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儿争当志愿兵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18

摘要:妙玉心性高洁,一生傲岸,贵为“金玉质”,到头来却被贼寇劫去下海,陷在最肮脏污秽的泥淖中,惨遭迫害玷污,命运最为悲惨,她的悲剧寄托了作者对不合理的末世社会现实的一腔愤懑 。金陵十二钗里其他的女性虽然都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但比起她们,在妙玉身上看到的,更是对美丽美好的摧毁。 在《红楼梦》的众多人物中,妙玉有着较为重要的一席之地。曹雪芹将她排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第十位,说明了这个人物的重要性。须知,排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女子,都是贾家的直系女孩、媳妇,或者是很近的亲戚中,有着一定地位的女孩儿;而妙玉并不是贾家的人,却能排在其中,足见其与贾府或者说贾家人的深厚渊源;或者说,在曹雪芹心中,她就是贾家的人。

我们看到,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给予妙玉的判词是:“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红楼梦》给贾府的第三代、第四代的女孩儿们,大都赋予了悲惨的命运,就连那些侍奉贾府第三代、第四代晚辈们的许多丫头们,都不能幸免。同样不幸的是,妙玉也在其中。

比之于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那十一钗,妙玉的确如她自己所说,是“槛外人”。她虽然也食人间烟火,但毕竟已身许佛门,不去招惹凡间那些缠缠绵绵的男女俗事,避免了凡俗男女许许多多的烦恼,从而也就会平平谈谈、安安稳稳地了此一生。然而,佛门却不能保护她,拯救她,使她无法超凡脱俗,摆脱被世俗所侵犯、亵渎和迫害的命运。

妙玉自视甚高,就连素来清高孤傲的林黛玉,也被她称为“大俗人”,却独喜欢和宝玉往来,连宝玉生日也不忘记,特地派人送给他祝寿的贴子。她珍藏的晋代豪门富室王恺的茶杯,对她来说,也不无讽刺意义。她有洁癖,甚至严重到了难以理解的程度。刘姥姥喝过一口茶的成窑杯,她因嫌脏就要砸碎,但又特意把自己日常吃茶的绿玉斗,用来招待宝玉。这个描写妙玉特殊思想感情的典型细节,颇值得玩味。

有人说《红楼梦》是演绎“色空”观念的小说,无论就作品的社会意义或作者的创作思想来看,都不能说是完全成立的。曹雪芹的意识中,是有程度很深的“色空”观念,那就是他对现实的深刻的悲观主义情绪。但《红楼梦》决不是这种那种观念的演绎,更没有堕入宣扬宗教意识的迷津。曹雪芹对妙玉这个人物的描写,很能说明问题。作者既没有认为进入空门,就能成为一尘不染的高人,也没有因此而特意为她安排更好的命运。

据说,原稿中妙玉的结局,与高鹗的续作所写的不同。续作写妙玉的遭劫,是因为强人觉得她“长的实在好看”,又听说她为宝玉“害起相思病来了”,故而动了邪念。这与妙玉的“太高、过洁”的“偏僻”个性,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倒是续书作者一贯意识的表现:在续作者看来,黛玉的病也是相思病,故有“心病终须心药治”,“这心病也是断断有不得的”一类话。问题当然并不仅仅在于怎样的结局更好些,而在于通过人物的遭遇说明什么。续作想要说明的,是妙玉情欲未断,心地不净,因而内虚外乘,先有邪魔缠扰,后遭贼人劫持。也就是说,这是她自己作孽,而受到的应有的报应。结论是出家人应该灭绝人欲,“一念不生,万缘俱寂”。这也就是程朱理学所鼓吹的“以理禁欲,去欲存理”。而原稿的处理,很有可能是把妙玉的命运与贾府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样,妙玉悲剧所具有的客观意义,比用判词中“太高、过洁”等纯属个人品质的原因去诠释,会更为深刻。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妙玉虽然身在佛院庵堂,可她尘心未尽,自从进了贾府,与领来她到贾府的岫烟情谊更深了;毋庸讳言,她对宝玉也暗怀情愫,还以黛玉、宝钗、湘云、惜春等诸钗“俗人”,相与为友,乐意参合他们许多的“俗事”。

妙玉天赋聪慧,资质不凡。她不仅茶艺精湛,与贾府四春的琴棋书画也并称绝艺;她续写的中秋诗,湘云、黛玉赞曰:“可见我们天天是舍近求远,现有这样诗人在此,却天天去纸上谈兵。”她对栊翠庵花木的打理,得到了贾母的高度赞赏。这些描写,展现了一个美丽聪明、多才多艺的才女形象,因此得到了“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赞誉。

