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虽当头照着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26

太阳早已落下,天边那一抹红霞也终于消失殆尽。站在城墙之上,烛之武眺望着远方:城东氾南驻扎着秦军,城西函陵驻扎着晋军,营帐累累如虫卵。在暗暗的天宇之下,那些营帐中燃着的灯光恰如点点鬼火,时隐时现。

自九月十日以来,秦晋大军围郑已有时日。他们的哨兵日夜巡逻在城池之外,而今连出城砍柴都已不能,一旦时机成熟,战鼓擂响,郑国必亡无疑!

“郑国灭亡了,于你也有不利呀?”郑伯的话又在耳边回响。他不禁心想,难道郑国不亡,自已就有利可图了?作为圉正,历经三朝,始终在原地踏步。自己无德无才?自己没有干出实绩来?果真如此,得过且过,混到老死,倒也罢了。可事实却不这样呀!看看那些蝇营狗苟之徒,瞧瞧那些贼眉鼠眼之辈,整日作威作福,终年作奸犯科,如今却平步青云,早已凌驾于自己之上了!我爱咱们的郑国呀,可谁爱我了?人生本是荒唐,花草也能高过松柏去。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存亡又有何异?

最让他气愤的是,今儿早上,佚之狐来家叫他去面君,说主公有要事相商。本来,他不打算去见郑伯的,可是佚之狐说得诚恳,便同意了。进得宫廷,他见朝堂之上,那些郑国的大夫们、栋梁们、律法执行者们都掩了葫芦口而笑,一副鄙夷与蔑视。

“瞧那模样,弓着腰,猫着步,猥琐老头一个,也能救我们郑国?”有人冷嘲热讽。

“这烛之武呀,须发皆白,身量矮小,只怕一个士兵就把他打得满地找牙了,却指望他来救国,怕是没门!”有人叹息失望。

烛之武红了脸,心中溢满了无名之火,然而,他终究是忍住了,恭恭敬敬地见过郑伯。

“佚之狐说你满腹经纶,舌辩过人,我谨代表国民,恳请你去说退秦军。“

其实,这事佚之狐已对他言明;一路上,他也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然而为了国家,最终选择了含垢隐忍。可是,刚刚见着那帮高高在上的鼠辈们,想着自己舍身冒死也许只是为了他们多享几天清福,便又动摇了。“我才疏学浅,年轻时就远不如他人,三朝圉正,就是明证。何况现在已经年过七十,至于说话都会气喘,只怕无能为力了,万望主公恕罪。”

郑伯知道他有牢骚,但不曾想到会推辞。听了这话,他下了王座,过去,深深地鞠上一躬.“你侍奉我们郑国三朝,总不得重用,这是我的过错。现在国家有难,诚请先生为国效力。再说,郑国灭亡了,于你也有不利呀?”

烛之武还想婉拒,无奈佚之狐和几个忠臣在边上游说他,恳求他,他只得答应下来。之后,郑伯又封他为亚卿。当时,朝廷之上的许多大臣的脸色便把对郑国将亡的焦虑换了对他的嫉羡。

现在回想这事,仍然让他耿耿于怀。说心里话,郑国只是郑伯的郑国,是那些脑满肠肥的达官贵人的郑国,自己只是因了郑伯的诚心,更是因了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的国民,才接受了这重任,而不是高爵显位。

更声已经响起,挂在中天的弦月,似柳眉,弯弯而且纤细。在淡淡的月光之下,高高低低的房屋,粗粗细细的枝桠,肥肥瘦瘦的花草,显得错落有致,美妙绝伦。除了秋虫的悄然鸣响,四处阒寂无声。这宁谧的幽雅的夜呀,假如没有战争,该是多么美好!自己已年过七十,比起许多人来应是长寿了,就是现在死去,也已无憾。然而子孙们是不该就这么离开世界的,他们还没享受够生活呢。为了他们,今天的事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下得城墙,回到自己家中。推门进去,妻仍静静地呆呆地在窗前坐着。

“怎还没睡呢?”

