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纷纷中向孙先生三鞠躬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21
六十余年没给孙中山先生鞠躬了。这天,来孙先生故居纪念馆参观,在他铜像前毕恭毕敬地行了三鞠躬。
想起才入学,大约七岁时就开始给孙先生行礼。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行礼,知道是国父,可不知道国父是什么。
开始是升旗和降旗仪式,在操场立正望着国旗升起降落,行注目礼,后来则是周一上课前的“纪念周”,周六下午放学前的“周会”,在大礼堂整整齐齐站好队,然后听统一口令,“立正”“脱帽”“唱国歌”“向孙中山先生遗像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背总理遗嘱”。
校长说,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百姓推翻满清皇帝统治,建立没有皇帝的“民国”,应该崇敬、爱戴、敬仰孙先生。
孩子们不知道有皇帝好还是没皇帝好,戏里看过,皇帝一出来就有许多人跪下高呼“万岁万万岁”,挺好玩的。
开始时喜欢纪念周和周会,热闹、好玩。后来越来越不喜欢,尿急了也不能离开,嫌烦。尤其星期六放学前的周会耽误放学,像文革那些年的“读语录”“早敬晚敬”“祝万寿无疆、永远健康”的“三忠于”,烦人。
“三忠于”比纪念周和周会还烦,一周不止两次,一天就许多次,上班前“来一下”,下班前又“来一下”,会议开始时“来一下”,会议结束时又“来一下”……去工厂演出连食堂吃饭还得“来一下”,耽误吃饭,耽误休息,形式主义一套。连理发店也要先读语录和敬祝“万寿无疆、身体健康”,读完语录和“敬祝”完,理发师才给理发。
甚至连接也要“三忠于”,接线员先说一句“毛主席万岁”,就得回她一句“毛主席万寿无疆”,要不然挂不成。
从入学开始读了七年书,给孙先生行了七年的三鞠躬礼,直到1949年十五岁,随“青天白日”旗落地,才结束这仪式。
还记得,暑假后第一天初二开学。早晨因为旗杆上绳子纠结,“青天白日”旗怎么也扯不下,一用力便把升旗的绳子扯断了,青天白日旗像是不服气,不肯落下,被风吹得不停的呼啦啦的飘扬。
这下可热闹了,严肃的场面一下子全乱了。后来有个同学自告奋勇爬上旗杆顶,才把青天白日旧旗扯下,换成新的五星红旗。
又后来,升旗仪然照旧,改成升五星红旗而已,没了降旗仪式,没了周一“纪念周”和周六“周会”,不再需要立正、脱帽、唱国歌、向孙中山先生遗像三鞠躬了。
今春大学同学在南方聚会。离别55年了,一次很快活的聚会,安排了参观孙先生故居纪念堂。
纪念堂坐落于广东中山翠亨村,三面环山,置身于林木葱茏、鸟语花香中,风景非常优美。不料这天气候特坏,快到故居纪念堂时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大雨滂沱,地面蹦蹦跳跳密密麻麻的雨珠,如同水蒸气蒸腾。
汽车离纪念堂有一段距离,雨伞哪遮得住倾盆大雨,于是我们几乎是淋着雨,在淌着水中奔跑,到纪念堂时鞋子已被灌满了水,很长时间是粘乎乎、湿漉漉的。
看见孩子们列队向中山先生铜像鞠躬,忽然想起儿时常常给孙先生行三鞠躬礼。儿时行三鞠躬礼很不耐烦,一完毕就赶快跑,太不懂事了。已经七十九高龄,六十四年没给先生行礼了,于是不知不觉中站在铜像前,毕恭毕敬地三鞠躬。这次不像儿时当成例行公式,马马虎虎,是很认真的鞠躬。孙先生把我们从封建统治的桎梏中解救出来,结束几千年皇帝统治的历史,开创了没有皇帝万岁爷的新中国,应该感谢孙先生、敬重孙先生,毕恭毕敬地给行三鞠躬礼。大雨纷纷芸芸中,先生像前三鞠躬;
忽然想起小时候,天天鞠躬却懵懂。
每次鞠躬行匆匆,鞠躬一完往外冲;
一点没有崇敬意,老迈年补三鞠躬。
中学初一时有公民课,学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还记得“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五权宪法”,记得孙先生作词的中华民国国歌的曲调缓慢低沉,记得他遗嘱里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听说厦门岸边可以看到一道特异的风景线。隔海两岸各有大标语,这边是“一国两制、统一中国”,那边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遥遥相望、截然相反,彼此不同、互不相让。
