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是剩者为王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1-06

我哥们的名叫胜者为王(就是下面给我点评的这位)。我说是剩者为王。就像当初,全班五十六个人,五十五个同学都考了出去,唯独剩下他,成了我们新生的首领。如果那时我不跟着他混,早站在了名牌大学的讲台上,不会是现在起早贪黑的人生。

他说是胜者为王,因为他叫张纯胜。我们都喊他大圣。

1987年的农村,由于物资匮乏,依然还没摆脱贫困。那一年,我们在张营乡中学读初三。

学校的食堂把我们养成了佛门弟子,清水煮的白菜和冬瓜轮番上场,始终没见鱼和肉登台亮相。也看不到油花,直到今天我们同学之间也不会油嘴滑舌。倒是有时在校园外,在树下点一堆小火,黑蝉麻雀的扑进来,几个人蜂拥而上,争先恐后的往嘴里塞。开戒了,罪过啊,阿弥陀佛!

那时的我们一个个面黄肌瘦。

晚饭后有两节自习课。当时的农村还没有电,学校也一样。上课用的照明工具,就是燃烧煤油的气灯,挂在教室中间,嘶嘶作响。

又到课间休息时间,窗外的月光很亮。大圣纠正说:“那叫皎洁。”我说:“皎洁。”大圣说:“出去走走吧。”我说:“好!”

我们走出教室的时候,刘博也跟了出来,这小子身材瘦小,肯吃不肯长。

校园里凉风习习,月光真的很亮,不,是皎洁。我们在操场上徐徐而行,谈理想?有点遥不可及。在肚子咕咕乱叫的情况下,我们谈的更多的是每天的伙食,都诅咒那几个坑人的伙夫。

“咱们去伙房偷几个馍吧。”刘博说。

偷馍?这可是大事。想想后果就让人毛骨耸然。

“要是有钱就好了。”大圣说。

有钱?哪来的?就算有钱,在荒郊野外,又是三更半夜,在那个商店只有油盐酱醋的年代,能买到什么呢?

我们三个争论了半天,最终的结论是:偷。仅限此一次。

大圣补充说:“偷几个馍后,我把馍票留下。”这家伙一定是《响马传》看多了,有种莫名的义气。

伙房就在操场的西侧。也有门,也有窗,四壁都是厚厚的墙。

我们围着伙房转了一圈,发现前窗扇上掉了一块玻璃,窗洞小小的,人是钻不进去的。馍就堆放在房中间的面案上,月光下, 裸地向我们发出诱惑。

怎么办?

“我有办法。”大圣说。

大圣不愧是大圣,关健时刻他想起了猴子孙大圣的武器——金箍棒。

“伙房后面不是有架杆吗。”大圣说。

的确,当时学校还在建设中,架杆都码放在伙房的后面。

经过我们的筛选,终于找到一根红松杆,六七米长,有手臂粗细。

接下来的场景是很滑稽的,刘博个子小,抱着树杆的前部,我和大圣分别抱住中间和后面。以窗棱为支点,对准馍堆扎了过的。扎不上的,树杆头太粗。

大圣说:“我去找铁丝,绑在杆头上就能把馍扎出来。”

后边不远处的教室灯光明亮,书声琅琅。在这个充满诗意的夜晚,我们却当了回贼,最终偷出来四个馍。大圣居然还真的掏出八两馍票塞进门缝里。

我们分赃很均匀,每人一个,狼吞虎咽地吃了。剩了一个回到教室给了白广举。这小子也是饿死鬼转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三口两口地吞了下去。立时就有几个同学捂着肚子,吞咽唾液的声音此起彼伏。

第二天下晚自习课的时候,班主任张老师喊我们三个去他的办公室。一定是有人告了黑状,事情败露了。

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推开了张老师办公室的门。方桌上放着三碗面条,热气腾腾,香油味扑鼻盖面。

张老师笑容可掬,说:“饿了吧?快坐下吃吧!我每天都回家住,这房子里有煤球炉,也有面条,以后放了学就到这煮面条吃吧,给你们一把钥匙。”说完把钥匙塞进了大圣的口袋。我们面面相视,感觉无比的尴尬。

走出校门后,我们各奔东西,大家湖海相忘,多少年不见贼迹。

三十年后,终于又坐在一起了。我们谈过去,谈那次偷馍的经历,同时感怀张老师比训斥更好的教育方式。

大圣说:“谁还不下几个烂饺子啊。”是啊!我们就笑。笑着笑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今晚的月光也很亮。不,是皎洁。

共 148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曾记得看过一篇富有哲理的短文,一位老僧晚间在打坐时,一位进寺偷窃的年轻人见状大吃一惊,随即茫然不知所措。老僧淡定地说,年轻人,你抬头看看。年轻人看到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幕,心下顿时一片明亮。立即向老僧磕头行礼,从此成了一位品行高尚的人。在缺衣少食的特殊年代里,半大的孩子最畏惧的大概就是饥饿。三个学生想方设法偷了学校食堂的馍馍后,班主任张老师用特殊的方式教育了他们,就像短文里的老僧引导年轻人一样。这样的方式,比简单的训斥处罚效果更好。小说语言清新,描写细致,人物形象鲜明。【:平淡如水】

1楼文友: 20:11:1 风吹不走的往事,温暖人心。 不与他人攀比,只求自己进步!

2楼文友: 20:22: 2 事实胜于雄辩 确实是事实 只是有些事能做不能说 汗

楼文友: 2 : 6:06 仿佛看到了三个被馍馍诱惑的少年!

4楼文友: 09:2 :15 特殊时期出现的特殊事件可以理解!不过,倘现在人来看,却觉得不可思议! 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观人间,揽经史子集,只为敷衍成一则小文。

5楼文友: 10: 9:19 叙述的故事如同发生在昨天 温饱的生活伴随我们度过了青春年代,只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才更懂得和理解,想起曾经有意多送我二两馒头的同村伙房师傅 ,虽经历数年但始终无法释怀

南充治疗白癜风医院
深圳博爱曙光医院钟艳
金华妇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