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独家策划的春天的交响文艺湘军创新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15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5月5日至22日,湖南日报独家策划的 春天的交响 文艺湘军创新录 系列报道,连续发表18期,已告一段落。

 4月底,文化部在长沙召开全国艺术创作工作会议。湖南日报适时推出这一系列报道,分门别类、系统梳理近年来湖南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演艺、动漫、创意设计、民间文艺等艺术门类的新收获,展示湖南文艺创作繁荣的新成果,讲述湖南作家和作品的新故事。

  文艺湘军 形成创新态势

 关于湖南文化整体态势,出现过各种称谓。上世纪80年代, 文学湘军 称雄一时。其后,又出现了 广电湘军 、 出版湘军 等等,统称 文化湘军 。无论是 文化湘军 ,还是 文艺湘军 ,其鲜明的特点就是创新。创新是湖南文化大军不断攀登新高峰、获得新业绩的法宝。

 近几年, 文艺湘军 的整体创作状况如何呢? 春天的交响 文艺湘军创新录 勾勒出了较明晰的走向与轮廓。

 从《爸爸去哪儿》到《我是歌手》,再到如今热播的《真正男子汉》,湖南卫视的节目推一档就火一档。原因何在?湖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总编辑张华立的回答是:创新。 不创新毋宁死。 创新已成为湖南广电的遗传密码,进入到血液。每个人、每支团队都在思考怎么样去创造与众不同的产品。

 今年,湖南省湘剧院新推出的《月亮粑粑》,是为数不多的湘剧现代戏。编剧在创作时,削弱戏剧冲突成分,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剧中创造性融入民间音乐和现代舞蹈,并首次在湘剧中采用交响乐与民乐相配合。通过增添时代元素,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湖南的民乐一直在探索,在创新。去年以来,湖南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青年二胡演奏家张音悦举办了 场二胡演奏会,给民乐加入了很多现代、时尚的元素,二胡和吉他、大提琴甚至街舞等实现了完美融合。张音悦把这种创新的民乐称作 新民乐 。她说: 创新给民乐插上高飞的翅膀。多样化的民乐,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参与和关注,让民乐更好地传承下去。

 同样是曲艺,长沙弹词衰落了,祁东渔鼓却生生不息。正如湖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大兵所说: 任何一个曲艺、曲种,只有源源不断地创作和创新,才是其发展的根本。

 文艺创作创新仍存不足

 文艺的魅力,在于创新;文艺的繁荣,也在于创新。

 近年来,湖南推出了小说《漫水》、《活着之上》,电影《毛泽东与齐白石》、《湘江北去》,电视剧《毛泽东》、《长沙保卫战》,戏剧《李贞回乡》、《谭嗣同》,广播剧《扁担上的影院》、《油菜花开》,歌曲《今夜想起你》、《湘江飞出一首歌》等大批优秀作品,获得 五个一工程 奖、鲁迅文学奖、飞天奖、文华奖等重要奖项。

 不过,湖南文艺创作领域仍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一些作品的短板明显。近 年来,湖南作家出版长篇小说248部,获得国家级奖项的仅 部。创排舞台剧近100台,能够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却微乎其微。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意识、精品意识,创作观念陈旧,学习借鉴不够。

 同时,一些优秀文艺作品面临传播不开的困难。潇湘电影集团公司近 年拍摄影片24部,进入院线的只有1 部。花鼓戏《老表轶事》、湘剧《李贞回乡》等获得国家级大奖的精品戏剧,闯市场更是难上加难。

 对于 文艺湘军 来说,不仅要创新内容,还要创新传播方式。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微影等新媒体和新传播方式,让优秀作品产生更好的效益。

 给创新政策保障和人才支撑

 文艺创作和创新,需要良好的环境,需要政策保障,也离不开人才支撑。湖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王阳娟、湖南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刘军科等表达了对人才不足的担忧。刘军科说,杂技是一门高风险艺术,杂技演员需从小培养,培养周期长,艺术生命不长,人才招不到、留不住的问题突出。

 人才缺乏是制约创作和创新的一大瓶颈。调查显示,湖南编剧、导演、表演、音乐、舞美等人才短缺,尤其是优秀剧作家奇缺,剧团往往 一本难求 。

 创造良好环境,加大政策保障,政府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文艺界人士建议,建立健全文艺资金投入、推介传播、表彰奖励等政策保障体系;增加创作经费投入,鼓励创新和创作精品;在高端文艺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建设良好的文艺评论生态,磨砺文艺批评锋芒。

|广西治疗男科方法
首荟胶囊吃多久见效
头晕眼花的日常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