真有意思,岸这边八个字那边也八个字,谁也不占便宜不肯吃亏,你几个字我便也几个字,你的字大我的字也不比你小。简直如同博弈,你走一步我也走一步,你盯住我我也盯住你。
我联想古代战场,彼此都已经累了,今天你损了将,明天他折了兵,于是挂免战牌。双方都想偃旗息鼓,休养生息,但谁也不肯认输,于是彼此都后退一步。
免战牌令百姓高兴,终于有了暂时的安宁稳定,但又令人担忧,怕有一天谁重新挑起战争,一旦重燃战火,百姓又不得安宁。
我工作的地方也有孙中山纪念堂。政府曾把它拨给我们单位当成剧场,在那里排戏、做布景、画布景,在那里演出宣传社会主义改造的戏,宣传反右派斗争的戏,宣传三面红旗大跃进的戏,宣传文化大革命的戏,演出宣传批判资产阶级思想的戏,唯独没演过缅怀孙中山先生的戏,没有演过展示孙先生丰功伟绩的戏。
那年代不宣传孙先生,认为那是旧民主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值得宣传。听说50年代初还有个地方的纪念堂被当成了马厩。
我当年不知道要尊敬孙先生,因为是孩子,不懂事,所以不喜欢三鞠躬的仪式。真没料到大人还有如此对孙先生不敬的。
孙中山先生首先发动民主革命,领导百姓把皇帝赶跑,开启了没有皇帝的新时代,功不可没呵。虽然后来有袁世凯之流篡位又当万岁爷,让百姓重新扑地跪拜,高呼万岁万万岁,毕竟不能抹杀他的历史功勋呵。
键盘滴滴答答中,想起了那天给孙先生行礼,似乎还看见那天的大雨纷纷,听见那天暴雨滂沱的哗哗声。难道是老天爷在哭泣,为孙先生的逝去表示悼念?
孙先生曾在演讲中毫不掩饰地说:“三民主义是本人创造的,是世界上都没有的新制度。”
后来,有人骂他吹牛,甚至叫他“孙大炮”,是因为没有成功实行,是因为被篡改阉割。那是百年前呵,如果不被篡改阉割,百年前实行三民主义成功,一定早就已经是民富国强了,老天爷也就不必为他哭泣了。
一声炮响皇帝跑,屁滚屎急又尿尿;
百姓从此不跪拜,山呼万岁不需要。
中国出个孙中山,创没皇帝新篇章;
从此不再喊万岁,百姓欢呼声嘹亮。
中山先生本真心,推翻帝制行三民;
不幸中年骑鹤去,被人篡改留骂名。
大头皇帝坐朝廷,引来声讨一阵阵;
被迫帝制取消了,气得袁头丧了命。
共 24 7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文章以“鞠躬”为线索,讲述了作者从小到现在对孙仲山的认识过程,从无知到敬仰的形式主义,到现在的发自内心的敬仰,写出了孙中山对中国的卓越贡献。作者的认识过程,是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认识过程,写得真实,同时也发人深思:为什么在小的时候对孙仲山的认识不够深刻?是年龄的原因还是宣传的原因?【:春雨阳光】
1楼文友: 2 : 9:47 文章写出了作者对孙中山的认识过程,写出了对孙中山的敬仰之情。 语文教师
孩子反复发烧怎么办
小孩经常发烧怎么办
宝宝老是反复发烧是怎么回事
腰酸疲劳犯困怎么回事经间期出血的中医治疗
11个月宝宝咳嗽怎么办
上一篇:最完整杨绛文集预计于年底推出
上一篇:周迅自在人间回顾27年演艺路
- [经典语录]马卡报:对阵曼城早先,本泽马就对勺子点球进行了训练
- [经典语录]王诗龄近照大变样!多才多艺又自信,网友竟然认不出来
- [经典语录]嘉兴一网友求助:现在学区在汇塘高等学校!想置换一套更好的学区给小孩读书!有五个备选学区...应该怎么
- [经典语录]2022绍兴市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重启公告
- [经典语录]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太过善良,多半得不偿失!
- [经典语录]迪拜富豪圈流行的“小点心”,每块标价17万,吃起来是金钱的味道
- [经典语录]大S结婚照曝光!具俊晔一本正经哑肩太僵硬,她笑得欢快却太端着
- [经典语录]“失联”近半年,董卿丈夫有了新消息!明天起正常履职董事长!去年财富超100亿,如今旗下上市公司即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