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与国民党的资格考维权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10-24
民进党与国民党的资格考
最近在台湾正是数十万莘莘学子参加升学考试的热季。然而在政界,各自在朝野六年多的民进党、国民斗容量1.7立方米。第二代装载机:1978年党,也正在“发动罢免”与“保卫政权”间正式交锋攻防。
若将台湾政治场域比喻作一个民主政治运作的实验室,两党在其中“苦修”数年后,终于面临了晦涩艰难的资格考试。在二者择一之中,及格者将由台湾人民颁赠2008冠冕,失败者则需埋首学习民主政治这堂大课。
国民党原在考前就如同先取得试题的考生般,在大部分参数设定与环境变因有利于己的情势下,它的抉择无非是究竟要走体制外,抑或是体制内的方式来对抗执政党。但或许是第一次掌握到民意热烈相挺的大好时机,国民党层峰一时竟见猎心喜,方寸顿失。
回顾最初马英九坚持从体制内出发,定调以司法侦办的理性法律路线出发进行反制;但遗憾的是,该路线后因深蓝牵制,竟使马英九心猿意马,态度倏然转向罢免、倒阁的政治路线。行动前后缺乏一致性,其结果不但让民众从理智上对蓝军行动的预期导向悲观,从情感上亦未被其“倒扁救台”的诉求所感动。事到如今,蓝营的倒扁大戏已像是一出拖棚的歹戏,明知难有圆满结局,却还须硬着头皮脸面续唱下去。
至于另一选项,也就是采取体制外的抗争手段,利用大规模的民众动员直接向执政当局施压,迫使执政者直接面对民意浪潮的挑战而抉择去留。
泛蓝“在野”竟未下扎草根
教人不解的是泛蓝政党这些年虽身居“在野”,却并未学习到群众运动的技巧;回顾每次的集会,除了“大腕”演说时身旁“跟班”做作附和的老场景外,缺乏缜密组织的结果,使泛蓝的街头运动总呈现出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的困境,最后徒落个浪费社会资源的指控而已。
此外,据笔者研究,过去民进党“在野”时之所以能在国民党建构的“恩庇-侍从关系”里突围,把支持力量下扎草根,即是透过与市民社会组织的策略联盟,共组夥伴关系,进而在彼此发起社运时不愁没有动员能量的凝聚。可惜的是,在民进党政府逐渐悖离社会改革理想的当儿,国民党却没能藉机振奋精神撼动甚至解构这样的夥伴关系。
反观另一应试者民进党,自2000年起手持治国权柄迄今,原本拥有为尔后政府树立典范,唤回正义的绝佳机会(姑不论在台湾内部存有仁智之见的两岸、外交议题),但同样令人失望的是,其不但巨细靡遗地介入金控体系的运作,并因之恐涉及违法之余,又进一步掌握司法系统,将其揽入麾下,以为罪行掩盖开脱,于是终令该党先前大声疾呼的金融和法治改革成为侈言。
若言及眼下几位接班“天王”,从各个因嗜权自保而出面“勤王”的行止,据以推断他们心中还存有多少原应以民意为归趋的民主信仰,答案当不言可喻。
回顾新自由主义先锋约翰米勒,在其思想中特别强调,评判一个政府的良窳,在于其能否增进人民的品德与智慧;若以此为判准,则国、民两党失能与失德的表现,将绝难达致此目标。
在可预见的未来,相信国民党还是国民党,民进党还是民进党,双方在这次的资格考成绩并不及格。那么,台湾人民在未来该如何选择呢?或许这就是台湾人民的郁闷与无奈吧!
作者冯瑞杰 台湾屏东商业技术学院讲师
免疫力低下
黑龙江妇产科
一岁宝宝不消化怎么办
上一篇:三个支点撑起西部最大菜篮子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