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我的儿子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25
最近,我看了一个上热传的视频,为北京卫视收率很高的栏目,类似于中央电视台《中国好声音》,确是语言类演讲栏目。在光彩炫目的演播大厅里,在众人瞩目、热烈的掌声中,走来了一位来自清华大学一年级、仪态娇美、落落大方的东北姑娘王帆。她演讲的主题是“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演讲者真实、煽情地讲诉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80后女孩面对父母、家庭的一种态度和,客观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空巢、失独家庭面临的社会问题,以及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依赖和如何表达爱……就像演讲者所说的“父母不能缺席你的成长,我们不能缺席父母衰老……参与他们生活,让他们享受生活。”深深地感染了全场观众,感染了三名主持人,引来共鸣和阵阵的掌声。也让我感同身受、触及心底的感动,流下了热泪……想起了为人父的我,想起了我家中唯一的80后儿子,一个没有给予健壮身体的儿子。
儿子的重生
儿子是1986年出生,现在已经到了而立之年。儿子出生的时候,由于家庭生活拮据,妻子心疼钱,拒绝我要求住院的请求。临产前,自己找一个接生婆接生(因为在家接生给接生婆200元红包即可,而到医院妇产科住院需要1000多元,在那时,对于我这个家庭来说是不菲的支出)。临盆时刻,出现了难产,这让接生婆和我始料不及,我心中异常的恐惧。那一刻,接生婆神情紧张,额头上渗出了豆大的汗珠儿。我在一旁只能无助地紧紧握住妻子的手,努力地祈祷母子平安,鼓励和安慰她,迎接小生命的到来。
孩子出生了,接生婆和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接生婆欣喜地告诉我:恭喜你当爸爸了,是个“带把的”(男孩的意思)。当时,我瞬间虽然很开心,知道自己承接了当父亲的。然而,当我发现刚出生儿子没有呼吸、没有啼哭的时候,我的心又吊在了嗓子眼儿上。接生婆和我一样又一番地紧张,令我端一盆凉水来,将儿子放置盆中,又不停地拍打孩子的屁股,做人工呼吸,使得儿子这口气缓了过来,“哇”地哭出了声……妻子接过包裹严实的儿子,抱在了怀里流下了眼泪……
儿子出生第三天,出现了抽筋的症状。我叫来了岳父岳母一同来到了矿医院和县医院儿科,医生说,孩子是难产造成的颅内出血,如果保住孩子的生命,必须马上手术,但是风险很大,很可能造成脑细胞进一步损坏,孩子会有痴呆症状。所以,这个孩子没有治疗价值。听到这个消息,我心中异常的悲戚,这不是明明告诉我放弃治疗吗?我们知道这意味什么!岳母一句话让我感动。“孩子毕竟是一条生命,来到这个世上能挽救,还是挽救吧!”是啊,儿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刚出生就面临这么多的磨难,而且直面生与死的考验,实实在在让我心疼。我决定到医疗水平较好的市医院救治。岳父叫来单位唯一的北京吉普车。在颠簸的车中,岳母抱着襁褓中儿子,我在一旁目光紧紧地盯在儿子稚嫩的脸,然后尽力地将头向后仰,眼眶浸满泪水,希望车开的快点、再快点。
连夜来到了市医院急救中心,医生对儿子幼小的身体进行了全面检查、会诊。诊断结果与县医院同出一辙,医生建议住院观察。药水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向儿子头皮血管中注入,症状依然没有一丝的改善。焦急中,我走出病房,站立走廊墙边,无助地握紧拳头捶打着墙壁,留下了一行的血迹。心中在呐喊,怎么办啊!我的儿子,你要挺住!
这时,岳父迈着沉重的脚步也走出了病房,两个男人四目相对,已经懂得了许多。岳父告诉我:你回家吧!是啊,孩子生死未卜,回去准备,万一……产后的妻子在家又不知道什么情况,也需要安慰啊!
