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家庭的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08

教养真的很重要,即使是装,也要先装出礼貌来再说(教养二帖)

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水准。

“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特别指出,人若没有教养,便是家长老师的失职。

教养与礼貌。礼貌是指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教养是指一般文化和品德的修养。礼貌和教养不全是一回事,礼貌只是教养的表现形式之一,懂礼貌和礼节的人不一定具备教养,而有教养的人通常都懂得遵守他所在环境中的礼节和礼貌。比如一个有教养的农民会很好地遵守乡村礼节和礼貌。

教养的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并非单纯的礼貌,而是习惯的积累和涵养的综合。

关于教养这个话题,梁文道曾经在一次演讲中做了简明的阐释:

某一社交场合,众人闲聊,夸奖其中一人活得像陶渊明一样,这时有人疑惑:谁是陶渊明啊?

一一这是第一层次的没有教养。

于是有人哈哈大笑:你连陶渊明是谁都不知道!

一一这是第二层次的没有教养。

但如若喋喋不休,从陶渊明的生平谈起,旁若无人的一口气背出50首他的诗,继而补充世界各国学者对陶渊明的研究成果,炫耀自己的知识。

一一这是第三层次的没有教养。

教养是什么呢?

教养,是心中的分寸,是言行的适度;是对他人的尊重,是平等与包容。

一、不随意给人添麻烦。

有一天,总统问秘书: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英国很多阶层的男士都可以叫绅士?官员可以,律师可以,医生可以,甚至无业的可以。那绅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秘书花了两个多小时去调查了解,回来跟先生汇报说:给您查到了,绅士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人。

一个不随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必然是懂得体恤他人,克己守礼的有教养的人。

记得有一次看爱奇艺(门户网)里的《奇葩说》导师张泉灵说了一个上海同学的故事:

某日,这个同学带朋友回家住,早上起来洗漱,发现街坊四邻都盯着他看。

朋友就诧异了,不就是刷个牙吗,有什么好看的呢?

张泉灵解释道,在上海一般人家住的是筒子楼,都是好几户共用一个厨房,二三十口人就着那一个水龙头刷牙洗脸做饭。

一到早上洗漱时间,小的赶着上学,年轻人急着上班,老人家赶着洗碗做饭。

所以长久下来,人们就养成了习惯,会接完水到旁边去洗漱,把水龙头让出来。

占用了水龙头虽是小事,也只是耽误了几分钟,但这几分钟就会给其他人添了大麻烦。

列夫·托尔斯泰说: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去麻烦别人。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来都不会随意给别人添麻烦。

二、不开过火的玩笑。

于是我跟娟娟约下午茶的时候,就说了这件事。

娟娟捧着杯子对我摇了摇头,表示不去。

“都这么久了,还是放不下那些事吗?”我问娟娟,她只是笑着,不作回答。

娟娟父母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她,就一直把她放在乡下外公外婆那读书,直到高二,才转到我们班。

刚进班的娟娟皮肤黝黑,个头小身子宽,羞涩又敏感。那时班上有几个男孩调皮,喜欢挑软柿子掐,于是娟娟经常成为他们取笑的对象。

“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皮肤,你却用它来吓我。” 男生A故作文雅。

“说的什么啊,听不清啊,有人说话吗,哪来的蚊子?” 娟娟课上被提问时男生B起哄着。

“别挡我路,跟一堵墙似的。” 男生C凶声恶气。

听到这些话,娟娟总是悻悻地笑着。

而作为她同桌的我,好多次都看到娟娟用袖子捂着脸偷偷抹眼泪。

直至今天,娟娟学了化妆,懂得打扮,自信大方,但也从未参加过哪怕一次的同学聚会。

戴尔·卡耐基说过:在你过去的生活中,你伤害过谁,也早已忘记了,可是被你伤害的那个人却永远不会忘记你。他决不会记住你的优点,而是记住你对他的伤害。

这些男孩子不知道,他们嘴里的玩笑话对一个青春期的姑娘是多大的伤害。

一次两次,可以说是调侃,次数多了,就是教养问题了。

当事人觉得好笑,那才是玩笑;当事人感受到的是恶意,那就是缺德。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不乱开过火的玩笑。

三、不消费他人的不幸。

在侵华战争的八年间,中国至少有20万的女性被迫成为

当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难的老人们,如今又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呢?

