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火石头随笔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11
前几天在本地的一个论坛上看到一篇文章,其中提到“火石头”,这个概念对我来说真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是我“奶奶”用来指代冰糖的。我和那篇文章作者有过一些相似的经历,实际上,我觉得我与这个概念的联系至今未断。
那时候我的“奶奶”还在。奶奶之所以加了引号,是因为她并不是我父亲的亲娘。我父亲当年负气不在自己家呆,而他的爷爷早先也曾给他算过命,知道他今后是必然要过继方能成房立业的,所以鉴于时势,就任凭父亲自己作了主,净身出户了。当时,我的大姑姑的婆家有个姑娘命运很悲惨,她嫁到与娘家仅隔两道低矮山岗的七秀塆,但婚后没几年丈夫就死了,好不容易把儿子拉扯到二十多岁,儿子却在打柴的时候从悬崖上跌落丧了命,所以她多年来一直孤苦伶仃,需要有人来承继香火,父亲就以儿子的名义来伺奉她。但实际上我的这位“奶奶”的丈夫虽与我们不同宗却同姓,论辈份与我父亲同辈,也就是说,论理我才是她在家谱上的继子,然而,父亲仍旧按年龄的差距称她为“大爷”,我也据此喊她作“奶奶”。我的这位“奶奶”年老体弱,不能从事任何生产劳动,而人又比较糊涂,脾气也很不好。我们的村子不大,人心却相当复杂,与我奶奶年纪相仿的好几位塆下婶娘喜欢撺掇她制造家庭不和,她们好在旁边看笑话。出于旧的“孝道”观念,鉴于寄人篱下的身份,父亲也常常无法与她分辨是非曲直,他把怒气和郁闷主要倾泻在母亲身上。为此,在我幼年的时候,家宅不宁是常有的事,不仅母亲要遭到斥责与打骂,我也常常无端受到波及。虽然还不怎么懂事,我却已经能看出奶奶的乖戾、自私和愚蠢了,所以对于这位“奶奶”,我在心底里也是暗怀憎恶的。然而,尽管嘴里“小杂种”什么的不离口,但在平静的时候,她也把我叫做“儿种”,对我还是爱护有加的,她领我四处玩耍,也偶尔与我分享她秘藏的零食,这其中就有所谓“火石头”。
那时整个社会物质匮乏,而对于我家的状况来说,冰糖更是难得的奢侈品。我的“奶奶”亲戚比较多,所以来看望她的客人也多,这些客人常常或多或少给她带一点稀罕的零食,但通常,奶奶是不会让我们看见这些东西的,她把它们锁在她自己那个漆黑的房间里的某个柜子中。然而,生吃的东西,比如说梨、苹果、橘子等水果并不耐贮存,银耳、木耳、莲子等物又需要炖煮,所以我们时不时也可以看到她吃东西的形迹,而我作为幼儿和家族将来的继承者,也偶尔可以得到一些特别的优待,比如几瓣水果,一茶盅糖水等,我那时真地以为这些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味了。冰糖比较好存贮,是奶奶可以随身带的重要零食,她常常在身边没外人的时候拿出来,用指头蘸上芝麻大的几粒,放在她干瘪、皱缩、几乎没有牙齿的嘴巴里慢慢咂吮。起初我只看到奶奶在自己身上摸索和咂嘴巴,并不知道她这是在干什么。后来有一次,我终于亲眼看到奶奶从她的房间里拿出了成人拳头那么大的一团、用牛皮纸包着的东西,放在砧板上摊开,那东西看起来真像冰,晶莹剔透。我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她回答说是“火石头”,然而,我早先知道的火石头根本没有这么通透。她用菜刀背在“火石头”上轻轻一敲,那东西立刻分散成好几块。她用指头点了一些粉末,示意我张开嘴巴,伸出舌头,然后把指尖往我的舌面上一划,我的舌面上就立刻掠过一抹粗糙、麻痒的感觉,接着也产生了一种的奇异淡甜;她又拈了两块小的放进火塘边上炖着银耳的小土罐里,再把大块的“火石头”捡到一边,从身上摸出一个小玻璃药瓶,把剩下的粉末些粉末和小块小心翼翼地倒进小瓶,旋紧塑料盖,装进旧式对襟褂的侧袋里;之后,她继续用牛皮纸把那几个大块包扎起来,依然送进漆黑的房中。多年之后,我才知道,那其实不是“火石头”,而是冰糖,这一次的经历也就是我对冰糖最初的记忆了。
