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母爱蚕丝情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0-19
摘要:母爱,像春蚕一样默默奉献,丝丝深情,给这个世界以温暖,给这个世界以绚丽!从三位不同身世的母亲展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母爱,像春蚕一样默默奉献,丝丝深情,给这个世界以温暖,给这个世界以绚丽!——题记。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她]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了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咱的妈”
《母亲》这首优美动听、饱含深情的旋律,真挚感人、脍炙人口的歌词,唱出了每一个做儿女的心声。“我要用我的心河、我的血脉、我的气息不断地唱下去,直到永远、永远……,以表达对母亲的无限感恩。”
高尔基的“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罗曼*罗兰的“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但丁的“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米尔的“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惠特曼的“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像!他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邓肯的“母爱是多么强烈、自私、狂热地占据我们整个心灵的感情。”郑振铎的“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是呀,人类迄今为止,对母爱的感恩,万语千言,经典名句,已是数不胜数……
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母爱,这是人类没有休止符的咏叹调!
我将我所了解的几位母亲的片段记录下来,去品读一下平凡中母爱的伟大吧!
一、
她是一位生活在乡下的母亲。
她的女儿告诉我:我的母亲今年已经72岁了,虽已两鬓霜染,但耳不聋眼不花,1米60公分的身材,仍旧显得十分硬朗,手脚也非常麻利,每天还在帮我做饭、洗衣……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母亲为了支持我的事业,她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每天循此往复的已经陪伴我七个年头。看见母亲默默地为我操劳,我又因工作无法分身,常常暗自流泪,也常常鼓励自己,一定要把事业干起来,更好地回报母亲。
我的家在松花江畔的一个鱼米之乡。父母带我们姊妹六人的八口之家,日子过得还很红火。天有不测风云,父亲四十三岁那年因病突然辞世。记得,父亲走的那一天,上苍也动了情,默默地下着雨。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冒雨全都为父亲送葬。乡亲们为之叹息,为之悲哀……哭声、叹声和着雨声,悲哉,壮哉!
母亲带着我们姊妹六人送走了父亲,“就这样地走了,以后的日子咋过呀”母亲悲痛欲绝的哭声让我至今难忘,我们姊妹六人都围在母亲身旁,也泣不成声。
母亲非常刚强,她擦干了眼泪,咬紧牙关,顶起家这个脊梁。天大的不幸让我们姊妹过早地失去了父爱那座高山,抚养教育我们姊妹的重担就全部压在了母亲的身上。
母亲既要下田干农活,又要操持家务。她每天起早贪黑的忙碌着。经常是我们都睡一觉醒来,见她仍然在做衣服、纳鞋底……
