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红苗正土壤肥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18

(根据优秀共产党员,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先进事迹改编)

人物:老程——玉米育种专家程向文(前三场称为小程)

程母——程向文之母

桂花——程向文之妻

程芳——程向文之女

老安——浚县农科所人员(前三场称为小安)

芒种——农民

立秋——农民

书记——鹤壁市委丁书记

县长——浚县李县长

老杨——程向文的同学,省种子公司经理

诗歌朗诵员男女各一名

农民若干

黎族姑娘若干。

第一场

【二道幕前,男女朗诵员上。

朗诵:巍巍太行高入云,

滔滔淇河奏弦琴。

中原大地传喜讯,

玉米亩产超千斤。

农民兴奋热泪滚,

到处颂扬程向文。

呕心沥血育良种,

高歌一曲《玉米魂》。

【幕启:郑州街头,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二七纪念塔依稀可见。

【年轻英俊的小程,背行李提着用网兜,兜着的洗脸盆上。

小程:(唱)火红的太阳刚刚露笑脸,

大街上车水马龙如梭穿。

小程我大步流星走向那火车站,

跨黄河,到鹤壁,去浚县农科所报到上班。

在农专学育种受益匪浅,

有理论没实践等于空谈。

怀大志到农田把胸中的宏图展,

育良种夺高产我不怕艰难。

桂花:(上)向文——向文——

小程:桂花,不用来送我,你回去吧。

桂花:向文,我刚从省科研单位要了个指标,你不用去浚县了。

小程:我说今天一大早你干啥去了,也不来给我送行,原来是去走后门了。

桂花:省科研单位说,根据咱们的条件,完全可以留在郑州工作。看,我把表都给你领来了。

小程:桂花,你想让我留在郑州?

桂花:向文。

(唱)你我新婚才不久,

好像蜜糖拌香油。

咱两个山盟海誓情深意厚,

彼此间你恩我爱共度春秋。

我爱你老实诚恳善良忠厚,

你爱我端庄秀丽贤惠温柔。

但愿咱永不分离长期厮守,

同甘苦共患难风雨同舟。

咱父亲年老多病没人伺候,

咱女儿尚在襁褓让人担忧。

我教学当老师课程紧凑,

家务活一大堆没人整修。

你若是留在郑州给我帮帮手,

咱全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甜甜蜜蜜,平平安安,亲亲热热,温温馨馨,小日子过得乐悠悠。

在郑州环境舒适待遇优厚,

风吹不着日晒不着稳坐高楼。

我劝你扭头往回走,

不要去浚县吃苦头。

小程:桂花呀——

(唱)在农校学育种苦读三年,

毕业后去实践理所当然。

我若是留在郑州不去浚县,

所学的专业知识会全丢完。

我想为培育良种做点贡献,

为农业夺高产添瓦增砖。

在郑州育良种条件所限,

高楼里搞不成实验田。

浚县是我省的产粮大县,

土质好面积大适合搞科研。

我要去田间地头把宏图展,

专门攻玉米高产这一关。

咱夫妻两分离我也不情愿,

为事业也只好暂离家园。

咱母亲在家看看孩子做做饭,

能为你把家务活来分担。

浚县离郑州不算太远,

坐火车最多用半天时间。

有事情我就坐车回来看看,

平日里还能用电话交谈。

请桂花支持我到浚县,

切莫要拖后腿把我阻拦。

桂花:既然你铁了心要去浚县,我也不再阻拦。到那里要照顾好自己,别叫我牵挂。常回来看看,别把我忘了(抹泪)。

小程:谢谢你,桂花。你真是我的好媳妇。我走啦。

程母:(上)向文——

小程:妈,你怎么也来了?

程母:(唱)刚才桂花对我谈,

她要了个指标是省机关。

我劝你最好不要去浚县,

在郑州工作多舒展。

俺们家老的老,病的病,残的残,

咱家确实有困难。

你一去全家怎么办?

有了大事谁承担?

上个班何必舍近去求远?

