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变市民城乡比翼共融共生图分析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12-04
农民变市民 城乡比翼共融共生(图)
“业兴、家富、村美、人和”的赤化镇泥窝新社区一隅。利州区宣传部供图
广元市利州区城乡统筹发展取得卓着成效
广元市利州区作为山区、连片贫困地区,有贫困人口32009人,贫困发生率为16.9%,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6。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一直制约利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7年,广元市利州区被确定为四川省城乡统筹试点县区,一系列改革措施因此率先在龙潭乡试点。
利州区委书记赵文峤告诉,“放眼广元乃至四川的发展,单论城市发展或农村发展,我们优势都不够明显,但作为广元首善区的利州,把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统筹起来,就很有基础。将城镇与农村的发展优势叠加起来,就能形成新的比较优势。”
土地流转集中规模经营为重点
2007年,利州区被确定为四川省城乡统筹试点县区,一系列改革措施在龙潭乡试点。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土地流转以集中规模经营成了一大重点。
不过,土地就是“命根子”的观念,在农民中一直深入其心。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也遇到有村民反对,“必须尊重村民意愿,不贪大求快,不搞‘霸王硬上弓’。”利州区委书记赵文峤说,对农民来说,土地是生存权益最集中的体现,但从增收的角度讲,必须走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道路,才能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农村尤其是偏远山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落后,村民发展产业资金缺、经验少、怕失败,有的宁愿外出务工挣现钱,也不愿利用土地作长远打算,这就需要政府进行引导,给足村民适应时间。
产业升级城乡产业同发展“三个集中”来统筹
行走在利州大地,昔日贫瘠山村已成为乡村旅游胜地,以往的山沟荒野已建成游人熙来攘往的农业观光园区,“三园一区”( 五大工业园区、五大农业园区、文化旅游园区和城乡新型社区)发展格局正在快速形成,“美丽广元、小康利州、幸福家园”正在加速发展……
三个集中’走活了城乡统筹发展‘一盘棋’。”利州区区长刘襄渝告诉,以“产业向园区集中、要素向产业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为根本方法,实现了集群集约和成链式发展,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集中,聚集人气和创造商机,也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按照“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理念,规划总面积2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目前已建成14.6平方公里。培育发展高效能源、新型材料、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子机械“五大工业支柱产业”。到2016年,力争辖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
配套服务建新型农村社区 城乡服务同享受
今年2月,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明在利州调研时,对龙潭乡“构建三大交通环线、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打造三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个产村一体示范片”的“四个三”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全域小康龙潭”和“界牌模式”也成为四川盆周山区城乡统筹发展、率先全面小康的试点示范。
之所以龙潭能成为试点示范,很大程度有赖于“城乡公共服务同等享受”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界牌和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让农村公共服务与城市对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农民在享受到公共服务向下延伸便利的同时,还可享受与城镇职工一样的养老、医保等城市居民待遇。
如果说龙潭界牌社区是先行示范,赤化镇泥窝新社区则是进一步的突破提升。赤化镇泥窝新社区是利州区实践省委关于“建设幸福美丽新村”要求,推广龙潭乡界牌新型农村社区模式,实现农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示范社区。
界牌和泥窝新社区只是利州区以新型社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同质化、均等化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近2亿元,以新型社区为载体,通过民政、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下沉、延伸,相对集中建立服务窗口,让城乡居民享受同质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中心覆盖率达100%。在农村,共规划了28个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对177个村实现全覆盖。
与此同时,农村产权制度、户籍制度、基层党组织建设等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
张文良 彭富 华西城市读本 杜玉全
作者:杜玉全
临沂加固公司
四平白癜风重点医院宝宝经常腹泻琥珀酸亚铁片在人体内是如何工作的
昆明治疗白癜风安阳白癜风权威医院
天津早泄治疗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