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小说半只面具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14
摘要:也许每个人都有一只或半只面具,面对现实时我们总有许多选择,每个选择都使我们走上不同的路。 (一)
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对漂亮的女人感觉好奇,这种好奇根本没有来由。有时候我梦到自己变成了女孩子,穿了裙子,周围是羡慕的眼光和悦耳的赞美。虽然在我十二岁的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异性吸引,但那些长得漂亮或者被别人常挂在嘴边的漂亮女人总会引起我的兴趣。我总是有意无意去留意那些漂亮的女人们,有时会猜到她们那种——在我看来游移不定的——眼神是在告诉我,她们知道我在暗地里观察着她们。那时我虽然还小,可在我心里,漂亮的女人很特别,以至于许多人都愿意谈论她们。
我和张老六是小学同学,张老六虽然比我小一岁,可他比我还要成熟,因为村儿里不管哪个没出门的姑娘或者新娶进来的小媳妇,他都知道漂不漂亮。
“杨秀儿怎样?”
“丑八婆一个。”
“村长家小英子呢?”
“别提她。”
“乔柱子媳妇总算漂亮吧?”
“哼,就她呀,最多顶我大嫂一个指头。”
在张老六看来,村儿里不管哪个女人,只要与她大嫂一比较,他就知道算不算漂亮了。要是哪个姑娘长得不漂亮,他会说“将来准嫁不出去”。我们四年二班当时有一半的女同学不幸被他“言中”,因为她们当中有很多人到了十八岁时还没有找到婆家,虽然最终一个也没剩下。
老六的大哥家离我家不远,他大嫂是个漂亮女人,所以我最爱去她家玩。当然我们两个去她家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掏她家的鸡窝。我和老六还有他的小侄子启蒙——他大哥的儿子,一起在院里子疯,那鸡窝就在稻草垛旁边。我们在稻草垛上玩的时候,就顺手摸了一个鸡蛋出来,飞快地跑到街上换来三根冰棍,一人一根。
老六的大嫂在娘家是最小的丫头,家是镇上的。听说当年他大哥经常到镇上办事,在一个存放自行车的地方认识的她,两个人一来二去谈起了恋爱。后来她不顾家人反对,这个在镇上长大的没种过地的姑娘竟然嫁到了我们村儿,这可把村儿里的小青年们羡慕坏了。
她的小名儿叫“仙儿”,慢慢地村儿里的小伙子们都管她叫仙嫂子,女孩子们自然管她叫仙姐姐。她的到来也使村儿里的小伙子们找对象不约而同地有了一个“标准”,若是比不上仙嫂子,就有点不如意了。不过据我的观察,那些所谓的漂亮新媳妇在我们村儿里生活一两年以后,也不再有什么特别。村儿里人眼中的漂亮不过是眼睛大一些,脸蛋圆一些,皮肤白一些而已了。当然了,脾气要好,说话时不说像润了蜜,至少也得柔声细语。仙嫂子很和气,可要是有谁敢跟她耍嘴皮子,她也是会打人的。
(二)
冬天的一个晚上,村西头关老太太家的苞米杆垛着了火,接着苞米楼子,牛棚都跟着着了。那场火很大,火光几乎照亮了整个村子,全村的人都去救火了。男女老少乱作一团奋力扑火的时候,仙嫂子不知怎么弄的,把半边脸烫伤了。听说她当时在苞米楼子旁边,一根倒下来的火柱子正好砸在她的脸上。这是个让人心痛的消息,我想我是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个想到她家里去看看的。
母亲陪仙嫂子从镇上医院回来后,对我们说,“烫的不轻,半张脸都没皮了。”我心里最担心的是她的漂亮还在不在。果然不出所料,那个村儿里最漂亮的女人一下子成了村儿里最难看的女人了。半张脸都烫坏了,几乎毁了容,根本见不得人。原来大人孩子只要见了她,都要抢着与她搭腔勾话,可是自那以后,她就成了人见人躲的“丑八婆”。张老六也不再评论村儿里哪个姑娘媳妇是否漂亮了,似乎从那以后他也很少说话,放学了就躲在家里。
我和老六的关系越来越淡,原来天天滚在一起,自那以后竟连过年的时候也不在一起玩了。村儿里小伙子们找对象也不再以她为标准了。但她仍然是村儿里人的有趣谈资,原来是她的漂亮,现在是她的“丑陋”。我也变得害怕起来,不敢再到她家里玩。
过年的时候,我还是见着她了。不过我没有看到那半张脸烫得到底怎么样,因为当时她那半张脸上戴着个面具,灰白色的,用细棉绳挂在两只耳朵上,像一只戴歪了的半圆形口罩。老六家里人那时已没有了往年的活气,都像是得了病。正月十五那天晚上,本来是全村人一起到大河上放冰灯的日子,可是老六却跟着家里人去了坟场,说是祖上的坟地请风水先生算过,不太好,要改改。
