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征文红旗漫卷鄂豫边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25
摘要:此刻他们一反常态,没有疯狂地进攻,而是原地按兵不动,两军阵前一时寂静下来,气氛显得有些蹊跷。大家心里直嘀咕:“鬼子可能耍花招。”果然,不一会儿,阵地前沿四处腾起蓝色烟雾,接着又传来一阵浓烈的剌激性气味,窒人鼻息,泪水夺眶而出。有的战士捂着鼻子说:“这是什么玩意儿?枪弹不管用了,想用火烧辣椒来‘熏’我们,真是孬种!”“这是毒气!”我咒骂着(作者系新四军老战士周志坚) 光阴似箭。转眼间,武汉沦陷后的第一个夏天,在我们挺进敌后的戎马生涯中匆匆到来了。
在鄂中,我们会见了陶铸同志。他是在武汉失守前来到鄂中的。那时,局势十分混乱,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政府官员如潮水般地西逃。陶铸来后,即同鄂中特委杨学诚会合,坚持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武汉沦陷后,他们又组织应城的矿工和天门、京山、钟祥、安陆等地的群众,发展起一千多人枪的武装。
从那时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在武汉外围敌后,跨有鄂、豫、皖、湘、赣老苏区的大部或一部的辽阔地区,到处有我党点燃的抗日星火。在豫南,有信阳挺进队;在鄂东,有独立游击第五大队和新四军独立游击第六大队;在鄂中,有鄂中特委和陶铸同志组织起来的“应抗”等游击队;在铁路边的孝感县,在襄河西、鄂南、随县、枣阳、汉川、应山等地,都有抗日武装崛起。就在这个春风化雨的日子里,我们和这些抗日武装一一取得了联系,连成了一片。风助火势,各地的抗日星火,开始形成燎原之势。
6月间,豫鄂边区党委组织部长陈少敏带着信阳挺进队两个中队南下,和李先念同志在赵家棚会合。6月中旬,鄂中区党委在京山的养马畈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陈少敏和李先念同志主持了这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期间,刘少奇同志发来电报指示:“目前鄂中党的中心任务,是在最短时期内,创立一支五千人以上的党直接领导的新四军。只有完成这一中心任务,才有可能应付各种事变,确立我党在鄂中之地位。鄂中顽固派正竭力打击‘应抗’,‘应抗’应立即编为新四军。只有统一新四军的指挥和编制,才能增强战斗力量。目前新四军刚到鄂中,应积极活动,打击汉奸伪军及零星日寇,以便扩大影响,巩固统一战线。顽固派如不向我进攻,我亦不主动攻击,以免形成过度对立,给他们以造谣机会。鄂中党除加紧扩大与巩固军队,并严加警戒外,还要向五战区、鄂中专署及其他友军加强统一战线工作,求得新四军之合法。”会议按照以上指示和中原局的既定决策,首先统一了豫南和鄂中党的武装,建立了新四军豫鄂游击挺进支队,下属五个团队。先念同志任司令员,陈少敏同志任政治委员。我担任了一团队的政治委员,团长是张文津同志。
在养马畈会议期间,有的同志反映了群众的心声:“日本鬼子惨无人道,应当千刀万剐;国民党有力量不抗日,见鬼子就跑;新四军真心抗战,但力量不足。”群众说的这些话,一方面反映出他们对我党的抗日主张是拥护的,同时也流露出对我们实力信心不足。根据党的“独立自主进行抗战”的原则和少奇同志的指示精神,分析了当时鄂中地区的抗日形势和群众的思想状况,同志们都认为,要寻机狠狠打击日寇伪军。以扩大新四军影响,确立我党在鄂中的威望,使人民更加认清新四军是真正抗日的武装。
会后,李先念、陈少敏等同志带一团队一、二大队去天门、沔阳等地组织抗日武装,我带三大队继续转战在安陆、孝感、云梦一带,与日、伪、顽进行斗争;二团队在信阳、罗山边区继续开展豫南游击战争;四团队开赴天门、汉川地区,发展襄河两岸的抗日游击战争,并负责联系鄂南地区;三团队活动于京山、应城、天门、汉川之间,协助四团队开辟天门、汉川地区;信南三团队在信南及应北活动,掩护地方工作;五团队游击于信罗边的淮河两岸。此外,竹沟留守处的警卫部队活动在竹沟周围及信(阳)确(山)泌(阳)边界。各部在作战和执行勤务的间隙进行训练,随地扩军,进行初步的战略展开。就这样,新四军豫鄂游击挺进支队一经建立,就在统一战略部署和统一指挥下,高举抗日旗帜,向鄂中、豫南和汉水、淮河两岸敌后作战略展开,广泛而勇猛地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争。