妙玉性格带有浓郁的庄学文化色彩。宋人“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的诗句,意为人生无常、终须一死的那些话,受到她的高度认可。妙玉自号“槛外人”,自勉蹈于铁槛之外,超越生死,超出名利场,与《庄子》“死生存亡之一体”“相忘以生,无所穷终”的思想同出而异名。妙玉赞“文是庄子的好”,故自号“畸人”,其要义在于特立独行,纯真无伪,通天道,远尘俗。《庄子》讲述了王骀、申徒嘉、叔山无趾、哀骀它等畸人的故事。他们外貌奇丑,招人嫌恶,但是精神境界非常之高。妙玉向往他们超越了有形物质世界而达到的逍遥游境界,所以引为同道。这个已经身许佛门的人,不去钻研佛家的轮回,去“悟禅”,却整天在“悟道”,实在应该去做道姑才是。

在现实社会,像妙玉这样重视自我心性修养的“高人”,与绝大多数碌碌尘寰中的人不同路,以致不大合外人的式,不仅权势不容,连“大菩萨”李纨也容不下她,弱小如贾环暗地里也对她口出恶言。而且,后世还有人越出文本,“厌妙玉为人”者大有人在,有的读者甚至妒她清高,说她性格怪癖,又嫌她过洁,骂说她患有洁癖,还说她“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使人感到可厌、可恶、可呕”。妙玉为“世难容”的悲剧现象,既有社会原因,又因自己心性高洁,故而常怀“花因喜洁难寻偶”“一生傲岸苦不谐”之慨,在人世间淡泊名利,曲高和寡。

妙玉心性高洁,一生傲岸,贵为“金玉质”,到头来却被贼寇劫去下海,陷在最肮脏污秽的泥淖中,惨遭迫害玷污,命运最为悲惨,她的悲剧,寄托了作者对不合理的末世社会现实的一腔愤懑。金陵十二钗里其他的女性,虽然都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但比起她们,在妙玉身上看到的,更是对美丽美好的摧毁。

妙玉洁身自好,依然避免不了堕入世俗污泥之中,令我们唏嘘不已的同时,还颇令我们深思。妙玉的悲剧命运,使我们看到了,“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的深刻的时代和历史背景。

共 222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妙玉,《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之一,苏州人氏,是一个带发修行的居士。她原是仕宦人家的 ,自小在玄墓蟠香寺出家为尼。贾府建造大观园,妙玉入住栊翠庵。她在贾母、王夫人面前从容自若,不卑不亢;在大观园的日子里,她与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惜春、邢岫烟结下友谊;她美丽聪颖,心性高洁,却遭人嫉恨,举世难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学上却大爱庄子,感情上又尘缘未了,不洁不空;她才华馥郁,品位高雅,栊翠庵品茶,刻画她茶艺精湛,中秋夜联诗,塑造她为“红楼诗仙”。宝玉丢失通灵宝玉,岫烟请妙玉扶乩。贾母病危,妙玉不请自来,探望病情。贾母出殡次日,妙玉被贼人掳走,宝玉悲伤叹惋。再后来,贾府传闻她在海边遇害。文章对妙玉的人品、才华及命运进行了独到的剖析,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重新认识了妙玉,推荐共赏。【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70 124】

1 楼 文友: 2017-0 - 0 20:0 :1 妙玉那 太高、过洁 的 偏僻 个性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些与她性格不同,且又有些不了她的洁癖的人。文章剖析得非常到位,欣赏了,问候老娄。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2 楼 文友: 2017-0 - 1 16: : 5 刘兴武先生曾说,妙玉是曹公极其珍爱的一个女子,确实如此。妙玉是金陵十二钗里唯一和贾府没有血缘关系的一个金钗,排在第六位,她在红楼金钗中的地位是相当高的。我有时候觉得,曹公在她身上是有寄托的,她和黛玉之间也是有某种精神层面的联系。所以,我总固执地认为妙玉最后会和宝玉在一起,他们之间可能不是俗世的夫妻关系,但有可能是知己好友。学习老师佳作!问好! 倚天观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楼 文友: 2017-0 - 1 17:15:55 祝贺佳作获得精品,祝您佳作不断!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4 楼 文友: 2017-0 - 1 19:14:16 妙玉的另类性情,可能就是造成她后来命运结局的祸根。恭喜佳作获精,争取更多精彩。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孩子晚上咳嗽有痰咳不出怎么办不含防腐剂的止咳药怎么样什么导致外阴瘙痒

儿童呼吸道感染用药有哪些
长期口腔溃疡怎么治
纯中药制剂儿童止咳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