(三)
从那以后,就很少在村儿里见到仙嫂子了,至少我是再没有见到。来年春天种地的时候,她还戴着那只罩住半张脸的面具。但春种过后,她也不再去地里干活,我怀疑她是呆在家里不敢出来。听母亲说,她一个人呆在家里只是哭,掉眼泪,男人不会安慰她,村儿里人只会议论她。她会做许多时新衣服,母亲有时会找些旧衣服去她家里坐坐,让她帮着改改样式。我有时听到母亲和邻居们谈论她时很伤心,但也有人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太漂亮的女人,“就不会有好命”。
读完小学,我就去了外地读中学。老六没有考上,只得在家里种地,似乎一瞬间我们都长大了,也成了陌生人。每次回家,都会偶尔听人说起仙嫂子的事。不是她寻过死,就是她男人跑到外面搞了野女人之类的,是真是假,我也分不清楚。不过那时的我就觉得仙嫂子是个可怜的女人。
听母亲说,仙嫂子还是整天呆在家里,不出门,村儿里很少有人再到她家里去,连老六也不去。我家西院的小军和她家的小儿子启蒙是同斑,小军说张启蒙的学习不如以前好了,考试总是倒数一二名那样,原来还戴着红领巾,后来学习不好,红领巾也给摘掉了。他还说张启蒙一放学就回家,有时候能看到张启蒙去地里打猪食菜。
(四)
我上中学以后,老六的大哥就放弃了种地,搞起了运输,收入多了许多。但他大哥在外搞运输,一年也回不了几次家。家里自然的只剩下他大嫂和小侄子。母子两人的生活没什么问题,有吃有穿的。人们似乎很少再去谈论他大嫂了,不管她当年的美还是如今的丑,人们都刻意不去提。但老六的大哥又成了村儿里人谈论的中心,那时刚刚联产承包到户没多久,他却放弃了种地,做起了买卖,并且挣了大钱。别的不说,他家的三间砖瓦房,就够村儿里人羡慕的了,甚至有人说那里面又养着一个女人。
我放假回家的时候,总见到那三间房子,很大气,红砖红瓦,连高高的院墙也是红砖砌的,上面插着许多碎玻璃。母亲说那三间房子里竟没有一面镜子。每次母亲在我面前提到她,我总要猜想那三间房子里住着的那个半张脸戴着面具的女人的样子。在那些当年还不懂事后来刚刚上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们的世界里,她已经从原来的仙嫂子或者仙姐姐变成了“鬼娘”。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村儿里人开始信佛。每到初一十五,许多人跑去镇上的寺庙里烧香拜佛。严重的时候,到了拜佛那一天,连地里发了水也不去管,只是成群结队的,坐了四轮拖拉机,风尘仆仆地赶到镇上去,在烟雾弥漫中虔诚地跪下,向那些面目狰狞的佛像们磕头。
母亲说,仙嫂子也去,她出门的时候用头巾把脸都捂起来,只露一双眼睛。她每次都要去,买最好的香,每尊佛或者菩萨什么的都要拜过,甚至每只功德箱子里,她都会投进去一两张钱币。
开始的时候她只和我母亲在一起来来去去的,别人也不愿靠近她,但也不会故意远离她,见了面只一声简单的问好或者点下头就是了。渐渐的,她的心好像放得开了,把头上缠了几圈人的头巾摘掉,露出那半张脸和半只面具来。样子让人见了心生怪异与不安,时间久了旁人也觉得自然了。我猜想她对自己这副样子也觉得自然而然了,因为我听说,即使夜里睡觉,她也戴着那半张脸的面具。
也许拜佛让她找到了一种安慰,她除了那只不变的面具之外,人也变得开朗,有说有笑。她男人在外面不回家,能挣钱,她也就有钱,她变着法儿地到镇上买新衣服,梳着各种在别人看来新潮的发式。
(五)
我对心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我母亲的一个叔叔是县精神病院的大夫,我在县城读高中的时候,经常到他家去找一些书看,都是些有关心理学的旧书籍,从书中我知道了许多心理学领域里的名人,比如冯特,巴甫洛夫,弗洛伊德等等。高中毕业后,我顺利考入了省医科大学,并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大学的时候我甚至会用精神分析的方法给自己和身边的人解梦,并且有时也很准。但当时在我心里隐藏着一个很大的愿望,就是能不能用一种办法把仙嫂子的那半只面具摘下来,或者说让她家里的墙上挂上一面镜子,我心里一直很想再见见她原来的美。
我在一次专题讨论课上,把这个故事给我的教授和同学们讲了,我希望通过他们,能找到一个可行的办法,哪怕不能付诸实际,至少在我心里,那半只面具已经摘掉了。教授是个老头,要退休了,文革期间差点丢掉了性命。当全班的同学各自发表了高见之后,教授面带笑容地说,办法总还是有的,但为什么一定要摘下来呢?