其实本地所谓的“火石头”,是一种比较纯净、洁白的石英石,稍薄的,可以感觉到有微弱的光线透过,稍厚的则略带乌青。这种石头在我们村前的河里、屋后的山上都很常见,它们还在地下的时候则常常形成有规律的矿脉,我自小就听父母叫它“火石头”,却从没听说过它是甜的、可以吃。亲自尝试过奶奶的火石头后,我就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奶奶那火石头是甜的、放进水里还会化掉?因为父母很严厉,禁止我找奶奶讨东西吃,所以这个问题就一直在我心里憋着,我也没敢问父母。但后来每次见到“火石头”,我都忍不住要偷偷捡起来用舌头舔一遍,当然,每次都是失望。我也暗中问过奶奶,但她的回答是,她的火石头是通过工厂加工的,是需要用钱买的,所以我好希望我也能有钱。然而那时候,连我的父母都不可能有机会挣钱,他们一年到头没日没夜的劳作,也只得到若干“工分”,并最终都被换算为有限的、无论如何也不够一家人吃的各种食物。我对奶奶那种“火石头”的渴望也就随着对奇迹的绝望而逐渐淡化,但我对自然界里随处可见的火石头的兴趣却愈加旺盛起来。我喜欢到河里捡拾与商店里售卖的玻璃珠大小相近的石子来与小伙伴玩“抓子”游戏,通常,那些溜圆而有光泽的“火石头”是我们的首选。火石头比本地常见的花岗岩坚硬一些,经得起反复碰撞,但要聚齐一副完美的石子并不容易,那些拾来的石子有时还需要细心的打磨,以便使它们看起来比较一致,所以,没有其它事情可做的时候,父母往往可以看到我长时间趴在门前台阶的石条上磨石子。我的小伙伴中有几位玩“抓子”能玩得像杂技一样,我却很笨拙,始终玩不过他们,但那些石子却陪我度过了许多废寝忘食的快乐时光。
“奶奶”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过世了,后来不久,冰糖也成了普通食品,但我对火石头的兴趣却有增无减,我固执地觉得它比别的石头更美、更有价值。有一次,我在抽屉里找东西的时候,无意发现了拳头大一块结晶体,有棱有角,比我小时候在奶奶那里见到的冰糖透明度还要高,而且更规整,我怀疑那也是“火石头”,但我拿它去问母亲的时候,她却告诉我那不是冰糖,是明矾。以前,每年等到新麦子收割,家里就要磨面粉做馒头、炸油条,为了尝鲜,也为了庆祝丰收,我母亲就在家里准备了明矾。我那时已经不喜欢吃糖了,但仍觉得那东西挺奇异的,就把它保存了下来。直到我结婚之后,家里建新房,我们把所有的东西都从老房子里搬进了临时住所,我还在抽屉里见到了那一坨明矾晶体,但后来我们搬回新房时,它却没了下落。上学之后,课本中经常可以看到北京的建筑图片,其中的雕栏玉砌精美、凝重而大气,那些建材看起来就像经过打磨的“火石头”,但它们却叫“汉白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汉白玉”就是我家乡的火石头,直到后来学过一些化学,我才逐渐知道这些精美的“汉白玉”其实是大理石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而“火石头”实际是石英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石英石有很多种类,其中比较名贵的一种就是水晶。上世纪八十年代,听说三姑父家对面的笔架山上曾盛产水晶,有人因挖这种石头发家致富了,还听人谈到一些找矿的技巧,我也曾幻想我家周围的山上也可以挖到这种东西,甚至连放牛的时候,我也格外注意那些石英矿脉,希望能发现一个宝藏,并因此一夜之间就改变我家的面貌。
九零年到三里畈读高中,我失意的时候喜欢到学校后山上闲逛,曾无意在山岗上发现过不少过水晶,它们却很小,锯齿一般,密密地排布在其它石块上。我还在寄宿的那户人家的柴火堆里看到过两根水晶柱,有十几公分长,直径二三公分,看起来不是十分纯净,我很喜欢。也许它们没什么价值,但那是有主的东西,尽管主人把它们弃置在那里,我也不愿意凭空据为己有,所以我终究没再动它们。