7月中旬,我们在王龙庙再次歼灭伪军胡翼武部刚拼凑起来不久的几百人马,解放了安、孝、云接壤处的大片村庄。接着,又以军事压力和政治瓦解,争取了安陆青龙潭的伪军周淑屏部三百余人反正,补充到三大队。
应该提一下,在中原八年期间,周淑屏同志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位战友。他出身于地主家庭,抗战爆发后,被国民党县长彭炳文收编并委任为游击大队长。后因对彭的排挤不满,把队伍拉出来。这时,在青龙潭的日伪政权也想控制周部,并任命他为“皇效保安组”组长之职。但周淑屏从七七事变后,耳闻目睹日寇横行、国土沦丧、生灵涂炭、民众流血的悲惨境况,对日寇的残暴罪行痛恨至极,他不愿倒向日寇,觉得自己还是中国人,是堂堂七尺汉子,因而对深受鬼子铁蹄蹂躏的广大百姓非常同情。他既渴望能到疆场上与敌人拼杀一场,但又在国民党军队望风披靡、四处逃散面前感到迷茫。正当周淑屏处于旁徨苦闷之时,我们新四军向他伸出了热情的双手,动员他投入抗日斗争。我与周淑屏促膝交谈,我对他说:“你要求抗日,我们非常欢迎。一个正直的中国人是热爱自己民族的。大敌当前,我们应该团结起来一致对敌,打败日本侵略者,保卫我们民族的尊严。”周淑屏了解了我们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之后,迈出了他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一步,于19 9年7月举兵起义,毅然和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对付日本强盗。他的起义,使我们很快开辟了安、随结合地带的抗日根据地。
血气方刚的周淑屏加入我军后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他打起仗来勇猛异常,经常是冲锋在前,退却在后;他为人义气厚道,平时注意体贴部下,能和战士同甘共苦。在他身上很少看到地主家少爷哥们的那些习气,这使我们一些穷苦人家出身的人不得不刮目相看。他在三大队当队长时,威信是很高的。
令人痛心的是,两年后的1941年夏季,在一次作战中,他为掩护大部队抢渡府河,率部阻击日寇的进攻,不幸被捕,后慷慨就义。当时他年仅二十九岁。噩耗传来,大家都陷于深深的悲痛之中。我们后来为他举行了一个简单而庄重的追悼会,我代表全体同志向周淑屏烈士遗像敬献了挽联,上面写着:“渡府河思君功绩,望碧山壮我军心。”许多战士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悲痛心情,流下了滚滚热泪。他们表示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更勇猛地打击鬼子,为死难的烈士们报仇雪恨。
王龙庙战斗和争取周淑屏部反正后,我根据先念同志的意见,决定在安(陆)花(园)公路上的陈家店至憨山寺地段,组织一次伏击鬼子车队的战斗。
8月1日晚上,天气阴沉沉的,我和挺进团及三大队的几名干部提前来到伏击地点察看地形,研究具体伏击方案。半夜,战士们从甜睡中被叫醒,上好门板,吃完饭,集合在赵家棚的宿营地。我下达了任务后,又简单地动员了几句,同志们听是伏击鬼子运输队都很高兴,说我们也该补充补充了。夜,漆黑一团,战士们踏着坎坷不平的山路前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急行军,部队到达憨山寺下面的九条沟前休息待命。据民间传说,憨山寺、九条沟有这样一段来历:古时侯,有一位神仙,拿着一根九股鞭子赶山填海。其中,有一座憨头憨脑的山,慢悠悠地走在群山的最后面,神仙一时火起,挥起了九股鞭向它抽去,山身被抽出九条鞭印,这座憨头憨脑的山就此躺着不动了。我们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虽然不是神仙,但今天也要在这里显显神仙的威风,狠狠地鞭笞鬼子,让他们尝尝我军钢鞭的滋味。
朝阳慢慢爬上树梢。早已进入伏击阵地的战士们,紧盯着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更加金黄的弯曲起伏的公路,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十时左右,马达声由远而近。