在悲悯老人遭遇的同时,更让观众感慨的,则是老人如今的安详和对生命的敬畏。

这一切,要感谢导演郭柯镜头下的分寸感。

虽是在讲述沉重的历史,但却并没有刻意贩卖眼泪,也没有自鸣得意的义愤填膺。

没有夸大老人经历的灾难,也没有放大老人老年的不幸。

导演郭柯说:把这些老人当作亲人去看待,你的拍摄就有了分寸,问题就有了底线。

这部影片不仅向我们讲述了生命的力量,也向我们展示了有分寸感的教养。

而与郭柯形成鲜明对,则是在影片上映后不久,竟然有人拿老奶奶的照片去做表情包来消遣。

这种行为令人发指。

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一个有教养的人,懂得将心比心,懂得换位思考,绝不会消费他人的痛苦与不幸。

四、不显摆自己的优越。

表演艺术家陈道明曾经说过:教养和文化是两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没有教养;有的人没有多高的学历,却仍然很有教养。

国庆期间,陕西某大学的葛教授就“火”了。

起因是一位清理垃圾的环卫女工挡住了葛教授的行车道路,于是这位曾经在获得过博士学位、在美国工作过,是千万级别的学科项目带头人的葛教授,竟然向环卫女工挥起了拳头,连踢带打。

甚至边打边叫嚷,你挣多少钱,我挣多少钱,你挡着我挣钱。

教养可以弥补文化的缺陷,而文化却填补不了教养的空白。

这位满身优越感的葛姓教授,虽是学富五车,也难以掩盖其毫无教养的无耻嘴脸。

画家、诗人木心在《即兴判断》里说过:有教养的人,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吴聘的人,从来不会敷衍搪塞。

一个有教养的人,从来都懂得自谦,不会显摆自己的优越。

台湾“词圣”庄奴词作丰富,邓丽君80%以上的词作品都是庄奴创作或填写的。

庄奴却回答:邓丽君的成功,是她个人努力的结果。换做其他人为她写歌,她也会成名。没有她,就没有庄奴。我只是一个词人,不懂演唱,做不了她的老师。

作为一代,庄奴先生却丝毫没有把成绩当做骄傲的资本,这种谦逊的品质和修养,令人敬佩。

作家亦舒在《圆舞》里写道:真正有气质的淑女,从不炫耀她所拥有的一切,她不告诉人她读过什么书,去过什么地方,又多少件衣服,买过什么珠宝,因为她没有自卑感。

无论是出于自卑还是自负,有教养的人能够正视自己,也会平等对待他人。

荀子说:仁义礼善之于,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英国作家王尔德也说过: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好的教养,让人赏心悦目,如沐春风;一个人缺乏教养,则让人心生厌恶。

良好的教养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并非单纯的礼貌,而是文化的积累,和习惯的养成。

教养决定了一个人的生命层次。

别小觑了声音对人的贵气的影响,俗话说得好“自古贵人声音低”

一、自古贵人声音低。

梁文道在《常识》一书中发问:是什么让香港人在十年后让自己在餐桌前说话的音量降了下来?

其原因无疑是源于香港人变得越来越富有,越来越文明,人均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加之社会长期的对公民进行教育的综合结果。

所以,别小觑了声音对人的贵气的影响,俗话说得好“自古贵人声音低”

因为重要的人物所谈论的内容,经常牵涉国家的机密,名人的隐私,因此压低声音自然是绝对必要的。

除此之外,贵人往往是些敏感聪明之人,相互交流,不费劲,更用不着大力气嚷。

二、音量高≠实力强。

我问同事:为什么你一到国外就大呼小叫的?我从来不认为你是这样的人啊?

我曾参加过一次中国赴韩国的商业之旅,每到就餐时,队里一些男士就大声喧哗、碰杯和猜拳,肆无忌惮地大笑,引得当地就餐者侧目而视,投之以不屑的眼光。

相反,在淑女和绅士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自我和自我控制,目的就是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和不便。

他说:我想让他们注意到我们中国人的自信,牛气和富有。

我说:你错了,在这里大声说话不等于牛气,只是在显示我们没有修养。

在今时今日,渴望成为众人聚焦的“牛气”早已不符合现代文明的审美意识。在公共场合下,刻意引起别人注意,是一种比较过时的魅力美学意识。

相反,在淑女和绅士文化中,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自我和自我控制,目的就是不给别人带来麻烦和不便。