回到家中已经后半夜2点中,我推开了家门,见到妻子端坐在炕中,失神地看着已经发黄了的天棚发呆。我知道她的心境和我一样的悲楚。看到我失神的样子,聪明的她已经知道了什么,但是,还是忍不住地问我:“孩子怎么样了?”“孩子……”我咽了回去。“快说啊,孩子怎么样了?”我不想说孩子的严重性,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又不能不说。我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梗咽地说:“孩子在市医院,还在观察,可能……可能孩子要扔掉……”我双手抱着头,扯乱了头发……刹那间,空气似乎在凝固,结婚时候岳父赠送的石英钟悬挂在墙上,发出的“滴答”声音令我烦躁不安。妻子充血的双眼没有一滴泪水,但是掩饰不了儿子抱出去救治那一刻开始,不知道哭了多少轮回,毕竟儿子是她身上掉下的肉啊!妻子打破沉寂,说:不要悲伤,我想好了,儿子没有了,我可以为你再生一个儿子!”显然,妻子心底下在流血,是在痛苦的煎熬中,为了缓解我的情绪,在安慰我。我低泣中拥抱了妻子……这一夜,我和妻子一直没有睡,妻子说:“邻居宋婶子说,城东有个老太太能够治咱儿子的病,就看儿子有没有那个命了!”
听到这个消息,如找到了挽救儿子生命的稻草,我迫不及待地等到天明。清晨4点,天,刚刚蒙蒙亮,我敲响了宋婶子家的门,急切地打听城东老太太的具 置。之后,我一路小跑2公里,找到了这位老太太。她热情地接待了我,知道这么早来找她,一定有急事情。直性子的她单刀直入地说:“你就别客气了,找我有什么事情?”我说明了来意,她告诉我:“还等什么?快把孩子抱来,再这么折腾,孩子死定了!”
我疾步走出老太太的家门,打的来到了市医院。岳父建议继续在医院治疗,让我决定。我说:“暂时不办理出院手续,是死是活,回城东试一下。”
我抱着儿子协同岳父岳母一起来到了老人家。只见她戴上老花镜娴熟地拿出手工针(缝补衣服针),解开儿子的衣服,按照穴位有板有眼地针灸。儿子撕心裂肺地挣扎着、哭闹着,我心如刀割。片刻,儿子症状不见了,安静地在襁褓中入睡。这让我很是欣喜,心存感激地向老太太鞠躬,表达谢意!她摘下老花镜露出笑容,说:“孩子没事儿了,再扎两次就好了!”我说:“需要多少钱,我都给!”她看了我一眼,说:“那就20元吧,不收钱你还觉得过意不去。”“您救了我儿子的命,您的恩德是用金钱换不来的!我不会忘记的。”说完,我掏出了100元钱递给了她。老人家再三推辞,我仍塞进了她的衣兜里。之后,连续三天到老人家给儿子针灸,每次去,我都买来当时最好的水果和点心表达感激之情。从此之后,我时常独自一人前去看望这位老人家,直到老人家的家搬走,不知道了去向为止。至今老人家善良质朴、乐善好施的形象一直深刻地烙在我的脑海里。或许老人家早已过世,但是我依然怀念她、想念她,因为她是儿子生命中最敬仰的贵人。
儿子的童年
儿子的童年是快乐的。那时,由于我和妻子迫于生活压力,赚取微薄的工资,无法照顾儿子。临近居住的岳父岳母承担了照顾儿子的重任,他们给予了儿子无限的爱。每天岳父下班回来,第一件“必修课”就是抱着外孙子亲热一番,去遛弯。岳母每天细心地为儿子洗澡、洗尿布无微不至的抚养和照看着,时常吟唱着不能再老的“歌谣”。妻子的弟弟妹妹们更是把儿子当成了家中的最有价值的调侃宝贝,总是喜欢的不得了,爱意浓浓。
记得儿子过第一个生日的时候,家人们为儿子买来了许多礼物,吃的、用的、玩的一大堆,令人眼花缭乱。最有意思的是,妻子不知道在哪里弄来了簸箕,岳母拿来笔、算盘、纸币等之类东西放在里面,大家将儿子围在炕的中间,齐刷刷的目光聚焦在儿子身上,让儿子选,来期待将要解开的谜底。儿子坐在簸箕旁边,似乎没有在意,东看看,西看看,始终没有出手。稚嫩的双手在胸前挥动着,引来家人一阵的欢笑。这时,妻子有些急,用手指向簸箕中的东西,诱导儿子去选。儿子无意识地伸出左手,几次抓起,却没有抓起来。最后,在妻子帮助下抓住了一只钢笔,引来了一阵喜悦的笑声。岳母高兴地说:“我的外孙,看来以后要靠笔吃饭,会有出息。”妻子的四妹笑着说:“在咱妈眼里,文文(儿子的乳名)是最好的宝贝!”