那年寒假回家的时候,听母亲说,仙嫂子离了婚,孩子判给了她。十多年来的拜佛上香念经使她终于想开了,她很想把面具摘下来。再说人也老了,再有两三年,儿子启蒙也要娶媳妇成家了。她不想再戴它了,可是自己却不敢摘。捱到最后,还是跑到镇上,又仔细地拜了一次菩萨,想当着菩萨的面儿把它摘下来,却发现怎么也摘不下来。到了医院去看,大夫说,已经长在肉上了。我听到母亲这样说,心上像被别人捅了一刀。
我回校以后又将此事讲给教授听,老先生慢慢地抽了几口烟,若有所思地反问我说,你认为摘掉好呢,还是不摘的好呢,我不知该如何回答
共 56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小说以半只面具为题,讲了老六的漂亮嫂子。她是村里公认的美人,小伙子们娶媳妇儿都以她为标准。后来在一次村里的火灾中烫伤了半个脸,成了出名的丑人,她就给半张脸戴上了面具。随之,她的命运也改变了,人整天藏在家里不敢出门,村里人也不敢看他,老公也嫌她丑而有了外遇。最后,她把心寄托在佛上,于是想摘掉面具,可是那半只面具却与肉长在了一起。读完之后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仅要问,女人的美丑与命运联在一起吗?要不为什么会有“自古红颜多薄命”之说呢?文章用对比的方式写了主人公从美变丑,几经坎坷的命运,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深思。欣赏! 感谢赐稿 推荐品读 【:冰凌】
1楼文友: 11:11: 6 这篇小说以半只面具为题,讲了老六的漂亮嫂子的坎坷命运。读完之后让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不仅要问,女人的美丑与命运联在一起吗?要不为什么会有 自古红颜多薄命 之说呢?文章用对比的方式写了主人公从美变丑,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深思。欣赏!
回复1楼文友: 11: 9: 1 非常感谢冰凌老师的辛苦编审和鼓励。
2楼文友: 19:06:15 这篇小说写的真不错,有内涵,有品味,能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这样的文章,梧桐欣赏并推荐,江山也欢迎!
回复2楼文友: 19:28:40 得到老百肯定和鼓励,非常高兴。继续努力。
楼文友: 22:27:4 这该是新作了吧?你不断有作品出来,真行。又是一篇 味道小说 ,文笔流畅,读起来很轻松,读完不由地会回味,思考 不错。
回复 楼文友: 22:07:4 谢谢沉鱼鼓励,共同学习。努力。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效果如何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怎么样
生物谷灯盏花素片的功效
新生儿黄疸应该吃什么药好什么药能清肠通便
骨关节炎应怎样锻炼
上一篇:龙战诗歌枯泪离歌外一首
上一篇:江南心从家出发散文
- [经典语录]马卡报:对阵曼城早先,本泽马就对勺子点球进行了训练
- [经典语录]王诗龄近照大变样!多才多艺又自信,网友竟然认不出来
- [经典语录]嘉兴一网友求助:现在学区在汇塘高等学校!想置换一套更好的学区给小孩读书!有五个备选学区...应该怎么
- [经典语录]2022绍兴市公务员考试笔试时间重启公告
- [经典语录]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太过善良,多半得不偿失!
- [经典语录]迪拜富豪圈流行的“小点心”,每块标价17万,吃起来是金钱的味道
- [经典语录]大S结婚照曝光!具俊晔一本正经哑肩太僵硬,她笑得欢快却太端着
- [经典语录]“失联”近半年,董卿丈夫有了新消息!明天起正常履职董事长!去年财富超100亿,如今旗下上市公司即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