“来了!”有人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低声说道。只见鬼子的五辆汽车全部进入了我们的伏击圈。第一辆汽车被我重机枪击中,横堵在公路中间,挡住了后面几辆前进的汽车。最后一辆汽车见势不妙,急调车头,妄图逃脱覆灭的命运。然而,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这辆企图逃跑的汽车就象一头死猪一样,躺在地上不动了,所有车上的鬼子纷纷跳下车来,拼命向我们扑来。“同志们,冲啊!”我大声命令着部队。战士们从各个伏击阵地向鬼子冲去,杀声、枪声连成一片。不到一小时,敌人全部被我们消灭在包围圈内。此战一共击毙敌人十多名,缴获长短枪十多支,军用物资几卡车,毁敌汽车五辆。
在我们的归途上,群众和战士们高高兴兴地肩挑手提着从鬼子手中缴获来的各种战利品,长长的行列一直向后延伸很远。
“喂,我说呀,这鬼子做的罐头外表看五颜六色,蛮漂亮的,可就是太小,我一顿准能吃它十几个。”一个没带帽子的战士对身旁一个粗壮伙伴说道。
“这还用问吗?别说罐头,就连那小鬼子,个头也比我们矮大半截呢。”粗壮战士幽默的回答,引起一阵笑声。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不知是谁领头高唱,那歌声如同一把火,点燃了大家沸腾的感情。我们全都情不自禁地放声唱了起来:
全国武装的同胞们,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
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
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
看准那敌人,
把他消灭,把他消灭
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杀!——
豪壮的旋律,燃烧的音符,飞向山谷,飞向远方。
在此前后,各地区不断传来捷报,特别是8月14日二团队在大别山北麓的罗山朱堂店与日寇的一场激战,在兵力与敌接近,而装备低劣的条件下靠坚强的抗战斗志和旺盛的士气取得毙伤鬼子八十余人的战果,使我们深受鼓舞。
鬼子吃了苦头,并不甘心,两天后集中了一千余人的兵力,对我赵家棚地区进行报复性的“扫荡”。我军一面掩护群众向安全地带转移,一面与敌展开“捉迷藏”战斗,使敌人站不住脚,摸不清方向,处处被动挨打。经过三昼夜的反“扫荡”战斗,打死敌人几十名,迫使鬼子缩回安陆县城和花园据点,日寇的重兵“扫荡”被粉碎了。
10月 日,我按先念同志的命令,率部前往京山大山头,参加歼灭伪顽李又唐部的战斗。
伪顽头子李又唐,是应城朗君人,早年在山西军阀阎锡山的军官学校受训。在受训期间,他野心勃勃,追随阎锡山一贯反共,博得主子的欢心和赏识,成为得意门生。毕业后,阎锡山通过蒋帮的关系,安排他回原籍,担任了国民党应城县保安大队大队长职务。李又唐是一个反动地主阶级的死硬分子,地地道道的两面派。他虽然挂着我“应抗”第二支队队长的头衔,但反动本性不变,拒不服从应城县政府和“应抗”总队的指挥,私通日伪,招揽匪、伪军,暗中接受国民党鄂中专员石毓灵的接济。其军火充足,装备精良,号称三千之众,编有九个大队,不仅在京山、安陆、应城一带烧杀奸淫,残害人民,而且武力进攻我“应抗”一支队,抢占我应城四区区公署,已成为我党在鄂中发展抗日根据地的一大障碍。
养马畈会议后,鄂中区党委曾考虑除去这个“毒瘤”,但为了挽救他,一直没有动手。我们做到仁至义尽,可这家伙仍不回头,于是决定对他采取行动:先念、少敏同志亲率部队,向李又唐盘踞的杨家河、两河口等地进攻。经激战,敌人狼狈遗逃,我军急起直追。我带一部在应城、云梦交界处的胡家店附近,采用迂回包围的战术将敌咬住,歼其大部,俘虏二百五十多人,缴获轻重机枪四挺、步枪百余支。显赫一时的李又唐只带了一小股伪军,跌跌撞撞地逃进云梦县义堂镇,他的一千多名溃兵被我军收编。这次战斗,是继消灭胡翼武部以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战斗结束后,我们团行军回到大山头集中休整。当时,三大队住新街;二大队住新街东北面的范家冲,向雷公店方向警戒;一大队住新街西北面的杨家冲,向三阳店、宋河镇方向警戒;团部住新街北边的一个小村里。三个大队面南靠北成一个倒“品”字。