眼前的大雪把我带入到童年的往事里,记得小时候家乡冬天很冷,雪也很大,我上学每天都要走上五里路去邻村小学,母亲每天都为我围好围巾,戴上手焖子,将我送出院外,并一再叮嘱我路上小心。厚厚的积雪一片银白,只有我们踩出一条长长的小路。放学回来,又是母亲为我端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驱散了冰雪的寒冷,享受着母爱的温暖。
母亲为了我们姊妹六人,十分勤劳节俭。为了给两个哥哥娶媳妇,母亲喜在脸上愁在心里,省吃俭用也得跑东家借西家的凑钱。在我的记忆中,母亲从来没买过一件新衣服。过年过节母亲将好吃的饭菜端给我们吃她都不动一口。从那时起我就发誓长大挣钱给母亲买漂亮衣服,给母亲买最好吃的。
我大哥家的孩子长得很帅气,很懂事,人人见了人人夸。可是,他十八岁那年因生气得了精神病,这是母亲是最疼爱的孙子,看见母亲伤心无奈的眼神让我心疼。母亲天天守在孙子身边同大哥精心护理,尽管如此,几年治疗也不见什么效果,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就这么完了,大哥也欠下了不少外债。大哥最操心,我都不敢正视大哥怕流泪,我真的好想大哥。
我二哥家在县城高中承包了食堂,一两千人的大食堂对于没干过的二哥二嫂是挺难的,签完合同后又不想干了。我母亲就安慰二哥“万事开头难,你们去吧,家里不用你们惦记 ”。母亲就帮二哥看家,种园子,照顾孩子,让二哥二嫂安心的打理自己的食堂。二哥家的园子得有两亩地,都是母亲一个人种,夏天园子里什么菜都有,还分给邻居吃。每当我二哥回家母亲就鼓励他,终于获得了成功,创出了自己的事业。
我二姐是老师,长我九岁,我和妹妹小时候她天天业余教我们学习。二姐的婆婆瘫痪在床,她就像照顾孩子一样,天天守在婆婆身边,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顾得干干净净,直到婆婆老去。我都自愧不如啊!那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我二姐就是母亲的一个影子,一样的善良。
我母亲常说人都有老的时候,要孝敬老人,做人“孝”为先。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儿女过得好呢,如果做儿女的能理解父母心,就不存在婆媳不和之事了,你的父母又能对你怎样呢,做媳妇的请理解婆婆,婆婆和母亲其实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儿女过得好。
母亲心眼好使,乐于助人。记得小时候我家邻居张叔娶媳妇没有房子住,我母亲就把我家的房子给他收拾一间让他娶了媳妇,张叔非常感感激,逢人就说“要不是高婶给我房子住我怎么娶媳妇呀!”我家的园子大,母亲就把自己种的各种蔬菜分给邻居吃,邻里关系很好。我们村有个没有妈的孩子,衣服穿不上,鞋子也没有。我母亲每到冬天就把我们的鞋拿出来给那个孩子送去,有时候还叫她到我家吃饭,现在那个孩子还打问候我母亲呢!
我自己开了个小吃部,忙得饭都顾不上吃,有一次饿的晕了,是妈妈给我做了米粥,并心疼的说“再忙也得注意身体呀!”去年我做了个手术,是母亲日夜不离身边的照顾我……
母亲啊,你的六个儿女如今已经成家立业,也是三世同堂了,你也该歇歇了……
二、
她是一位闯关东的母亲。
她的老家是山东平度的。三年自然灾害时,山东老家那里人多地少,为了充饥,能吃的树叶子撸光了,能吃的树皮扒光了,能吃的野菜和野草挖光了。为了渡过难关,她与老伴商量,四个儿子她带老大、老三闯关东去,留下了老二和老四由老伴带着。
她背着行李卷,带着两个儿子,一路艰辛,来到大金国肇兴之地的阿城山里。
当时这里荒山荒坡很多,她就带着两个儿子挖了个地窨子,偷偷地开镐头荒。虽然这里也是处在自然灾害年代,但人口比起关内来密度低,又加上山里野果野菜较多,一年下来,也收获了粮食。就这样,因逃荒当了几年“盲流”,后来将全家的户口迁移过来。
老人家含辛茹苦一辈子,年轻时在山东平度老家是生产队的劳动模范,一上午就把生产队猪圈的粪便一筐筐清扫完。自从她来到东北也是呆不住,春种秋收冬藏样样农活是能手,春秋穿山越岭采蘑菇、榛子、野菜等山货,冬天踏着没膝的积雪这山转到那山捡柴火……。
