,就怕文化断了,文化一亡了,这个民族国家就没有了,很重要是文化的根基。
所以,只发展经济,不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于一国一族是极其危险的。
在长沙,我看到一些青年人,有寻找,保护,传承文化的自觉,我感到丝丝的安慰。
我们夫妇不论到哪里旅游,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去看那里的文化 ,历史,人文的成果。
这次亦不例外。我们看了长沙简椟博物馆,长沙市博物馆,湖南大学。
长沙市能像青铜器的故乡宝鸡一样,设专门的博物馆。宝鸡设专门的青铜博物馆,他们有专门的人才。长沙市设简椟博物馆,说明拥有专门的人才。长沙市的这两个博物馆,建造品位很高,设计是独具匠心的。说明长沙市的领导重视文化。这是有战略眼光的。参观了两个博物馆,作为读书人,有一种饕餮文化盛宴的感觉。
这次湖南之行,是放在时期,我们会享受着无数人的向往和崇拜。那时候,能到湖南来的人,一定是红了又红的人。过去的时代早已荡然无存了。所以我们现在是默默的行,自己默默的思想,默默的快乐。这次我没有计划到韶山等圣地。原因是我们这一带人,的热情激发过早,伤了成长的元气。我们对神一般的崇拜过。他的故居当然不能不是名居,但不能把它作为古希腊的神庙,所以没去瞻仰。说来有趣,我们参观天心阁,文革结束后,廖沫沙来过,湖南立刻把他作为名人,挂上了他参观题字的巨幅照片。我一看到这照片,就想起我小时候在文革期间,吊在嘴上的顺口溜:邓拓吴晗廖沫沙,三人原来是一家。你看政治和文化比,政治会使你糊涂,文化才能叫人清醒。
湖南大学一定是要去的。因为那里有中国最具文化价值的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像孔子的学生说孔子一样,是千仞高墙。岳麓书院是一座高峰,峰上每颗大树都是参天的。我没有评说的资格。但我想的是另一些问题。
一个问题是封建时代,作为大知识分子的朱熹和程颐,王阳明,他们是江西,浙江和河南人,都能够不远千里而至,到此讲学培养国家人才,这是为什么?是否是旧时代文人的天职和?
朱熹与二程兄弟构成理学一派。朱熹是学问大家,可是,他没忘记提醒人们不断的学习获得新知。那首《观书有感》提醒学习的诗,大家早以耳熟能详了。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今天所谓的四书就是朱熹点校确立的。四书成为南宋以降到上世纪1908年科举结束。一直是科考的教科书。朱熹对四书下了功夫注释。著了《四书集注》《四书集注》也成为封建科考的标准答案。他对曾参所著的《大学》研究的深度。可能至今还没有人超过他。朱熹能够把《大学》因流传而缺失的。自己写一段补上。这恐怕是一般的学者做不到的吧?朱熹一生非常重视《四书集注》临死的前三天他还在改他的《四书集注》可见朱熹在培养人才上。如何地重视教科书的问题。说到《大学》到目前为止。我未知有第二人能够这样做。尽管学界评说各异。
可就是这个鼎鼎大名的学问鸿儒朱熹,当他知道湖湘有个张栻在岳麓书院讲学,就常常与之切磋学问,研究如何把岳麓书院这之所高等学府办好。现在我们这岳麓书院看到所谓校训校规和书院教育宗旨的设计,都是出自朱熹。程颐当然是北宋了不起的学问家,是他开启理学一派,程颐程颢他们兄弟由于常在洛阳讲学,他们的学说又称为洛学。程颐从心境看,他是个真正淡泊的学者。《千家诗》的第一首就是程颐的,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这位甜淡的学问家也不忘记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和担当。
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知识分子该认真学习的地方。
另一个问题是,岳麓书院这颗梧桐树何以能够吸引凤凰来?
岳麓书院这颗梧桐树,吸引的不是一般的凤凰。程颐来了,朱熹来了,王阳明也来了。程朱是理学,王阳明上心学,真是学派林立,大有春秋学术三教九流的争鸣气象。
今天我们的高校能做得到吗?我只知道民国时期的北京大学是这样。同一栋楼 ,胡适之在楼这头讲西方文化的好处,梁漱溟在楼那端讲中国文化的优秀。
今天我们的高校能做到吗?今天我们知识分子又做得到吗?今天,我们能植这样的梧桐树吗?种树的人,是否就是真正种的梧桐树呢?
二0一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延伸 · 推荐
王舜涛先生诗书画赏析(三)
题记。林立。腊月,家家都在年底的忙碌中,人们都在和时间竞走,都在忙年,忙除夕的年夜饭。鸡在鸡年是老大,怎么能吃呢?来年用什么来报晓。鸭子可代替,疏果最好。重要的是只要有了年的味道,听一听爆竹声响,看一...
.special_tag_wrap{clear:both;padding-top:40px;} .special_tag{padding:0 0 23px;border-top:1px solid #ddd;border-bottom:1px solid #ddd;} .special_tag a,.special_tag a:visited{color:#0f6b99;text-decoration:underline;} .special_tag_ttl{position:relative;top:-12px;float:left;padding:0 10px 0 0;background:#fff;font:18px/20px 微软雅黑;} .special_tag_cnt{clear:both;color:#888;font:16px/30px 微软雅黑;} .special_tag_tj .special_tag_ttl{color:#f33;} .special_tag_bk .special_tag_ttl{color:#1d87e4;} .special_tag_bj .special_tag_ttl{color:#96369f;} .special_tag_hg .special_tag_ttl{color:#f68b2d;} .special_tag_gd .special_tag_ttl{color:#09aa46;}
保妇康栓可以治宫颈糜烂吗一岁宝宝脾虚如何调理月经不调日常注意什么
经间期出血吃什么调理50岁男人怎样防止阳痿
跌打损伤用什么外用药
上一篇:叫你早买票早买票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