新街,是一个修建在小山岗上,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集镇。记得当时四周好象有一圈寨墙包围,东西两方各有一个寨门,南边是一口水溏,对防守是有利的。
日寇对我新四军在鄂中的出现和发展壮大,感到十分不安,加上不久前他们的运输车队的五辆汽车和十多名士兵被歼于安(陆)花(园)公路上,其走狗李又唐又被我歼灭,他们更是恼羞成怒,象疯狗一样处心积虑地报复我们这支敌后抗日劲旅。就在我们宿营于大山头的第二天,鬼子就闻风扑了上来。
拂晓时分,我军派出担任警戒的游动哨发现了敌人,鸣枪报警。几声清脆的枪声划破初秋静谧的天空,我从床上一跃而起,披了一件衣裳出了门,站在高处向枪响处眺望。只听见偏南方向枪声响成一锅粥,新街已在弹雨硝烟之中。从枪声中我可判断出是日本鬼子来了。“歪把子”机枪打出的子弹经过新街上空,“嗖嗖”地从我们房屋顶上掠过。我立即命令已经做好战斗准备的三大队:“坚决守住阵地!”
我带一大队二中队的战士们正准备出击,大山头一带的老百姓却混乱起来。“鬼子来啦!”嘈杂的哭喊声此起彼落。目睹着满山满畈四下乱跑的群众那扶老携幼、牵牛赶驴的慌忙情景,耳闻着老乡那啼哭呐喊的痛苦声音,我不禁热血沸腾,一个跨步跳上身边的一块大石头上,高喊:“乡亲们,莫乱跑。我们是新四军,是老百姓的部队,我们一定打垮鬼子,掩护大家,你们莫要怕!”
共 788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开国中将周志坚将军回忆录中的一节。参加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三次过草地的将军奉命回到家乡,和李先念同志一起建立新四军豫鄂游击挺进支队,与日、伪、顽进行殊死的斗争。他们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先后在王龙庙、罗山朱堂店、赵家棚、京山大山头、新街痛击敌人,鼓舞了鄂中的民心士气,提高了我党我军的威信。那瞭亮的《大刀进行曲》、震彻山岗的冲锋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英勇献身的先烈们的英雄壮举,仿佛就在我们眼前,令人热血沸腾。,:唐雄【江山部·精品推荐 4】
1楼文友: 12:17:09 开国中将周志坚,戎马一生,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是一位值得敬仰的革命前辈,著有《八易春秋》、《峥嵘岁月》等回忆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2楼文友: 12:44:1 真是感动,开国将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新四军与日伪军艰苦卓绝的的战斗中,屡建奇功,并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拥护,使抗日的烽火熊熊燃烧,鼓舞了将士们的斗志!每一篇抗日征文都再现了当时新四军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令人感慨万千, 燃烧,我们总觉得英雄们还活着,他们精神不死,英灵永在!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楼文友: 14:49:5 周志坚的《八易春秋》写的很好看,可读性强,尤其八年抗战日本投降之时的那段描写,让人很动容。我打算在征文最后一天,也是日本投降日那天,把这段文字放上来,作为本会征文结束篇。
4楼文友: 10:58:18 期待周志坚将军对八年抗战日本投降之时的那段描写,并作为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征文结束篇。 喜欢游山玩水,有浓郁的故乡和军人情结。
云南道地药材灯盏花的作用
生物谷灯盏花产品
灯盏花领军企业文化
通心络胶囊辨别真伪内痔要怎么治疗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怎么样
上一篇:南山红尘牵绊江湖儿女惹情长散文
上一篇:军警闺蜜安慰出让老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