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结构与雕花艺术一起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8-04

榫卯结构与雕花艺术一起,是传统红木家具的工艺瑰宝。在生产工具如此先进的现在,核心构件仍然无法被机器完全取代。

掺假更隐蔽

红木家具对产品的品质要求极为苛刻,这就决定了诚信对商家经营、发展至为关键。有些商家会拿便宜的材料冒充代替,一般的消费者认不出来。现在市场上公然造假、贩假的情况已很少出现,但是不排除一些不良商家,在家具不起眼的地方,掺入少量的廉价材料。一些外观非常接近的木材,价格能差出10倍。

近几年掺假、造假的事情已经很少了,但红木家具是非标准化产品,很难做到统一。红木家具市场之所以给消费者以“黑幕重重”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红木作为流传千年的古典文化,本身蕴含很深的学问,普通人完全掌握这些知识很难。与此同时,红木材料种类繁多,实现监管的透明、统一,在技术层面也难以企及。

“国标”的困惑

2011年,强制性国家标准《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即“新国标”)正式实施,红木家具产品必须具备“一书一卡一证”才可上市销售。

红木材料门类繁多,凭经验辨别很难。详细的国家标准,就显现出规范市场的作用。品牌、工艺、款式不同,同类材质的家具价格可以差别会很大,但材料一定要按照规定,明确无误的标注清楚,让消费者自行选择。

尽管“新国标”分门别类对红木种类作了规定,但还是过于粗糙。红木中的红酸枝为豆科檀属木材,但本类树种下边,又细分为巴里黄檀、交趾黄檀、奥氏黄檀、微凹黄檀等近10种木材,最好的与最差的品种之间价钱相差10倍。

原材料之殇

即便如此,红木家具从业者大部分还是希望国家标准能进一步扩张,以便将更多的树种归为红木家族。因为红木原材料越来越稀缺。这项规定给原本就缺乏木材原料来源的红木家具产业,带来了更多限制。

红木里最名贵的海南黄花梨,几乎已经绝种了,小件的工艺品还有,大件的家具很难找到。制约红木家具发展的桎梏,并非被行业“唾弃”的掺假、造假,而是原材料的稀缺。

原材料的稀缺,产品的工艺特性,决定了红木家具的非标准化生产模式。受国际贸易形势影响,红木原材料价格近两年出现了起伏,但长远看,名贵红木家具的升值空间依然看好。而随着红木资源的进一步减少,在将来,红木家具市场很有可能从大众市场退出,进入到拍卖市场进行交易。

创新的桎梏

70后、80后,甚至是90后顾客越来越多。受经济大环境影响,2015年的销售业绩并不理想,那些销量不错的家具,都是在款式、做工上动了心思,有所创新的产品。

在传统款式的基础上,家具企业进行了外形上的改造,以适应现代居家生活的需求,被称之为“新古典”,很受年轻消费者的欢迎。但红木家具传统款式,受明代、清代影响深远,是市面上的主流风格,这造成了外形上的千篇一律。掉入创新的桎梏。

1.凡是本原创的报道,均会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欢迎各媒体站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木业信息。

2.凡是我方站转载的,均会注明来源,旨在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发邮件到woodinfo@,我方1个工作日会做删除处理。

脚趾灰指甲的危害
吕梁治疗白癜风医院
自贡男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