守家在地才安全。

小程:妈——

(唱)党和政府对孩儿多年培养,

殷切期望让我成为国家栋梁。

父母亲也对儿寄于厚望,

盼孩儿有出息为大人增光。

新中国刚建设面临窘况,

六亿人温饱难缺米少粮。

党中央毛主席把号令吹响,

让全国大办农业以粮为纲。

儿要为粮食增产贡献力量,

搞科研育良种大干一场。

有了粮咱国家才兴旺,

有了粮老百姓心不慌。

粮食是咱大家的命,

粮食是咱国家的纲。

咱全家都吃过没粮的苦,

一提起这件事我就悲伤。

旧社会因为没粮去要饭,

背井离乡去逃荒。

我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大舅、二姑饿死在半路上,

咱一家老小哭断肠。

那时候要是有半碗饭汤,

亲人们也不会死到他乡。

忆往事历历在目令人难忘,

更感到粮食主贵非同寻常。

望母亲不要把孩儿阻挡,

支持儿去浚县理所应当。

程母:我儿说得有道理,妈想过来了,支持你去浚县。

小程:好妈妈。

程母:桂花,走,上火车站,送向文去浚县。

【小程背起行李,三人造型。幕落。

第二场

【二道幕前,男女朗诵员上。

朗诵:红日东升映彩霞,

绿苗茁壮抽新芽。

庄稼棵里去滚打,

田间地头来安家。

呕心沥血把汗洒,

施肥浇水将草拔。

玉米长得粗又大,

科学育种绽奇葩。

【幕启:浚县大地,良田千顷,玉米茁壮,正在吐缨。近处有一草棚,一饭桌,俩矮凳。还有锄头,草帽,暖瓶,脸盆。地头竖一牌子,上写:浚县农科所玉米良种实验田。

小安:(上)程所长,程所长。(四下探看)肯定又钻到玉米地里去了。

(唱)程所长踏实勤奋真能干,

专心致志育良种从不肯闲。

授花粉,喷农药,浇水施肥,薅草锄地,黑夜白天连轴转,

整天在玉米地里来回钻。

为了管理更方便,

他爽当把铺盖搬到田间。

在茅草棚里把公办,

吃饭睡觉都在地边。

披肝沥胆苦鏖战,

如痴如醉搞科研。

这样的干部实在少见,

我向他学习理当然。

哎,那边有人来了,肯定是来找程所长的。我去地里叫他出来。

【小安下,芒种、立秋等农民上。

芒种:(唱)程向文所长就是能,

管理的玉米长得凶。

行距间距很规整,

就像国庆检阅兵。

地里杂草除得尽,

垄沟田埂很匀称。

土壤松软地湿润,

秋后定是好收成。

立秋:(唱)这事我看不一定,

玉茭刚刚才吐缨。

收割还得一月整,

眼下很难定输赢。

小程:(程、安二人上)你们是……

芒种:我是巨桥乡的,我叫芒种。

立秋:我是小河乡的,我叫立秋。

小程:原来是芒种叔,立秋叔。快坐。

芒种:我说小程啊,我们想跟你坐坐,交个朋友。

小程:呀,那太好了。小安,快去买酒。

芒种:不用了,我带着哩。你看,当地特产,淇河酒。

小程:那我们就去买菜。

小安:买啥菜?

小程:也买当地特产,浚县豆腐皮,二郭花生米,王桥豆腐,道口烧鸡。

小安:好哩。(下)

小程:二位大叔,你们是来咨询玉米种子的事吧?

芒种:听说你们农科所研制出了玉米良种,收成不错,我是来取经哩。

立秋:我也来看看,到底中不中。

芒种:我说小程,我看你两手去这棵玉茭缨上磕磕,又去那棵玉茭穗上碰碰,那是弄啥哩?

