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唐代时期的铜镜艺术为何能发展得如此壮大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30
唐代时期的铜镜艺术为何能发展得如此壮大呢?唐代铜镜大发展,是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顶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瓷器已取代铜器,铜器衰落,青铜技术都集中到铜镜上, 此外还因为当时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
唐代铜镜一存很多,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传统的圆形镜,创造出了各种花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
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盛唐以后,以花鸟纹为主,多为吉祥图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装饰方法有浮雕、彩绘、镶嵌、鎏金等,出现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涂釉、涂漆等新工艺。
铜镜艺术
唐代人民不仅喜欢作诗,也喜欢作画,不仅如此,在历史记载中,唐朝是中国古代美术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峰期,可见,美术的兴盛和统治者的重视和好尚密切相关。
唐代绘画的兴盛离不了唐太宗的引导唐太宗利用美术表彰功勋,要求美术具有“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能,人物画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成就斐然。人物化题材内容广泛,涉及政治事件、贵胄仕女、鞍马人物、田园风物。
唐代绘画的人物形象摆脱程式化、概念化的描绘,更加注重人物精神的刻画。
逐渐成熟的唐代山水画,已有青绿、水墨的区分,花鸟画在唐代也初放异彩。
唐代绘画作品图
唐代画家或者兼能,或者专精,道释画家活跃于石窟寺院,创造出艺术价值极高的宗教艺术形象,成为千百年传摹的典范。
唐代铜镜演变情况可分为三个时期。
初唐,一方面继承隋代传统,多为四神镜、十二生肖镜、瑞兽镜;
另一方面又受外国影响,出现海兽葡萄镜。盛唐、中唐时,民族特点加强,多为花鸟镜、瑞花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对凤镜等,寓意吉祥。
唐代铜镜寓意吉祥
构图也不像传统汉式镜那样严格对称,而是采用绘画风格,但求均衡,不求对称。装饰手法也比以前增多,华丽精致,雄健豪放,是唐镜的最盛期,代表了唐镜的水平。
晚唐出现衰落趋势,多为八卦镜,万(卐)字镜,有宗教意义,整个看上去,简单粗放,单调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