“想着三更半夜的,要把你用绳子缒下城墙去,我怎能睡着?何况,即使见到了秦伯,我也还担心你回不来呢。”说着,她流下泪来,在弦月的照耀下闪着清光。

他过去,在妻面前站住,低下头来,擦去她眼角的泪花。“若不能成功的话,死亡离我们也不远了。生和死,对我都一样,你还是去睡吧。”说罢,去到隔壁房间,儿孙们睡得正香,他便回来和衣躺下。

窗外传来了三更鼓响,空洞而且沉闷。他就起床,开门出去。走不了几步,觉得天已开始下雨,便又回去取蓑衣,笠帽。在门口,发现妻还站在原处,就像去时一样,甚至没发现他的回来。

与妻重新告别。到了城墙之上,郑伯及几个知情的大夫们都在。郑伯握了他的手,佚之狐拥抱了他,然后,几个武士用绳子把他缒下东门去。

夜是黑咕隆咚的,雨下得大起来了,点点滴滴打在笠帽上噼啪作响。西风紧吹,飘起的白胡子几乎遮住了他的双眼。他就一手紧抓了笠帽,一手按着胡子,深一脚浅一脚地伛偻着前行。

到得秦军营地,见了秦伯,他从从容容慷慨激昂地叙述了郑国存亡与秦国的关系,深入浅出切中肯綮地陈述了秦晋的利害冲突及晋国各代君王的忘恩负义言而无信。听了他的阐述,秦伯十分高兴。虽然百里奚及孟明视等人表示反对,但秦伯最终还是与郑国歃血为盟,并派杞子、逢孙、杨孙三个将领率二千士卒帮助郑国守城,自己则班师回朝去。事已至此,出于无奈,晋文公只好撤兵。

太阳早已落下,天边那一抹红霞也终于消失殆尽。站在城墙之上,烛之武眺望着远方:驻扎在城东氾南的秦军营帐已然撤去,驻扎在城西函陵的晋军营地也是空空如也。站在城墙之上,耳边传来的是宫中的管弦呕哑;站在城墙之上,耳边传来的是君臣狂欢宴饮之声;站在城墙之上,闻着的是酽酽的美酒的醇香。

站在城墙之上,烛之武潸然泪下。

点亮心灯(随笔)——读《烛之武退秦师》

当郑伯恳请烛之武救国时,他窃喜了吗?

当烛之武夜缒于城下时,他胆怯了吗?

当秦与郑人盟并撤军氾南时,他狂笑了吗?

时隔二千六百多年,历史已经模糊,然而,我深深地明了,烛之武是悲伤的,那是一种心如刀绞的疼痛:历经三朝,而今,即将灭国了,终于想到了自己!青丝早已染上霜雪,面容早已爬上沟壑,雄心早已蒙上死灰:而今,国家即将灭亡了,却想到了自己!

有人说,他是幸运的,英雄终于有了用武之地;有人说,他是明智的,终于抓住了机缘的尾巴。可是,如果这不关系到自己深爱着的国家的生死存亡,他真的愿意去抓住这机缘的尾巴?七十多年都已过去,墓前的土也垒得差不多了吧?

如果真的要说烛之武是幸运的话,那么伊尹也是幸运的。如果没有遇着商汤,他岂不要一辈子做着他的厨师?如果真的要说烛之武是幸运的,那么姜尚也是幸运的,如果没有遇着姬昌,他岂不要一辈子钓着他的江鱼?还有毛遂,还有冯谖,还有孔明,还有……

自然,世事没那么多的如果,他们遇上了。然而,他们真的就幸运了?他们成就的可是他们心中之愿,梦中之想?也许是的,古时的天下,就是君王的天下。实现了君王的宏愿,岂不就是为国家,为苍生了吗?但是,此时的他们,早已须发皆白,心力交瘁,他们内心真的高兴了么?可惜那逝去了的美好时光呀!

不过,我们还是得承认他们是幸运的。他们是沧海之一粟,九牛之一毛,不如他们幸运的大有人在。且不说,屈原遇着了楚怀王,陈子昂遇着了武攸宜,辛弃疾遇着了韩侘胄……即便许多命中并没遇着煞星的,像贾谊、鲍照、杜甫、陆游……岂不是个个长使英雄泪满襟么?

