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大学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06
父亲作品欣赏一一续杂文五则《"浇"友之道》
时间:2002年前后。
整理:若羽。
这是父亲曹梦蛟(1933年5月一2005年8月)生前写下的部分短文。作为一名老党员、老,他心系国家、心系党,爱憎分明,对一些不良现象深恶痛绝,晚年写下了这些杂文。虽然时间过去了十几年,但对于今天还是有借鉴意义的。现整理于此,也算是对他老人家的缅怀吧!
"浇"友之道。
三十年前,一位师辈的人曾经告诉我,你要真的把一个人作为朋友,就是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多给他浇几次冷水,防止他头脑发热,摔大跟头,当他走下坡路的时候,伸出热情的手拉他一把。这句话成了我几十年的座右铭,并且确实是身体力行了。然而效果却常常适得其反。问题主要出在这个"浇"字上,虽然也"浇"出几个真心的朋友,但多数还是"浇"成了冤家。
久经困惑,终于找到一条规律,即:对比自己地位尚低的人可以"浇"至少当时是不会翻脸的;对和自己相等的人要慎重的"浇"弄不好要遭白眼;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万万不可"浇""浇"了往往要惹麻烦。满以为懂得了这层道理就世事洞明了,久之,方知百密仍有一疏。疏在没有想到,一些当年比自己地位低的人有时也会赶上或超过自己,一旦地位变了,当年那种耐心聆听教诲的态度也就随之消失了,其中有的甚至把当年的关心看成压抑,好像如果不是你当年多嘴多舌,他爬的还会快些。本来嘛,在我们这个地位就等于水平的社会里,一个水平低的人又怎么可能去指教一个水平高的人呢!如果你没有相当的预见,硬要去做,那当然是要自讨苦吃的。
可惜的是,道理虽然又多明白了一层,而好为人师的病仍然改不了,这大概也是本性难移。
要官"三思"
近来,在数不清的种种"风"中,又冒出一股要官风。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很委婉,先谦虚的申述自己的功绩,继而例举自己提拔快的那些同学、同事,最后提出要求动动。言外之意,自不待言;有的很直爽,指缺道位,自信当之无愧。
初思之,这些人脸皮厚些,官是要经过群众推荐、组织选拔、量才而用的,自要岂不可笑。
再思之,又觉得既然有人敢于张嘴要官,而且已经成风,想必是有人要成功了,如果开始要的人就碰了钉子,受到批评,大概风是刮不起来的,因此感叹事从两来、莫怪一方。
三思之,还觉得要者敢要给者敢给,想必是给者有什么把柄落在了要者手里。例如,被要的一方有卖官鬻爵之嫌,既然敢卖又何妨一要;又如被要的一方有优亲厚友之嫌,既然可优亲厚友,又何妨对外也优厚一次。此外,有些给者曾得益于要者的,那要者也就更理直气壮。
总之,三思之后方觉得风源似乎不在要方而在给方。
"杞人之忧"
近些年,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广大农村涌现出一批农民企业家,这是值得庆幸的。对这些企业家说奉承话的已经不少,尽管有些奉承话是盯着人家的口袋子说的,但也足以说明他们是时代的骄子。
笔者并非不会奉承,皆因许多奉承话已被别人说尽,只好说些不吉利的话。在商品经济的海洋中游泳,沉浮总是难免的,沉下去能上来才是英雄。当然也必然有些永远浮不上来的,如果观测面相,有几种气色的人值得忧虑。
一是有暴发户气色的人。这种人一旦成了"家"忘乎所以,腰里有三分财力脸上有十分狂气,以奢为荣,以俭为耻,骄妻纵子,微法轻规,最后可能落个发的快,跌的也重。
二是有草莽英雄气色的人。这种人一旦成"家"豪气冲天,图虚名不防实祸,醉今朝难图久运,讲交情不惜上当,重义气一掷千金,人缘虽好,难成大业。最后可能落个来的容易去得快。
三是土财主的气色。这种人一旦成"家"安于守成,不思进取,表面上珍惜创业之难,实际上吝于再创之苦,满足于稳定的小环境,忘掉了激烈竞争的大环境,最后很可能落个新业未创出来,旧业也没守住。
但愿这不过是杞人之忧。
窃者的身价。
十多年前,一位老朋友访问归来,用的事实大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最有力的论据是人由于物质生活的富裕,自行车可以不用上锁,也从未发生过偷自行车的案例。当时国内偷自行车的案例较多这话出自朋友之口,何况本人有没去过,本当信之不疑,但心里总是有点小疙瘩。从报刊上固然未见到有偷自行车的报道,但偷汽车、抢银行的报道是有的当时国内这类案件还很少这该做何解释呢?想归想,耐于老朋友的面子最终还是憋在心里了。