这位老母亲,我今生仅见过一次面。她瘦小的身材,梳着短发,眼不花,耳朵有点背,没什么大病,身体很硬朗,根本不像九十高龄的老人。问起健康秘诀来,家人介绍说,老人生活起居很有规律,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晚上偶尔看看电视但睡得早不熬夜,每天起得也早。老人家腿脚很利落,走窄小且已破损的楼梯都不用扶栏杆,每天到小区坚持健身,有时散散步。
老人家头脑很清醒,“一辈子没攒下啥(钱财),攒下的是四个儿子四世同堂,一个好身体”,说完满足地笑了起来。老哥哥到母亲的卧室说起了悄悄话,我们也相继进屋问候。
那天,因为去给她老人家祝寿,我醒来就难以再入睡,四点三十分就从床上爬起,简单吃过面条荷包蛋,便匆匆下楼。
初冬时节,天刚刚放亮。过了天桥来到对面的公交站点,最早的公交车是五点三十分的,很怕延误约定的时间,只好打的前往。路上车辆很少,从三环到火车站只用了 0分钟。老远看见老哥哥高大的身影,红白脸膛,满头银发,穿着皮风衣,站在微冷的晨风里,他那高大魁梧的身影,风韵不减当年。如果把老哥哥下巴加个痦子还真像个伟人。大家在这里集合,去给老哥哥的母亲祝寿。
六点三十分,我们一行七人乘坐“L”字头的列车出发了。这趟列车是铁路通勤车,出了市区逢站就停,从省城出发,大约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达了目的地——九十公里外的山里末等小站。
小站坐落在半山腰,铁轨枕木外高内低呈半圆型通过小站伸向远方。接站出租车早已在站外等候,十几分的钟我们来到小镇上的水泥厂小区,老哥哥的母亲住在四儿子家。老人家在这住惯了,哪也不去。
与老哥哥相处虽说年头不算多,但很是投机,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彼此相互尊重,“一壶浊酒喜相逢”品一品还真有点那个味儿,“亚布力的烟”吧一吧嗒嘴还真有点那个劲儿。
老人家的生日我记得,老哥哥一再说你忙就别去了,我还是请了假,一同前往。
老哥哥的四弟弟找来帮厨,做了丰盛的酒席。当地几位老哥哥四弟弟的至友,加之远道而来的我们,两桌合成一大桌,为老人家祝寿。老妈妈年轻时能喝白酒,现在年事已高,只喝半瓶啤酒。大家推杯换盏,谈笑风生,述说亲情,倾吐友情,祈福未来,其乐融融。老哥哥的侄女、侄女婿开车赶回为奶奶祝寿,献上精美香甜的大蛋糕。看到老人家幸福的晚年,“有好儿子不如有好儿媳妇”大家很感慨,我情不自禁的向女主人敬酒答谢。
十六点三十分我们告别主人,乘出租车经过小镇最热闹的商埠区,往山坡上行,穿过铁路道口来个右转弯沿着铁路走向有一条高低不平的砂石路通到小站门前。小站的正门面向山坡,门前有个不足百平方米的小小广场。小站每日上下行共有三对六个车次客车,我们等的是上行的最后一趟返程客车,是十七点十三分进站十四分开车,仅停车一分钟。我们提前检票进站,站台上等候这趟列车的也就二十来人。老哥哥还在不停地说:“没有我娘,哪有我们今天哪!”
夜幕降临,群山不见踪影,远处小镇闪烁着点点灯光和公路上时隐时现的汽车灯光。一声长鸣,列车缓缓驶来。再见了,小站!再见了那淳朴善良的人们!
随着前进的列车,我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眼前再现父亲六十大寿的情景,父母高堂坐,儿孙伴两旁,亲朋喜相聚,笑语述衷肠!我们兄妹四人忙里忙外,好不热闹。然而,母亲走了,父亲也走了,她们走得那么匆忙。就连当年给父亲祝寿的亲友有的也走了。父亲母亲啊,孩儿是多么的想念你们!那天我到妹妹的空间看了她的《思念》日记,感同身受。我因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父母的寿诞之日有时赶不回去,真是很愧疚。音容笑貌今犹在,反哺之恩未尽报。仰望苍天默诉说,来生仍做好孩童!
三、
她是一位年轻的母亲。
九年前,丈夫突然的逝去,如晴天霹雳。刚进入三十而立的她,从悲痛欲绝中,重新站立起来,振作起来。“这个天不能塌下来,这个家也绝不能散!”
她,擦干了眼泪,抚慰着当时年仅六岁的儿子,坚强地一路走来。
寒来暑往,星转斗移。她一面坚持工作,一面坚持照顾年幼的儿子。一天下来,顾这顾不了那。不仅身体累,时间宝贵,更是为了儿子的健康茁壮成长,是即当妈又当爸。如今,她的儿子已经上初中四年级了。看到儿子一天天长大,她很是欣慰。有时,她也骄傲地说:“我的儿子长得和他爸一模一样!”
