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信仰而活的革命者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1-26
最近一连看了电影《辛亥革命》和三十六集影视剧《彭德怀元帅》,把人的情绪也带回到了上世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那个年代是人类社会大规模从愚昧和启蒙进入到变革与文明激烈动荡的年代,而那个年代留给后人深刻印记的就是战争与解放。
无论是发生在欧洲土地上的两次世界大战,还是发生在中国土地上的国内内战和对日本法西斯的抗战,我们从历史留下的轨迹和一代革命者拼死奋斗的史料里,可以强烈感受到上个世纪人们精神生活中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讲究信仰,追求信仰,为信仰活着,为信仰而斗争,为信仰甚而付出宝贵的性命。
《辛亥革命》上映于2011年,故事主要讲述1911年发生在中国湖北武昌起义推翻满清政府前后的一场革命运动,因为事件当年俗称辛亥年,故称之为辛亥革命。
而领导这场革命运动的是同盟会的首领孙中山先生和具体实施革命行动的领导人黄兴先生。为此,孙中山先生成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系为中国现代革命之父。
影片里有两段故事情节让我看了心绪激荡:一是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林觉民写的《与妻书》;一是辛亥革命起义之后,孙中山在广州大元帅府所作的即席演讲。
林觉民的《与妻书》全文一千二百四十余字,文言文。开篇起意,称呼读起来,就觉俩人的感情非同一般,相思情意,情意绵绵,随后道出了林觉民生离死别的情感,述说情怀。通篇文字轻吟解说,念故忆旧,叮嘱寄托。行文中弥散出一股哀婉凄美的气息,语意中却也表达出了一种去意已决的坚定意念。
敢为天下视为己任者,面对死亡则视死如归。
林觉民这种坚毅的人生信念,让我想起有一年全国高考,以林觉民的《与妻书》为范文写一篇千字的读后感。一位武汉考生写出来的读后感让许多人读后一鸣惊人。
这位考生将他步入广州瞻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碑读文伊始,其中提到林觉民的《与妻书》。借题发挥,抒发胸臆,思绪纵横,上下五千年。挥笔一转,目睹改革之风气,社会之景象,人文之概况,学业之展望,未来之梦想,统统囊括于他驾驭轻熟的文言文当中。
这样的考生我想,他是有信仰的,也是有文采的,还有壮丽的人生志向,被录用于名校是毫无疑问的。然,数年过去了,这位考生现在何处?他还有当年激扬文字中述说的那种气势与志向吗?还有他文字中表述的那种信仰和人生情怀吗?
如果还原于上个世纪的成长环境,我敢说:凭这名考生的文采和气质,一定会成为历史闻人;而生活在当下,在铜臭味与追逐金钱与财富的环境下,这位考生将会抉择自己怎样的人生呢?他的人生路途将会是怎样的呢?我不敢妄说,但我心里一直是有他的。
《彭德怀元帅》我持续看了几个晚上和白天。可以说剧情越到后面越感人,越扣人心弦,几乎每一集都有让我落泪的镜头和语言。
首先是扮演彭德怀的演员董勇让我感受到这部影视剧的成功和震撼。董勇的外形接近原型,其演绎气质神似,其原型人物身上所具备的英雄气概与严于律己的品行,被董勇的表现艺术拿捏得非常到位,炉火纯青。董勇的那对眼神,那种挥手的铿锵气势,那斩钉截铁的话语,如果换做另外一个人来饰演的话,我估计会打折扣。所以好剧本还要有恰如其分的演员来饰演,才能将剧情和人物演绎的登峰造极,这是一切影视剧成就的基本要素。
《彭德怀元帅》这部长篇影视剧浓缩了彭德怀革命的大半生,展示了他战场上勇敢果决的威武一面,也表现了他感情中同样是快人快语的特征一面。全剧没有拖泥带水的描述,也没有赘述的语言,却也穿插了几出身边人物的生活与感情细节,衬托出了戎马岁月中的彭德怀,其身上有一种近代革命史上没有几个人可以媲美的英雄历史人物形象。