关于“火石头”,我先后产生过许多幻想,我曾希望它是美食,也曾希望它变成宝物,但无一例外,这些想法都落空了,唯一得到证实的只是它的名字---火石头。这种石头具有强烈的压电性,即用力敲击或摩擦时会产生火花,远古的人类甚至还曾用它来生火,因而它也被叫做燧石,“火石头”是它的俗称。初中的时候,我曾特意尝试用它生火,虽然确实能擦出火花,但无论怎么费劲,也没有真正成功过,我不知道古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现在,我知道它还有一种特性也与火有关,天然的石英结晶是典型的耐火材料。既能帮助生火,又能帮助阻燃,这真是一种很矛盾的东西。有时候,我觉得“火石头”也像人一样,它们的存在形态,往往要归功于大自然对它的锻造;它的价值,则要取决于人类对它的特性的认识与利用。在地球上各种元素的丰度分布上,硅仅次于氧,而经历各种复杂的变化,有的就变成了随处可见的普通石英石,有的则变成了人人趋之若鹜的贵重宝石,有的一塌糊涂,有的晶莹剔透。
从我自己的经历和个性来看,我仍旧是家乡门口小河里的一枚普通火石,原来在清澈的水中,我显得光洁、润泽而通透,我曾期望随着水流一直翻滚到南京、上海,成为那里的河滩、海滩上的一枚漂亮鹅卵石,然后被一个赤着脚在那里搜寻合意石子的小孩子珍藏;现在,我感觉自己就停留在家乡的干涸河滩上,暴露在炽烈的阳光和风霜雨雪之下,有时我还不得不与猪屎牛粪和各种垃圾为伍,我已经变得面目模糊、浑浑噩噩,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碰撞、摩擦还能不能让我产生火花了。
共 5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因为和作者比较熟悉,点评起来反而缩手缩脚,可是又担心别的,无法探究作者文字中的深意就勉为其难点评一下。作者很多文字都很深沉,这种深沉中还藏着一种不羁,一种对生活探究的执着。作者身为教师,或者按他的说法——一个教书匠而已。但从不以匠这个定义做事,他说教书育人是长久的事情,一个老师只是把自己对人生的见解以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不要强压。作者文如其人,对事情剖析但不总结,理解而不定论,这篇貌似闲散的文字,说了奶奶的“火石头”其实就是我们常见的冰糖,奶奶看上去的无理性格里面还隐藏着对作者的爱。作者由此平铺开来,把一个个和火石头相关联的物事,层次摊开,让读者和作者一起去思考去分析,从而达到意识中隐藏的无法抑制的感怀。作者文笔严谨,条理清楚,不愧为为人师表,这篇文字所达到的内涵,我力不能及惭愧惭愧。强力推荐!!! 【:喝饱水的游泳者】 【江山部·精品推荐1 】
1楼文友:201 - 17:2 : 5 老兄,写的不错呦,以后还依仗你为笔尖增光啊
回复1楼文友: -06 19:14:0 惭愧!谢谢先生指引及倾力推荐。
2楼文友:201 - 17:26:12 感谢做梦的人朋友赐稿笔尖社团,我们一起在江山、在笔尖社团,来我们的文学梦添光增彩!文友交流群:2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 ,欢迎参与交流!
回复2楼文友: -06 19:16:4 社长好!谢谢您及众的盛情!我是诚心来学习的,务请大家不吝赐教!
楼文友:201 - 08:22: 7 问好作者!品读不俗文笔便一下子倾心于您的内心世界,渴望以后常能读到您如此力度的好文!祝福! 把最好的一面留给世界,并用文字作衬。
回复 楼文友: -06 19:18:14 问好朋友!很高兴结识您!希望多多指教!
4楼文友:201 - 08:56:48 祝贺作品获得精品推荐! 我手写我心! 航帐文友群:2 ,欢迎参与交流!
回复4楼文友: -06 19:21:17 谢谢!我知道自己的作品离真正的精品以及大家的期待有很远的距离,这次加精是师友们的鼓励,我以后一定会认真向大家学习的!
悦而维生素D3滴剂价格
悦而维生素D3多少钱
怀孕初期大腿根部抽筋
佝偻病是先天的吗剖宫产术后消化不良多久能恢复
青岛双鲸维生素D滴剂多少钱
上一篇:正向我若摊开手什么是拥有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