她的丈夫在世时,我只见过一面。记得,那是一个傍晚。她带着丈夫与我共进晚餐。她的丈夫一米八十多的大个子,威武英俊,性格开朗,为人真诚。这是给我的第一印象。后来,我还为她们夫妻俩在一家私立体检中心体检为了省点费用找过朋友。记得一个星期后,体检结果出来了,医生在她的丈夫体检报告上提醒注意心脏疾病。就是因为太年轻啊,身体又没有什么不适的,还是忽略了。为他丈夫送葬那天,隆冬时节,来了很多亲朋好友,可见这对小夫妻的为人处事。
作为一位单身带孩子生活的女人,面对不同条件、不同心态的追求者,她始终没有动心。
她是一个非常孝敬的人。这些年,每到重要的节日,她都要去看望公公婆婆。公公前年病故了,尽管婆婆与女儿女婿生活在一起,但她更加惦记婆婆。
在她的生活中,民俗中的祭扫,她再忙也都要挤出时间去墓地为天堂里的父亲、公公和丈夫祭扫。
她是一个精打细算、善于理财,又远见卓识的人。为自己的儿子开立账户,将每年的亲朋给的压岁钱单独存上,每年还给儿子定额储蓄,还买了保险。
原来不会做饭的她,如今已学会了为儿子加工美食。她对儿子的成长,不仅重点放在学习上,也更是放在如何做人上。
“我每天给儿子两元的零用钱,是让他买矿泉水的,他从来不乱花钱,也不多要钱”这是她前几年对我说的话。
去年,她向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共 6 96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母爱蚕丝情】母亲是这世上最伟大的人,而母爱更是这世上最博大无私的爱。从古至今,歌颂母亲的文字不胜枚举,数不胜数,作者从一些名言警句开篇着墨,为我们描述了几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背后的故事。第一位母亲身处乡下农村,面对失夫之痛和自己年幼的六个孩子,她毅然决然地以自己的坚强与果敢撑起了家的那片天。照顾儿女,疼爱孙辈,用自己满腔的爱与情温暖着家中的每一个人;第二位母亲经历了闯关东的辛酸史,带着两个儿子一路奔东北而来,凭着自己的勤劳与辛苦为孩子们撑起了一个家。如今家和万事兴,老人也到了古稀之年,面对着其乐融融的一家人,于她来说最大的幸福与满足莫过于这份生活的安稳吧;第三位是位年轻的母亲,年纪轻轻失去了丈夫,一边工作一边照顾年幼的儿子,这份艰辛与困苦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她却以自己的坚强与韧性赢得了朋友的好评,更以自己的聪明与智慧教导出一个懂事的好孩子。三位母亲,三种不同形式的母爱,而她们的爱子之心却是相通的。因为她们都在以自己的爱心积攒儿女们的未来,以她们的博爱来换取儿女们的平安与幸福。这篇文字作者以质朴的文笔,平实的叙述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三位不同母亲的故事,让我们在感动与慨叹的同时,更心生无限的钦佩之情。钦佩母爱之伟大,感动世上这至真至纯的爱,可歌可泣,催人泪下!母爱若蚕丝,最深骨肉情!感谢黑虎大哥的真情文字!赏读学习了!问好祝福!倾情推荐!【东北风情:彧儿】【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19:15:06 感谢黑虎大哥的真情文字!创作辛苦了,问好祝福!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回复1楼文友: 09: 1:10 感谢彧儿在百忙中的精彩编按!
回复1楼文友: 18:09:0 感谢彧儿的鼓励!谢谢你的精彩编按,升华了文章!
2楼文友: 19:58:26 母爱是质朴的,也是无私的,更是令人感动的。欣赏并问好大哥!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回复2楼文友: 09: 2:55 感谢妹妹来看我!遥祝妹妹全家马年大吉大利!
楼文友: 14:52:22 祝贺黑虎大哥散文加精!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回复 楼文友: 18:10:15 感谢木剑老弟的鼓励!遥祝双节快乐!
4楼文友: 16:40:50 恭贺散文加精!问候黑虎大哥!祝双节快乐! 精彩是寂寞开的花!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什么时间吃好
灯盏花煮水喝的功效与作用
灯盏花泡水怎么喝
乳腺癌初期容易治么肠胃消化不良屁多怎么办
云南特色植物灯盏花效果怎么样
上一篇:长发为君留散发待君束
上一篇:从母校身边走过
- [经典语录]马卡报:对阵曼城早先,本泽马就对勺子点球进行了训练
- [经典语录]王诗龄近照大变样!多才多艺又自信,网友竟然认不出来
- [经典语录]嘉兴一网友求助:现在学区在汇塘高等学校!想置换一套更好的学区给小孩读书!有五个备选学区...应该怎么
- [经典语录]2022绍兴市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重启公告
- [经典语录]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太过善良,多半得不偿失!
- [经典语录]迪拜富豪圈流行的“小点心”,每块标价17万,吃起来是金钱的味道
- [经典语录]大S结婚照曝光!具俊晔一本正经哑肩太僵硬,她笑得欢快却太端着
- [经典语录]“失联”近半年,董卿丈夫有了新消息!明天起正常履职董事长!去年财富超100亿,如今旗下上市公司即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