小程:这叫人工授粉。玉茭只有授粉后才能结籽。同棵授粉产量低,异棵授粉产量高。越杂交越好哇。

立秋:我活了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说。

小安:(上)菜买来了。

小程:小安,把那两个碗,两个茶缸拿来,再去树枝上搉几根筷子来。

芒种:我来倒酒。

小安:筷子来啦。

芒种:来,都端起,出门三声炮,连喝三杯。

小程:二位大叔,你们是长辈,我敬你们一杯。

芒种:好,我干了。程所长,我尊重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也敬你一杯。

小程:不敢当,谢谢。(站起来喝酒)我也干了。

芒种:浚县老规矩,站着喝酒不算,再来一个。

小程:还有这规矩?

立秋:入乡随俗么。

小安:程所长喝酒不行,我替他喝。

芒种:有人替也行。

小程:两位大叔长年种地,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些事我还得向你们请教呢。

立秋:要说经验么,是比你们年轻人经见得多一些。犁耧耩耙,扬场放磙,庄稼活没有不会的。

小程:向大叔学习。

立秋:小程,这庄稼活你都会啥?

小程:大叔,你说的农活我都不会,我会培育良种,科学种田。

立秋:哈哈哈……籽种还用培育?下种时,找玉茭穗大的,颗粒饱的,往地里一种,不就行了?还育啥种啊?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培育的种子再好,能长出金豆豆来?

小程:大叔,我培育出来的玉米种子,虽说长不出金豆豆,但是能高产。我说立秋叔,你种的玉茭,一亩地能打多少斤?

立秋:还不打三百斤?

芒种:你就会瞎喷,就你们小河乡,哪一年打过三百斤?平常打一百五,碰上好年景,一亩地打二百斤,就算烧高香了。

小程:立秋叔,你选种的方法不对,你选的籽种虽然个儿大饱满,但没有经过人工授粉,只能吃,不能种。我培育的玉米虽小,但经过人工授粉,能当种子用。小安,去把咱们培育的种子拿来。

小安:是。(从草棚里取出一小袋玉米种子)

小程:立秋叔,如果你用我们培育的种子,保证能让你高产。

立秋:(抓种子看)你培育的这是啥玉米种子呀?粒小籽瘪,像打罢场的下梢货,还能高产?你糊弄谁呀?

小程:高产不高产,不在籽粒大小。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立秋:常言说,母大子肥,力大无穷。种子饱满,才能高产。

小程:只要你用我的种子,保你一亩地能打五百斤。

立秋:就这个瘪枯缩玉茭籽,能打五百斤?小程,你是在说西游,访聊斋吧?

小程:你不信?

立秋:打死我也不信。

芒种:立秋,你别不信。我小舅子去年就是种的这个种子,一亩地打了五百多斤。

这籽种叫个啥?

小程:浚单五号。

芒种:对,就是浚单五号。还有一家,一亩地打了八百斤。

立秋:我说芒种,你真是仰脖子吃炒面——洒(傻)喷哩。

芒种:你不信?

立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芒种:敢不敢打赌?

立秋:敢。明年我用这种子种一亩试试,如果能打五百斤,我请你们去饭店撮一顿。

芒种:一言为定。

立秋:要是打不了五百斤呢?

芒种:我请客。

小程:芒种叔,不用你请,我请。除了请大家撮一顿外,一亩地再包赔你五百斤。

立秋:那好,咱说定了,不许反悔。

立秋:谁反悔谁是大老圆。

芒种:小程,给我准备一百亩地的种子,明年我让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种浚单五号。

小程:好。我们不但要大力推广浚单五号,还要培育浚单六号、七号、八号。由亩产五百斤逐渐提高到六百斤、七百斤、八百斤,甚至上千斤!

芒种:要真能亩产千斤,咱老百姓就不用忍饥挨饿了。

立秋:牛皮都让你们吹破了。

小程:立秋叔,要相信科学。

芒种:你别跟他说那么多,他是个死脑筋,老蹩头。咱婧等着喝他的酒了。

小程:我恐怕喝不上了。

芒种:为啥?

