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嘴子现在是名人了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2-10

摘要:孟嘴子现在是名人了!他每次去演讲的收费都很高,所以他认为自己的话含金量很高,一般人是邀请不到他去说话的 在齐鲁医院和妻子陪伴病中的丈母娘,晚上没事,去泉城广场溜达。看到一帮学生有说有笑的走过,其中有一个脑袋很大的学生特能白话,让我顿时想起了我的高中的一个同学“孟嘴子”
“孟嘴子”显然是他的外号,但他的嘴确实与众不同,特能说,就像机关枪,嘚嘚嘚嘚,没有人是他的对手。高中时我们是同桌,是我那时最铁的哥们,他是班里的出名辩手,能言巧辩,对答如流,举一反三。他只要开了头别人就无法插嘴,他能讲几个小时不赖喝口水的。“孟嘴子”从那时开始出名。
后来他考上了山东轻工业学院,毕业后进了报社当了一名编辑。据说成绩优秀,很快出了名,到处去开座谈会。他升的也很快,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编辑,到主编,顺而至报社副社长。每次同学聚会时,都会有人提起他,都说“孟嘴子”生来就是做记者,做编辑的人才!
我现在没有事,妻子一个人在病房照顾岳母足矣,何不去看望一下老同学,顺便请他帮我看看我最近写的不像小说的小说!说去就去,历来痛快的我立马招手,“的士!”
二十多年没有见面了,我非常怀念他那时的天南海北的云山雾罩的胡拉六侃。我非常愿意听他说话,他说出来的话都很幽默。他夫人也是我们高中时的同学。和“孟嘴子”侃侃而谈的机关枪似的大蛤蟆嘴相比,她的嘴很小,也很稳重,少言寡语的,不知怎么就喜欢上了“孟嘴子”。我有时想也许真的有月老,给每个人都调对好了的!
来到报社经过打听,很快找到了他的家。敲开门,“孟嘴子”迎了出来。“请”,他让我进了门。我还像以前一样随便,一屁股坐到他家的沙发上。
我看见他比以前胖了一圈,脑袋更大了,稀疏的头发被梳理的铮亮。戴的金丝眼镜映着水银灯的光亮,刺了一下我的眼。“嫂子呢?”我问。
“出去了。”他答。
“行啊你!听说你出了名了!”我说。
“一般吧。”他平淡的说。
“听说你成了社长了,你的写作水平现在更厉害了吧?”我恭维道。
“一般一般。”他谦虚道。这在高中时是很少见的。
“有很多作家的文章都是你给编辑的吧?”我想引起他的兴趣,好提我的那篇。
“那里那里。”他依然谦虚。
“听说你现在是全国作协委员,到处去演讲,还去过美国!”我继续。
“虚名而已。”他不为所动。
“最近我们高中的同学联系你了吗?”我旁敲侧击。
“没有。”他很冷淡。
他就坐着不说话,我觉得非常尴尬,就转移话题,评价着他客厅里的装饰。
他还是冷淡的答应着,嘴里“嗯,啊,嗯”
的敷衍了事。
“你最近干嘛了?”我评论完了他所有的摆设后,沉默了很久,他终于发话了!
于是我就把自己的从高中和他分别后的所有履历向他做了汇报。并把我来的目的让他帮我看看我的稿子的事说了出来。他懒散的躺在沙发上,听着,有时点点头,有时笑笑。最后听到我的要求时,他说:“最近没有空!”
我心想人家是大社长,也许真的没有空,我这不入流的不像小说的小说,怎么好意思拿出来。还是算了,不提了。我说起了天文地理,房地产与社会经济,钓鱼岛与石油天然气的关系,奥巴马与萨达姆是亲戚等等无聊的话题。想以这话题试图引起他的兴趣。这要是在以前,“孟嘴子”先生准会如黄河之水滔滔不绝发表他的论点了,他只要说话,我们根本没有插嘴的机会。可是现在,他只是认真听着,还是“嗯,嗯,啊。”一点没有和我探讨的意思。
我失望极了,很后悔来看他。
“你怎么不说了?以前你不是最能说的吗?”我非常生气的问。
“嗓子疼!”他说。
“没有去打针?”我关心的说。
“怕疼”他微笑着说。
“那吃药啊!”我揶揄地说。
“怕苦。”他还是微笑。
“还是去医院吧!可别耽误了!”我很焦急。
“去过,没事!”他说。
于是我觉得自己再也没有待下去的理由了,向他告别。出门后他在我身后说:“再见!”
我回来的路上心里老不是滋味,曾经那么爱说的“孟嘴子”成了封嘴子。是不是瞧不起我?或者有什么难言之隐?我百思不得其解。心情抑郁的回到医院,看看病房没事,就在医院前面的广场上吸烟,心里老是担心他有了什么不治之症。
早几天,在济南的另一个同学约我去吃饭。在饭局上我见到了很多在济南工作的老乡。期间我们谈起了“孟嘴子”。
我说:“孟嘴子有病了吧?这样能说的人,竟然得了不能说话的病,真是可惜啊!”