十几年过去了,国内的经济生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偷自行车的虽未见减少,而偷汽车,抢银行的案例却在不断上升。于是,憋在心里的疙瘩一下子解开了。原来没有偷自行车的案例,并非由于精神文明好,而是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窃者的身价也高了,小偷变成了大偷。中国在穷困时只有小偷,很少有大偷,现在处在发展中,小偷大偷并存,再过些年,也许自行车也不屑一偷了。那就自然的赶上了。
由此悟出一个道理,穷生穷病,富生富病,穷长虱子富长疥"大概就是这个道理。生活好了固然有益于健康,但要从根本上减少疾病,还要不断的调整自身的身心状态,增强功能锻炼,强化防治手段,减少病源。社会现象也是如此,物质文明固然给精神文明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但要不真正下点功夫,是决不会自然好转的,这用不着到去找论据,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就足以证明,现代物质生活不知比二千年前提高了多少倍,但犯罪率下降了多少倍呢?很难找出精确的数据,但决不是反比。
"孩 气"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每到学期初老师排座的时候,我总被排在第一、二排,正在老师的眼皮底下,想淘气都很困难,心里难免羡慕那些稍大些的同学。毕业后当了孩子王,由于个子矮不压众,总是羡慕那些比自己成熟的同事,由于这一点小小的"遗憾"所以,我一直不主张过早的送孩子上学。
时光易逝,岁月如流,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些人都已临近退休的年龄,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这个当年的小兄弟才是真正得老大哥,而当年的老大哥有些已经变成了我的小兄弟,其中则包括我的一位表兄兼同学,上学时他比我高一班,而实际年龄要比我小三岁,据说这是有履历表为证的。为了解释这种印象中的误差,一位老同学说,可能当初你"孩气"重了些,所以我们才把你看成了小兄弟,于是我才恍然大悟。
时代不同了,越活越年轻,这是可以说的通的,令人不解的是有些人在年轻的同时参加工作的年限也在不断前移,如果认真查对,他们参加工作时只有十三、四岁。解放前由于种种原因队伍中出现过一批"红小鬼"这是可以理解的,想不到解放后竟然也招募了一些"红小鬼"这是没有料到的。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大概我的"孩气"又犯了。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杂文
杂文是杂体文章,也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狭义的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杂文是短小的文艺性社会评论。它既是说理的,又具有文学的因素。它短小精悍,以幽默、讽刺的文笔,鞭挞丑恶,针砭时弊,求索真理,剖析人生。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比如鲁迅先生的杂文就如同“匕首”“投枪”直刺一切黑暗的心脏。在和平建设年代,它也能起到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的针砭时弊的喉舌作用。比如《庄周买水》、《剃光头发微》等。
张家口男科医院咋样海南男科医院地址呼和浩特中医牛皮癣医院
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治疗用什么药怎么治疗口腔溃疡
鼻塞鼻痒怎么快速恢复
上一篇:说起来似乎有些让人难以置信体系
上一篇:左乳因癌症被切除体系
- [经典语录]马卡报:对阵曼城早先,本泽马就对勺子点球进行了训练
- [经典语录]王诗龄近照大变样!多才多艺又自信,网友竟然认不出来
- [经典语录]嘉兴一网友求助:现在学区在汇塘高等学校!想置换一套更好的学区给小孩读书!有五个备选学区...应该怎么
- [经典语录]2022绍兴市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重启公告
- [经典语录]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太过善良,多半得不偿失!
- [经典语录]迪拜富豪圈流行的“小点心”,每块标价17万,吃起来是金钱的味道
- [经典语录]大S结婚照曝光!具俊晔一本正经哑肩太僵硬,她笑得欢快却太端着
- [经典语录]“失联”近半年,董卿丈夫有了新消息!明天起正常履职董事长!去年财富超100亿,如今旗下上市公司即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