小程:芒种叔,在浚县培育良种,一年只能种一季。要是到南方,一年能种两季。为了加快育种的代数,我决定夏季在浚县育种,秋冬去海南育种,一年当两年用。

芒种:好。大叔祝你培育出更高产的种子来。

小程:我们农科所决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幕落。

第三场

【男女朗诵员上。

朗诵:壮志凌云心胸宽,

雄鹰展翅飞海南。

一腔豪情似火焰,

奋力开拓谱新篇。

棵棵玉米心血灌,

年年坚守实验田。

良种撒遍黄河畔,

丰收喜讯频频传。

【幕启。海南三亚,玉米良种实验田。地头插一牌子,上写:浚县农科所海南育种基地。

【一队黎族姑娘载歌载舞上。

黎族姑娘合唱:鞭炮声声震九天,

歌舞阵阵闹海南。

美酒佳肴映笑脸,

举国上下,千家万户,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红红火火,团团圆圆过新年,过呀么过新年。

父唤子爷喊孙笑声一片,

娘疼儿夫爱妻情浓意酣。

国家安定社会和谐家庭美满,

幸福的生活比蜜甜,比呀么比蜜甜。

姑娘甲:哎,姐妹们,你们看,都过年了,那是谁还在地里干活呀?

姑娘乙:那不是浚县农科所的程所长么!

姑娘甲:哎——程所长,你怎么没回家过年啊?

共 1 072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程相文是河南省鹤壁市农科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得47项科技成果。引进和选育了 9个玉米新品种,推广种植面积超过1亿亩。培育出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亩产达到1000公斤以上。200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玉米主导品种推广种植,成为黄淮海夏玉米区种植面积第一、全国种植面积第二的大品种。作者根据程相文的真实事迹,创作了这个现代豫剧,颂扬了程相文为了培育玉良种不顾家的事迹。在几十年培育玉米良种的过程中,父母、爱妻亡故他都不在身边,是一个真正的农科专业人才,就连国务院奖励给他的一百万科技成果奖,他也只给了女儿两万元,剩下的九十八万元,全部用于改善科研条件和科技推广经费。剧本构思精巧,情节引人入胜,人物立体鲜明,唱词动人心弦,堪称豫剧佳作,倾情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6082521】【江山编辑部·绝品推荐160901第682号】

1 楼 文友: 2016-08-25 16: 0:2 现代气息浓郁,情节感人至深的好剧本,欣赏了,问候白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 2016-08-25 17:26: 1 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的剧本,也是涉农的剧本,特别好,应该关注 三农 ,这是我们所提倡的。

 楼 文友: 2016-08-26 1 : 7:29 又见白老师新作,老师真是勤奋,拜读佳作,问候老师! 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让别人点评去吧!

4 楼 文友: 2016-08-26 15:52:46 挺有可读性的剧本 在这欣赏了。

回复4 楼 文友: 2016-08-27 20:19:57 感谢网友关注我的作品,谢谢了!

5 楼 文友: 2016-08-26 19:40:18 好亲切的豫剧,祝老师创作愉快。 您不要猜我是谁,我知道您是谁---祝你开心每一天。

6 楼 文友: 2016-08-27 20:16:49 感谢武戈老师非常认真仔细地审阅评价我的作品,让你辛苦了。我深表感谢和敬意!白常学。

7 楼 文友: 2016-09-02 11:51:06 一部戏曲难得的绝品之作,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写实反映,讴歌传播了正能量,可见老师的写作功底之深。学习拜读了,问安!

8 楼 文友: 2016-09-02 12:1 :48 一篇充满正能量的优秀戏曲剧本!恭贺白老师获得绝品! 写自己喜欢的文字,让别人点评去吧!

9 楼 文友: 2016-09-08 11:17:42 用朴素的语言宣传正能量,却产生了感天动地的力量。文字构思紧凑,叙述流畅,感人肺腑,是一篇能温暖人心、振奋精神的作品,推荐阅读。

10 楼 文友: 2016-09-14 11:02:20 如此的朴素文学,现今已很是罕见。问候,欣赏。 从零开始清远治疗妇科方法湛江中医妇科医院安阳十佳牛皮癣医院

运动后腰酸背痛正常吗
拉肚子如何能快速止泻
痛经快速止痛的小妙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