其中有个在新闻界的朋友说:“他那里是有病啊!他就是当官当的,每次让他去演讲,都会有很多演讲费,后来名气越来越大,那演讲费也越来越高。我们老乡聚会他也是惜字如金了!”
“听说他老婆都要和他闹离婚了,因为在家里他也惜字如金,很少说话!”另一个人说。
“孟嘴子现在是名人了!他每次去演讲的收费都很高,所以他认为自己的话含金量很高,一般人是邀请不到他去说话的!”我这同学说。
我想咱老万既没有本事又没有钱,人家现在是按说话多少收费的,连他的媳妇都不愿多说,“孟嘴子”能听我白话那么大半天的还“嗯嗯啊啊”的,和我说了那么多字,真的赚了!不觉心里释然了………

共 191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岳母住院作为女婿和妻子去医院护理,这是人之常情的事,人人都有双层父母。这是两个人成立婚姻家庭的责任,在护理之余有闲暇的时间,出去活动活动走到广场看到一帮学生就想起了自己的同学。“孟嘴子”人都说没有外号不发家,这个外号好,能言巧辩,对答如流,举一反三。这样的同学一定是博览群书广学多闻。成功是必然的,同学在一起的时候已经成为了谈资,功成名就位置升迁。几十年的同学感情依然在学生时代的记忆里,婚姻家庭是说不清楚的缘分。无邀请而登门都是老同学吗,问候家庭事业同学间的沟通情况。社会地位不同语言自然就达不到共鸣,一切的人生轨迹都改变了,以前口若悬河的孟嘴子就只有“嗯,嗯,啊。”在自己心里有着深刻印象的同学,竟让自己失望一切都是误会,因为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哈哈哈,人生的价值就是名利吗,惜字如金这样的生活不悲哀吗。中国人的传统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就是一篇官场变色龙的故事很精彩,读来让人有一种世态炎凉的感觉!欢迎赐稿文字友情:倾情推荐阅读:【编辑:红尘乞儿】
1 楼 文友: 2015-07-20 2 :0 :15 好一篇世态炎凉的作品,欣赏之余心有不甘,感谢作者赐稿文字,祝作者在创辉煌。遥祝夏安! 岸上碧绿水流缓,人喜下水未脱衫,青衣白臂恋此景,谁没轻狂论少年。
2 楼 文友: 2015-07-20 2 :08:47 作者在护理岳母的闲暇时间里,去探访一位自己学生时代就很欣赏的同学,可是事与愿违读来有无尽的联想。 岸上碧绿水流缓,人喜下水未脱衫,青衣白臂恋此景,谁没轻狂论少年。
 楼 文友: 2015-07-21 05:44: 9 谢谢老师的精心编按和点评,辛苦了!敬茶
4 楼 文友: 2015-07-21 07:42:51 欣赏,从小说的技巧来说,情节起伏跌峦,一个精彩纷呈,读起来会引着读者看下去,值得推荐 寒光明媚:网络作家现在是邯郸作家协会会员,长期活跃在,铁血网,天涯论坛,腾讯网等大型网站,发布爱国言论和美文诗词,还和铁血网签约在铁血长期写作网络小说{英雄斗鬼记}和多篇小说
回复4 楼 文友: 2015-07-21 08:24:44 谢谢社长的精彩点评,我会继续努力的
5 楼 文友: 2015-07-21 09:04:07 好一篇带着有点讽刺性的题材小说,如果一个人真的到了那个地步也是很可悲的吧!功成名就后还剩下什么呢?值得人们反思。
但是我个人从故事的另一个层面又有着另一翻见解。就如同现在的都市生活一样,每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杂陈,有时不免真的感到有些力不从心,面对工作上我们没有办法,时刻都要以最佳状态出发和待命。想想自己的职业,难道回了家到了朋友圈还要以职业状态来面对?有时真的不想吧,人被逼到一定程度,很多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和应该干什么,亦或要怎样来面对。还有就是一个人功成名就后,还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是真正属于自己和家人的个人空间呢?最值得关心是有一种解释 职业病 。
所以我记得有一次,你问我读懂了这篇文章没有,我很爽快的说,读懂了。也许是每个理解的角度不同吧!
回复5 楼 文友: 2015-07-21 17:22:4 谢谢利英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是啊我们的生活真的很无奈
6 楼 文友: 2015-07-21 09:42:40 每一个人的改变都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多年不见的同学朋友再见时总有诸多不自在。只是,究竟什么改变了我们呢,值得思考。
回复6 楼 文友: 2015-07-21 17:24:59 谢谢沉鱼的点评,人所在的环境不同,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作风
7 楼 文友: 2015-07-21 20: 4:18 从铁嘴到封嘴,反应心态变化,讽刺小说哈。问好成敏! 这个世界纵然一地鸡毛,也要做美丽的织女,用文字编制心灵的羽衣。
回复7 楼 文友: 2015-07-21 21:52:22 谢谢,我还在学习阶段,努力
8 楼 文友: 2015-07-22 22:50:24 此一时彼一时,道不同不相为谋。 和谁我都不争,谁和我争都不屑。汉森四磨汤治便秘什么时候吃
南通白癜风医院地址
汉森四磨汤调理肠胃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