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蛙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25

终于找了个时间,把《海上钢琴师》看完了。

这部电影的结局就好像是一个伟大的宣告,它宣告着每个人的一生,终归逃不过灰飞烟灭的结局。

1900,把他说成是“上帝的音乐代言人”一点也不为过:不拘泥于任何形式,不拘泥任何效果,没有任何技艺或任何表现形式的条条框框:一种随心所欲的演奏,一种来自灵魂深处自然而然的音乐,它存在于随时随地、顺手拈来之间。

当看完这部电影的结局,很多人也许会认为1900是因为失去了在大陆上生存的能力和勇气,不敢面对大陆上的生活,而选择了逃避。可是,只要大家认真听了他在电影结束里跟“号子”的对话后就会明白,1900面对死亡时是多么的坦然、淡定,甚本上他的人生的姿态都非常的从容淡定的。所以我想,1900是又是宁静的,灵魂的宁静使他面对任何事情都能处于波澜不惊的,甚至面对于死亡,他还带着一种幽默式的嘲弄和不以为然。细心的人会发现,这种从容的姿态从一而而终贯彻着他的整生,可见,他绝对不会是没有勇气活着下去,更不会是一个失去在大陆上生存能力的人。反之,我认为1900是真正生活的强者。他来得自由,去得自由,无拘无束。一切事情似乎都不在他的掌握之中,但一切事情其实一直就在他的掌控之中。

世上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有着深不可测的洞察力和思维,他们把世界的本质看得十分透彻,所以面对世间的纷绕繁华,他们格格不入,仿佛是人世间的异类,得天独厚的天赋注定了他们成了“不正常的人“。然而所谓的‘不正常’并不是因为他们真“不正常,”正是因为他们太正常了,因为他们在用一种最简单、最自然、最直接、最坦率的方式跟这个世界接触,而恰好,1900就是这么一种人。

1900最聪明的做法就是他始终选择了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体会这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努力不让自已至身其中。当人们以为1900是一个只活在梦中不现实的人的时候,站在1900的角度里,真正活在梦中的却是那些在船上纷至沓来、来来往往的过客,他们才是伴随着生活随波逐流的人”那些为了生活,为了日子,为了享受,为了权,为了利,为了一切的物与欲活着的人.......

但毕竟,1900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世间凡人,同时也是一个最终逃脱不了命运摆布的人。曾经,他也为爱苦恼,面对忽然而来的悸动,他陷入于深深的纠结当中,曾经,他也想改变现在的生活......当他最终做决定的时候,甚至连他自已也以为就要走向另一种新生活的时候,站船与桥的中央,看着岸上城市道路的纵横交错,看到高楼大厦层层叠叠,他突然大彻大悟:他明白了人的无力!人生是如此的渺茫、变幻莫测,在纵横交错的世界里,人的能力是何等渺小的?那又是一个怎么样无限的未知领域?无论你努力付出多少,最终还是注定要失去。在这个渺茫的大世界里,凡事有前因就必有后果,一切的追求,到头来亦不过梦一场。既然如此,又何必要开始这样渺的追逐?正因为他太懂生活,正因为他把这种人生的生存规律看得太透彻了,所以面对浩翰的城市,面对层层的的高楼大厦,他感到有点不安:在大陆上,自已没有能力走到自已想要的终点?世界之大,一切都不在自我的掌控之中!最终,他选择了一任自我的随性,继续做个旁观者,继续在船上我能掌权的自由。所以,当刚要踏出去的时候,他又回来了。后来,也许正因为太清楚了这一点,1900一生也没有离开过那条船。

在生活中,总有这么一种人,他们理性的可怕,很多事情对于他来说,就像从一开始就已经知道结局。他们极力地控制着自已不去追求这些别人所谓的过程,他们不追求肤浅的物质和肉体享受,不为自已增加徒劳无用的困扰,他们宁愿在生活中充当着一个的苦行僧的角色,他们努力控制着自已到达自已想要的终点。提起苦行僧,这使我又轻易的想起了张爱玲:一个最终选择关门闭户,谢绝来访孤独终老的十多年的女人,在生活中,张爱玲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苦行僧。苦则苦矣,在别人看来,他们甚至是可悲的,但在他们的心灵心处,却有着极其活跃的丰富多彩,这种丰富足可以让他们孤独地享受着内心世界的七彩斑阑。恰好,1900就是这么一个喜欢享受孤独的人。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一而三,三而再的沉浸其中,独自沉浸,忘却今夕何夕是为何年。

毫无疑问,1900是个生活中的强者!他是一个能用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已到达他想要的目的地的人。他的人生表面看起来像个梦,但对于他来说,这所有的点点滴滴、这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又是如此的真实的,因为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想要的存在方式:无论生存方式、生存的过程,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想要的选择。他是强者,从一而终,他一直都在为自已而活着!

