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不少网友的关注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14
按:不久前,我转发过陈宗屏乡亲关于水西古墓群的一篇调查报告,引起不少友的关注。月前,宗屏乡亲又发给我这篇《水西古墓留下的迷团》(全文附后)。这是又一篇很有见地的文章。他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很值得研究的问题。例如“根据《大定县志》记载:“明宣慰使霭翠墓,在城东火焰山下,已无墓碑可考,俗称太子坟。”奢香是承袭霭翠职务的都有墓碑,之后的宣慰使,甚至慕魁墓都有碑记,可是“作为首任贵州宣慰使,元明时代交替人物,奠定了霭翠的历史地位。然而,霭翠墓为何无碑,更似一道深深的疑团”。他对霭翠墓无碑也做了一些分析。但是,这个“疑团”并未解开,实在是值得文物考古部门研究。
水西古墓留下的疑团
陈宗屏
根据史料,明宣慰使霭翠葬于县城东火焰山下,安疆臣葬于城北螺蛳塘,而安万镒等三座水西君主坟墓则集中在六龙凰山,加上不远处的水西慕魁总理陈恩墓,石羊坟与草寇坟,堪称是一座水西君主之陵园。
不知为何,《大定县志》关于贵州宣慰使及水西名人的安葬地有记载的仅霭翠、奢香、安万镒、安疆臣以及陈恩等少数人物。自明朝以来多达二十余位宣慰使中的多数的安葬地为何没有纪录与交待,就象一道难解的迷题,没有合理的解释,因而谁也说不清。
根据《大定县志》记载:“明宣慰使霭翠墓,在城东火焰山下,已无墓碑可考,俗称太子坟。”如果对无碑的原因进行分析,可分为葬时和葬后两种可能,即葬时本来就没有立碑与设置碑记。另一种可能,立有墓碑,但在600余年的岁月中,因自然或人为原因而损毁。如果第二种原因成立,那么损毁的时间则应该在清道光之前。可以肯定的是,《大定县志》记录了无碑的事实,却没有对无碑的原因作出过任何交待。无碑带来的后果,在年长月久之后,必然是找不到坟。虽然曾经寻找过霭翠墓,然若大火焰山,山高坡陡,草木丛生,植被茂密,一则时间久远,二无明确地点,关健是没有墓碑,如何寻找,因而霭翠墓仅有史料记载,却无法寻觅。
作为首任贵州宣慰使,元明时代交替人物,奠定了霭翠的历史地位。然而,霭翠墓为何无碑,更似一道深深的迷团。无碑就无法识别与考正,可以肯定的是,绝非是水西王候立不起这口碑。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一是墓地依据风水地理不宜采用石碑,既使霭翠贵为君主。因而就形成有墓无碑的客观存在。二是因某种特定的理由不予立碑。三是霭翠生前业已确定。
霭翠乃划时代人物。明朝刚刚建立,将水西水东合并交与霭翠,大大拓展了彝人之地域与权力。后来之贵州省由此而起。关于霭翠之死,存不同的说法,一是因病,二是战死云南。让人不解的是,霭翠墓有墓无碑十分蹊跷,不论什么原因,以霭翠的身份地位,葬礼及墓地设置不应如此简单和草率,更不能没有碑记。然而,不论什么原因,却找不到一个解释的理由。
《凰山下的水西墓冢》介绍了安万镒等三位贵州宣慰使的墓地。贵州省文物工作员,大方县文化前辈高致贤十分重视与关注,在寻找霭翠墓未果之后,老前辈由此产生了“大胆推测,细心求证”,数百年前的火焰山是不是包括六龙的连想。因为与安万镒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位贵州宣慰府的宣慰(使)。因为墓碑风化文不可读,由此判断均在安万镒之前或早于安万镒。是与不是,除考证之难度外,如同碑文漫漶不可读一样,仍是一个巨大的迷。水西一则君主,二属王候,关于墓冢,为什么史料记载仅区区数人,为什么霭翠墓有墓无碑,这其中存太多的迷。
水西是一段历史,是黔西北旅游文化开发的重头戏。因而对古彝文化的挖掘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具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陈宗屏2014.5.26
共 14 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运用大量文献资料对水西的历史进行了剖析,揭示了水西历史文化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开发水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建议。欣赏朋友富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优美文字,推荐读者朋友阅读。【:桐疏枝寒】
1楼文友: 15:10: 6 欣赏朋友拥有历史研究价值的优美文字,问候,遥祝创作愉快。
2楼文友: 14: 8: 2 赏析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感受和欣赏角度,于原作者,是知心,于读者,是交流。来读好文,一番回味和感思,受益而去。问好文友!
补充微量元素吃什么好婴儿高烧39度处理方法
重庆治疗男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