在任何一个有人群的地方,每个人都应有这样一种自觉,仿佛自己在参加一场无人指挥的团体操,不要当整体和谐的那个特例人物。

三、声音与社会属性。

如果一位农人在田里干活,从村这头到村那一头,从山这头到山那头,从河此岸到河彼岸,要说什么事一定得扬声呼喊,否则可能别人听不到。

而在现代的都市环境,到处都人满为患,人们一方面时刻捍卫隐私,另一方面,也不愿做他人私事的无奈听众,因此压低声音说话是实现代社会人人需要遵守的基本修养。

在大自然的环境里,无拘无束地大声说话,放声唱山歌,天真纯朴,与环境亦是相和谐的。

保罗福赛尔在《格调》一书中说:蓝先生夫妇常冲着对方大喊大叫,声音穿过所有的房间,而白先生一家总是控制着自己的音量,有时声音小到互相听不见。

这里的蓝先生和白先生喻指蓝领和白领,他用音量来剖析阶层的差异性。

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也如是告诉我,他住在清华教授的宿舍里时,几年听不到人和人之间高声说话或夫妻吵架的声音,而搬进了民房公寓后的他震惊地发现,每天都能听到有人家在大声说话和歇斯底里般的争吵。

四、难忘的安静。

2000年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时,我曾在现场一睹盛况,在悉尼奥运村,几十万人从赛场走向进城的地铁。

一路上,一列列队伍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地前行,除了不断发出的雄壮的口号和歌声,以及走路时人们衣服摩擦的声音,其余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参加这次奥运会,对我来说,观察到这样的人群素质比所有为冠军升国旗的时刻,更让我难忘,几乎成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

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声音一多,队伍就乱,队伍一乱,就会出现踩踏事件。在半个小时内,几十万人安静而有序地被疏散,天天如此。

五、不做公共场合的噪声制造者。

比如在高档的餐厅里,音乐轻柔、灯光也轻柔,不知不觉的,人们就会自然地放低声音交谈,衣香鬓影之间,觥筹交错。

也许你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在公共场合中,如西餐厅、音乐厅、电梯、酒店,越是安静的地方,往往越是高雅。

美食、灯光、音乐,交织成一种情调交响曲。

我们经历过太多大声说话的时代,耳朵对噪音的敏感度再也不像之前一样狂飙猛进。

那些吵吵嚷嚷、大呼小叫、鞭炮齐鸣、高音喇叭、还有声嘶力竭的卡拉OK,钝化了我们最为敏感的听觉,让我们听不到啁瞅的鸟鸣,草叶中的虫鸣,潺潺的流水和风过松涛声,甚至不再习惯恋爱中的轻声呢喃,你侬我侬。

我们习惯了在公共场合放着震耳欲聋的流行歌曲,肆无忌惮地大声说话和呼唤他人制造噪音,这无疑是对他人的感受不敏感的重要表现,是对公共空间的侵犯。

请记住,在公共场合,在办公机构,或任何铺有白色餐桌布的地方吃饭,切切不能大呼小叫。如果你希望彻底放松,或希望肆无忌惮的发泄情绪,包间是你最好的选择。

六、手机中的声音修养。

另外,对于手机的应用方式在今天,也堪称考验人的贵气的试金石,是选择轻柔的古典音乐或轻音乐,还是声嘶力竭的流行歌曲当铃声,是贵气之人非常在意的小小细节。

在有亲朋好友在场时,无论是聊天吃饭、旅游还是出行,请不要当着其他人玩手机和煲电话粥。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就是下意识地说,“你们在坐的人对我来说不重要”

请你不要在公众场合用手机大谈买卖,这不仅会让周围的人探听到你的商业秘密,还会让人误以为你在显摆自己的经济实力。

其实,真正做大生意的人,才不会有在非隐私场所肆意用手机谈论金钱的习惯,如果有真的很重要的电话要接听,也会和打电话过来的人事先打好招呼:对不起,我今天不能关机,因为我有点急事需要处理。

在来电时,去比较私密的地方打。

身为都市人,尤其需要注意在公共交通场所 (如飞机,火车,公交车,地铁)请不要旁若无人的高声说话或打电话。

因为,这里可能很多人在休息、处理工作,或在电讯设备上看节目,不要让你的随意造成他人的不便,不要让你的声音揭露了你的缺乏教养。

压低声音说话,不制造噪音,这是贵气之人的行为底线。

止咳药不含防腐剂效果好吗聊城癫痫病医院不含防腐剂的止咳药怎么样

男子阳痿怎样治
家庭常备药有哪些
心力衰竭肺水肿心慌气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