我早年阅读过《彭德怀传》,因为书是早年出版的,所以很多史实遮遮掩掩,感觉人物过于高大上了,也脱离了实际人物的全部真实,所以印象肤浅,认知也虚。但是随着历史封尘史料的解密,可阅读的内容越多,我对彭德怀的认知也随之越加丰富,认知全面,直至通过这部影视剧直观了解彭德怀的个性与气质,更加深了我对这位中国革命历史人物的赞扬和敬佩。
毛泽东早年称赞彭德怀的诗句,是毛泽东慧眼识人的真实功夫,但也着实贯穿了彭德怀的一生写照。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这样一位横刀立马的形象,有类似《三国演义》里的猛张飞。可是此张飞非彼张飞。彼张飞大多时鲁莽,没有长远的人生规划和目标,一生仅围绕刘备一个人转。而此张飞——彭德怀,则把一生奉献给了中国共产党和解放天下劳苦大众为己任的人民军队。彭德怀不仅作战英勇,且有智谋,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一人长期担负指挥大兵团的作战重任,其作用远远胜过彼张飞的人文内涵与能力。
这种人格差异,是人的信念追求差异化造成的。信念也是信仰的一种。有和无,高和低,俗和雅,执着和动摇,垂直和偏摆,都会对人的生活品质与行为规范有着长期和重大的影响作用,从而决定其人生的历史定位和发展水准。
说到彭德怀,大多数人一定会为他在庐山会议之后遭受的冤屈感到惋惜,也一定为他在文革中遭受的肉体迫害和精神打击而痛心。可是,如果纵观彭德怀一生的性格和待人处事的效果分析来看,彭德怀遭受到这样的结果一定与他的性格有关,而性格恰好铸造了彭德怀的人生悲剧。
有一件事至今仍让后人有议。说是彭德怀在文革被批斗过程中,被一名高级将领当众打了一个耳光,而打彭德怀耳光的这个将领是因为在国防部1957年的“反教条主义”运动中被撤职、降职,所以十余年一直对彭德怀耿耿于心。
且不说这个将领的做法是小人心理还是一时的泄愤行为,但是在整人运动中遭受冤屈的这位将领,却因为彭德怀的粗暴和简单的工作方式,许多和他一样在同一个时代为共和国立下战功卓著的高级将领们,也同样遭受到了不公正的处理,蒙受冤屈,以及累及了他们的家属。所以这位将领当众扇耳光羞辱彭德怀,徇私报复的做法也在人性的情理之中。
伤害一个人,也被他人所伤害,这是那个年代的一个特征(这样的特征或许还在继续)。因为革命,而生长环境和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所以铸成的人性也非常复杂,报复手段也常常不可思议。
与历史上的司马迁为了秉持历史事实,不愿顺从汉武帝的意志书写李陵史记而遭受宫刑一样,彭德怀也因他秉持耿直而对大跃进出现的错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便遭受政治上的打击,毁其一生。历史惊人的相似,又差异化的不似。所以看完《彭德怀元帅》这部革命历史人物大片,我心里一方面被故事情节 而激荡,另一方面也感慨万分于之一……
共 25 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篇观后感写的很详细,作者用细腻的文笔将每一部电影的内涵以及人物诠释的非常清晰。无数革命先驱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革命的胜利。历史见证了他们心中的信仰,他们心中的梦想,他们遭受的种种磨难。历史通过荧屏展示在观众面前,作者通过书写让读者看到了两部优秀的电影。值得一读的佳作,欣赏!【:阳媚】
1楼文友: 19:55:01 欣赏友友精彩文笔,期待你更多佳作落后散文栏目!
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
灯盏花一共有几个品种
灯盏花产业发展市场包含哪些企业
维生素D3滴剂的作用生物谷灯盏花药业生产技术
小儿便秘吃什么调理方法
上一篇:贾平凹脚踩坚实的大地
上一篇:王蒙抗战民族的觉醒与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