古代明君,求贤若渴,毕竟那是他们自己的江山呀!不经营,不理政,那就得拱手让出自己的天下!然而,明君终究不多,自古以来,屈指数数,一个,两个,三个……还有多少?何况,后来到了那些已经不是自家天下的人手中?求贤若渴,怎么可能?何况,像烛之武、姜尚等早已过了七十,甚至八十了,若是到了如今,哪个国家哪个领导人还要他们出来共事,出谋划策,指点江山?就算是他们再年轻三十岁,也早过了参加公务员考试的硬杠杠了,还重用呢!切!

俗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但,我们不是金子,我们终将会老去,化为尘,化为烟,化为雾,所以,聪明的人哪,当你由胸无点墨努力到满腹经纶之时,当你由脑满肠肥努力到博古通今之时,当你由不学无术努力到才华横溢之时,你就学学那深海鱼类吧,在漆黑一片、不见一线光明的千寻海底,它们明智地为自己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请你也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吧,让它照亮自己的心路,好让自己不至于迷失在抑郁彷徨的穷途。

共 07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泱泱大国,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读过者很多,读懂者很少,参透者凤毛麟角。能把《左转》名篇《烛之武退秦师》演绎成一篇精妙故事并承笔一篇感悟者,有赖作者妙笔也。《退秦》基于原文情节又适当割舍,用恰当的联想生动地刻画了烛之武的心理活动,跳出了前人对他的几乎一致的评价和教科书的“精准”定位,让我们看到他内心的纠结和苍凉。最后与家人的诀别而义无反顾,让我们看到一个“士”从容地完成了精神上的救赎。而对朝堂之上那些“掩了葫芦口而笑”者“叹息失望”者的描写,又让我们看到现实社会中的某些嘴脸。《点亮心灯》由烛之武的故事生发感想,纵横捭阖,谈古论今,探讨人才的使用和浪费,为那些“热泪满襟”的英雄呐喊;为现实中不能人尽其才而惋惜。最后指出:人要想不迷失方向,只有放下那些功名利禄,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灵之灯。两篇短文笔法娴熟,功力深厚。前者行文流畅,骈散结合,极富韵律感;后者引经据古,信手拈来,尽显文化底蕴。推荐阅读。编辑:路人丁

1 楼 文友: 2016-11-28 11:05:5 两篇美文虽体裁不一,然难以割舍,于是按作者投稿体例一起编发。问候作者!

回复1 楼 文友: 2016-11-29 16:2 : 0 谢谢教师点评,辛苦了。祝快乐。

2 楼 文友: 2016-11-28 14:09:12 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说的多好。真是有同感,我是想在心里挂个太阳,给自己温暖、给自己幸福会让快乐。不然怎么办?老伴瘫痪9年了。都是心灯照耀自己!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回复2 楼 文友: 2016-11-29 16: 0: 0 人生不平坦,人生也不总是光明,所以,让自己内心一片澄明,就是度过人生的最好保障。谢谢老师来访。

 楼 文友: 2016-11-29 01:18:0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双城记》)这就是我们现存世界的最好写照,我以为。

面对这种黑与白、善与恶、智慧与愚蠢、希望与失望、光明与黑暗、地狱与天堂同在的现实社会,我们无时无刻不面临选择。一步走错步步走错。

所以, 我也很欣赏作者的选择 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吧,让它照亮自己的心路,好让自己不至于迷失在抑郁彷徨的穷途。

作者的文字本身就是一盏心灯,照亮了读者的心。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回复  楼 文友: 2016-11-29 16: 9:19 谢谢社长夸奖。看多了古书,真的会明白文人们为什么会弃儒家而皈依道家了。有此事不是我们不愿意做,而是做了比不做更让人伤心。真的。

4 楼 文友: 2016-11-29 01:18:5 请作者联系我:QQ759872177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舒筋活络正骨水安徽治疗男科医院儿童能用的止咳药

怎么样才能舒筋健骨
40岁前列腺增生怎么办
月经过多中医治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