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党建一村一站一助理纪实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8-09

隆安县党建"一村一站一助理"纪实

革新路上力破万难 服务百姓真抓实干 隆安县党建一村一站一助理纪实之三   探索出思路,实践出真理。一村一站一助理工作模式推行半年来,各界广泛关注,群众反响热烈,成为隆安县为民服务的一张新名片,也为首府南宁建设广西首善之区凝聚了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新形势下,隆安县将继续巩固和拓展,积极打造党建工作新品牌,唱响密切党群关系、融洽干群感情的和谐赞歌。  强化组织保障破解基层党建瓶颈   很难想象,隆安县乔建镇儒浩村曾经十年没有发展过一个党员。问起往事,乔建镇党委书记潘宁昌仍然心有余悸:那时儒浩村委办公楼里堆满柴火,治安管理混乱。整个村10年不发展党员,10年不给干部进村。  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儒浩村和新都村一直有土地纠纷,1997年爆发群体性事件,县里调动500多名干部才把情绪激愤的两村村民隔开。此后,两村村民老死不相往来,村民对干部的抵触情绪很大。2008年,县里开始下大力气集中整顿。重新选村两委班子、发展一批群众认可和信赖的党员、选派优秀村官;修路、修村委办公楼、实施道路硬化一系列措施使得村里大变样,基层党组织也逐步拉近了和村民的距离。  在这种背景下,村级助理员就显得很重要。我们特别选派了一位有干劲的年轻干部,通过他到屯到户了解群众需求,重新树立乡镇干部的形象和威信。隆安县委组织部副部长陆树华告诉。  儒浩村党支部书记助理万鋆是江西人,到岗之初语言不通,村民基本不买他的账。万鋆积极与村委干部及村里的致富能手打成一片,通过他们的桥梁作用逐步接近村民。村里有一座生产桥倒塌,对村民的生产生活影响很大,万鋆走家串户了解民意,协助村干制订多个方案与村民协商解决。  如今,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近三年发展了6名党员和5名入党积极分子。在基层党组织的努力下,儒浩村也与新都村重归于好。  完善服务配套 解决办理权限问题   尽管便民服务平台延伸到了村一级,但了解到,由于一些职能部门的资源、行政配套及审批权没有下放给乡镇,并且县政务服务中心、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未有机衔接,使乡镇、村两级为民办理事项的工作效率受到影响。目前,大部分村级助理员受理代办事项后,都是直接送往有关职能单位或业务人员,办好后再送回给申办人。此举确实方便了群众,但助理员却要做较多重复工作,人力内耗严重。  这个问题引起了隆安县委组织部的重视。为此,隆安县将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络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完善服务配套,增强服务功能。  目前,隆安县正着手推进乡镇政务服务中心的标准化建设,科学设置审批待办事项。同时探索农事上办理,争取与南宁市信息中心联合开发农村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农事上办公平台,做到为群众服务的事项可以在上公布,并尽可能上审批,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服务。

下一页

第[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