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书的春天重现了吗学者可能没那么乐观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28
众所周知,天下霸唱的代表作《鬼吹灯》曾风靡华语世界,之前的作品无一不是延续着古...
很长时间以来,刘心武与《红楼梦》这个标签一直形影不离,他并不抗拒“红学家”的头...
电子媒介的时代,连小学生都在上查资料、写作业的时候,纸质阅读似乎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甚至有人认为 纸质书 没有未来了。
然而,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据国家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截至目前,中国纸质书已经实现销售册数连续三年8%至10%的增长。甚至,全世界范围内也有同样的现象,今年4月发布的《2016全球电子书报告》显示,全球整体图书市场企稳,电子书增长乏力。
纸质书的春天真的重现了吗?著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文学艺术与传播出版中心主任郭晓鸿觉得,可能没那么乐观,她说: 电子阅读是趋势,纸质书会一直存在,但它在未来可能会向着精品、耐读的方向发展。
品种多了单品销量少了
相对于电子书的表现平平,许多数据都在显示,纸质书的销售量,仍旧占据主流,但这些数据真的能够证明,纸质书仍旧如日中天吗?郭晓鸿分析: 必须注意到,销售量增长的同时,还有出版品种的急剧增多。甚至可以说,数据的增长,和品种增多有直接的关系。从单本书的销量来看,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反而在下降。
随着休闲方式的多样化,选择的增多加剧了纸质阅读的减少。郭晓鸿说: 不用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本书动辄销售数十万的情况相比,就以最近几年的变化看,单品的图书确实在下降。我们做学术方面的书比较多,以前一本普通的学术书籍,可以销售两三千册,现在可能只有一千多,我们不得不寻找另外的途径,比如馆藏等。我们接触的很多老师、教授中,许多人也都在大量地读电子书,纸质书都买的少了。
新阅读方式的巨大优势
纸质阅读绵延千年,纸香墨飞的情怀,深种在一代又一代人的骨子里,然而,技术的进步,正在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情怀,从电子书到听书,短短十多年,阅读的方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郭晓鸿说: 我自己上下班的时候,也会听书,显然比带一本书要方便。
和纸质图书相比,数字载体有着难以忽略的优势,易收藏、易携带、易传播 对此,郭晓鸿说: 纸质书籍需要空间放置、收藏,我自己有时候就有这样的烦恼,很多书想看,也想买,但买多了,总是没地方放。
不过,即便阅读的方式很多,但捧一本书静静地读,仍旧让人向往。她说: 从阅读的感觉来说,电子阅读也好,听书也好,就像快餐,读纸质书,则像是在一个雅致的餐厅里,慢慢享受美食 ,郭晓鸿说, 不可否认,大量的严肃出版物早已经电子化了,我们出版的学术图书也都会电子化,但阅读方式的选择来看,如果要做研究,或者读一些严肃的书籍,还是有很多人选择纸质书,阅读电子书的时候,则更多会选择比较轻松的内容,比如络小说、时尚的读物等。
纸质书应该变得更精美
一方面,纸质书的出版空前繁荣;另一方面,传统的出版业也都在加快自身电子化的进程。郭晓鸿说: 电子化应该是未来的趋势,但纸质书肯定也会长期存在。当前,我们的图书电子化还不够成熟,价格机制、版权保护等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欧美发达国家,电子书的价格往往和纸质书差不多,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巨大的差距,电子版权保护的力度也非常大。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一直在进步。以前电子书非常便宜,一本书一旦电子化,纸质书基本上卖不动了,现在已经好多了,未来肯定还会更好。
对于纸质书的未来,郭晓鸿觉得: 电子书肯定很重要,在资料的保存、娱乐性作品的传播上,都有巨大的优势。但纸质书也有优势,一些学术的作品、或者需要反复阅读的内容上,纸质的书籍还是更好的选择,未来的纸质书,可能更多会向耐读的方向发展。
一直以来,不少人都在呼吁保护和鼓励纸质阅读,更有人呼吁中小学生应该注重纸质阅读兴趣的培养。对此,郭晓鸿说: 我想,纸质阅读不会消失,但每个人的选择可能不同,不必刻意追求某一种,喜欢读纸质书固然不错,其他的方式也很好,只要引导人们爱读书即可,形式不是最重要的。有人觉得小孩子在上、上阅读不好,也未必如此。即便是动漫书籍,也不一定没好处,很多流行的动漫都是外国的,就我所知,有的孩子为了追看上最新的连载,自己下载软件学习外语,这也很好。
鲁南欣康一天吃几次好
鲁南欣康什么时间吃好
鲁南欣康啥时服用
幼儿中暑维生素D3青岛双鲸
悦而维生素D滴剂多少钱
上一篇:东北春天遍开油菜花散文
上一篇:荷塘岁末唱晚走向春天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