很多时候他又很清楚地知道自已是一个不喜欢被任何事情束缚着的人,在他的骨子里有着一种深深向往自由的血液:不在乎任何人的目光,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弹什么曲子就弹什么曲子,想怎么弹就怎么弹,那面对全场人的哄笑,他都不以为然,他一直做的,就他自已心中所想。在局限的船上,他的灵魂却无限的空间里来回穿梭、任意驰骋着.......

1900天生能读懂人的心理,能渗透人的言行举止,并根据这种心理,揣测他们的过去、现在,以及即将的未来。每个人在他的眼中几乎都是透明,只是他不愿意道破这么一种美妙而已,于是他选择了用音乐去表达他所看到的一切.所以,1900的音乐又是取之于人,用之于人的。更多时候,他音乐中的每一个灵魂,都是从生活中来,从生活中去.他凭借自已得天独厚的天赋,用自已的方式和方法去诠释生活中的一切。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他的音乐除了感动之外,还有百听不厌的特点,每每下船后还会津津乐道,但事实上船客们根本不知道他们所听到的都自已,因为1900的音乐是每个船客自已的影子和灵魂的缩影,我想,没有人会不对自已的东西感兴趣的。

对于死亡,1900是笑着选择的,可见他并不害怕死亡。甚至很多时候,他离死亡也很近,他对“号子”说他战争也从不间断地为受伤者弹奏,抚平他们恐惧与不安的,他为受伤者带去灵魂的慰藉,因为音乐可以安慰即将死去灵魂的心灵,因为有了音乐的陪伴,受伤的士兵甚至会忘记了死亡.是的,因为有了音乐的陪伴,死亡对来他说根本没有什么可恐惧的。

1900的心目中的音乐又是十分神圣美妙的!也因此,当一开始那些录制人想利用他的音乐做发财梦的时候,他十分抵触地抢回了那张唱片,并对那些录制人说:”我是不会让我的音乐带出这片大海的。“是的,更确切来说,1900的音乐力量是来源于大海,只有面对大海,他可以一览无余,也只有面对大海,他可以自由自在.他热爱这片大海,热爱这海上的一切,不论刮风下雨,不论闪电打雷.大海的包容,大海的宁静,大海的狂啸,大海的怒吼,大海的秘密,他都爱,因为对于他来说,大海就是灵魂!大海就是音乐!他不愿弹奏脱离海的音乐,因为对于他来说,失去了海的音乐,就和失去灵魂的躯壳一样,甚至于对于他来说,大陆上的人们就是一种脱离了灵魂的躯壳。

所以,与其说他离不开船,与他说他不能在大陆上生活,倒不如说他爱上了大海,因为对爱的热爱,使他舍不得离去。他爱海,大海让他感到了踏实、满足、有限,也许对他来说,大海还可以冲刷掉人类灵魂的污垢。他以为,站在陆上,可以更加能体现出海的美好.所以他曾经想出跨出大海的念头,都是来源于那个“听见大海在呐喊的农民”,也是因为那个可以毫不厌倦地看着海的“女孩”。他们的秘密都是同一个秘密,那就是海的秘密.

所以,对于他来说,大海是是如此纯净的,而他的音乐,就如同大海一样,都是随心所欲的,在他看来,音乐也应该像大海一样,也是纯洁自由的,不应该成为被世俗污染的商品。大海上的音乐,是他一直苦苦坚守在自已内心宁静的世外桃源。在这片纯净的天空里,那里有他的爱、音乐与梦,这一切都是他要想的,拥有了它,他已经很满足,仅此而已。

