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峨岭街道校农合作助农增收生存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5-06
印江峨岭街道“校农合作”助农增收
眼下正是蔬菜收获的季节。每天清晨,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杨柳塘村,村民都会早早来到蔬菜基地里忙采摘。 这些豇豆刚好在9月份时采摘,对照订单种植的,就为了错开学校......
眼下正是蔬菜收获的季节。每天清晨,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杨柳塘村,村民都会早早来到蔬菜基地里忙采摘。
这些豇豆刚好在9月份时采摘,对照订单种植的,就为了错开学校放假,造成蔬菜滞销。在一块刚发嫩芽的菜地,杨柳塘村第一书记熊德永介绍,在这之前,种蔬菜的这150多亩土地大多是撂荒地,或种点洋芋、红苕、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村民种点蔬菜也是自给自足,没有多余的收益。
产业扶贫是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但产业扶贫常常出现的难点,就是生产和需求不对接,容易出现盲种、滞销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在帮扶单位贵州师范学院的帮扶下,该村打造起了订单式农业,让农产品不愁销路,农民稳定增收。
2016年,贵州师范学院结对帮扶峨岭街道杨柳塘、曾家、黔溪等7个村以来,结合学院师生蔬菜需求量大的特点,经过前期专家的考察论证,选择在杨柳塘发展蔬菜种植基地,村里将坝上的这块地进行统一协调,种上蔬菜。峨岭街道办事处还与贵州师范学院达成了产销协议。
有了协议后,再不愁销售。杨柳塘村主任熊益仁说。继和贵州师范学院达成了产销协议后
,该村还与印江一中也签订产销协议。
村里有产业,最高兴的还是农民。村民吴柏英在坝上有1亩地,她把地租给村集体,同时又在基地打工,不仅有租地的收入,还有务工收入。
一亩地300元租出去,我打工每天还有80元收入,很划算。谈到现在的收入,吴柏英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今,杨柳村的蔬菜基地已有150亩,涉及全村贫困户40户149人。到目前,已累计产值380多万元,带动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多元。
转载请注明出处。
宁德白癜风好的医院呼和浩特白癜风医院
邻医网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