在这世间,还有这么一种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跟任何人争名夺利,他只想真真实实地表现自已,说自已想说的话,做自已想做的事,弹自已想弹的琴,读自已想读的书,吃自已想吃的东西。他们满不在乎,他们不以为然,他们随性,他们天真灿漫,他们不刻意讨好任何人。但正是因为这种满不在乎,总会招来太多的嫉妒,因为站在别人立场来看,那是一种骄傲自大、挑战与炫耀,因为嫉妒的欲望驱使,一种仇视的敌对心理,一种想要和挑战战胜他人的欲望便应此而生。但尽管如此,这种人绝对不会是1900,因为1900是与世无争的。所以,当所谓的”爵士乐发明人“把1900看作是一个强劲的对手,而1900却没有任何感觉的时候,这个场面是非常讽刺、滑稽、可笑的:一个是满怀嫉妒之心、肚量狭窄、不可一世的钢琴名家,而一个则是好奇、纯萃、与世无争的青年。事实上,就是根据当时这两应对姿态的来看,1900无疑已经是一个大赢家。但事实上又是,1900的心里的确没有半点纷争的念头。名与利,胜与败,对于他来说,他根本不在乎,甚至不知道究竟为何物。因为由始至终,他所弹奏的乐曲都是一些发自内心的东西,这些音乐都是他的灵魂、思想、血和肉。

把1900的“无争”表现极其得淋漓尽致的场面,莫过于当他在欣赏完对方第二次弹的曲子时,感动得泪流满面的样子。诚然,他又是多愁善感的。他以为,对方也和他一样,心中是充满着对音乐的执着与热爱的。也以为,对方心中的音乐,和他的人一样都是神圣的。对这个带给他好奇的“爵士乐发明人”,1900根本没在意全场观众的目光与反应,完全沉浸在对方美妙的音乐当中。甚至到最后,他决定要征服“爵士乐发明人”,也并不是想证明自已的能力比他强,而是因为他对对方的蛮横、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的态度感到讨厌。是的,因为音乐本身应该是最美好的,音乐应该是神圣的,而不是用作争名夺利又或是盛气凌人的东西,所以这一次,他真的生气了,”去你他妈的爵士乐“!他选择了以更出色的技巧使对方一败涂地!如果说是炫耀,那么这也是他人生唯一的一次最精彩的炫技,这也是他唯一的一次最精彩的“炫技”。

另外,在这部电影中,很喜欢“号子”,喜欢他和1900的相处的方式,也许正因为他太了解、太爱1900了,他爱着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海上钢琴家,所以他尊重1900的一切,以及尊重他对死亡作出的选择。我想,很少有一个正常人会听着自已的朋友口中吐出像疯子一样的话语,也很少会有一个正常人会任由自已的朋友选择死亡,而不是狂拉死拉地把他拉出船底的,但很不好意思,“号子”就是这么一个有趣的人:一个可爱的感性的男人。但我想1900又是如此幸运的,有这么一位如此懂他、理解他的疯子朋友。因为直到最后,“号子”很是明白,1900宁愿在这船底中灰飞烟灭,也绝不会走出这个船底,与其做更多徒劳无助的努力,倒不如作出尊重和理解。

活着,也不一定就能证明更好,死亡,并不一定就是一种不能接受的困难。1900的一生,就像是他为自已安排的一道人生旅途:旅程完了,目的地到了,人也就归了。够了,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1900,这个既没有出生纪录,也没有身份证明的人,没有留下一点痕迹就在人间蒸发了,就如流浙的音符一样,渺无踪影。

我突然间想起了泰戈尔的《流萤集》中的这么一句诗:

“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丹尼博德曼T.D.雷蒙1900的人生,不枉此行!

共 448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曾经编辑过关于《海上钢琴家》的作品赏析,感慨经典的艺术作品像璀璨的宝石,从每个角度欣赏都闪耀着迷人的光芒。今天的这篇赏析作品又是从另一个角度带来《海上钢琴家》的独特赏析,1900用来自灵魂深处的音乐演奏着生命之音,他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热爱生命挚爱音乐,他为自己演奏,为生命讴歌,是真正的强者。全文大篇幅的议论是作者观看后深沉的思考,也给读者带来人生的启迪。生命短暂,做好自己。推荐大家阅读欣赏。【编辑:琴声悠扬】

1 楼 文友: 2014-10-11 08: 2:56 欣赏富有哲理的文字。问候,愉快。

回复1 楼 文友: 2014-10-11 15: 9:45 谢谢。包头治疗妇科医院宝宝需要维生素D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

立可安复方木香小檗碱片
静脉血栓什么症状
深静脉血栓的症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