庆祝儿子的生日前,妻子为了留下儿子美好的童年,省吃俭用请来了摄影师,在简陋的房前屋后和室内选好位置为儿子拍特写镜头。生日当天将洗出来的照片分别发给亲人和朋友,分享快乐。一时间,由于冲洗的照片不多,儿子的照片成了“抢手货”。
快乐的是短暂的。岳父岳母看着与外孙子同龄的孩子渐渐长大,而且行走自如,又见自己的小外孙不能行走,还需要人扶着,站都站不稳,心里很着急。我和妻子也为之担忧,担忧孩子是不是患上了“软骨病”。
一次,岳母发现递给儿子水果等物品拿不住,手指始终伸不开。扶着走路时候,后脚跟不落地,靠脚尖支撑,一家人感到不安。岳母急切地告诉我和妻子,是不是孩子缺钙,营养不良等。我们夫妻开始买来了当时比较好的营养品“小儿龙母壮骨冲剂”,仍不见效果。由于当时不知道小儿难产造成的脑瘫后遗症,便有病乱投医,先后到了佳木斯、哈尔滨等大医院咨询,确诊为小儿脑瘫。医生建议只能后天恢复性物理锻炼,没有其他特效疗法。先后又咨询了国内相关专家、学者,回答的是由于小儿难产,造成脑细胞部分坏死压迫脑神经,导致肢体缺乏协调性,语言表达、肢体运动形成障碍,严重的致使偏瘫或常年卧床……我和妻子这才意识到儿子病症的严重性。当拿到儿子的《诊断书》和病例,我的手在颤抖,有些绝望,更是为孩子的未来担忧。我想,这是为什么啊?老天这么不公平,不能给我一个健康的儿子!
我曾抱怨过妻子不该在家生孩子,如果在医院剖腹产就不会给孩子造成一生的伤害。后来想一想,抱怨是没有用的,现实是残酷的,这样会增加妻子的悲伤和痛苦。怎么办?只能靠机械、物理性的恢复治疗,让孩子恢复到最佳状态。这是唯一的选择。岳父岳母等家里的亲人费尽了心思,领着儿子锻炼行走,买来儿童车让其扶着行走,教他练习拿物品,使用筷子、练拉力等,增强其自理能力。开始,儿子还小,不懂这些用意,当然不会接受。随着年龄的增长,儿子知道自己与别人有差别,便有意识地锻炼,可是年龄越大,越显得恢复正常人肢体运动的难度加大。值得庆幸的是尽管双手和腿脚与正常人运动有了很大的差距,但是儿子学会了自理,能够独自行走,与他人语言沟通渐渐地消除了障碍,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到了上学的年龄,儿子的自卑心理显现出来。他最不愿意看到他人异样的眼神,性格有些孤僻。妻子发现这个情况,不断地鼓励儿子,虽然肢体残疾,可是心理不能残疾,只要努力学习,将来会做一个社会有用的人,又讲了一些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暗示他远离自卑心理,做一名坚强人、勇于与命运抗争的人。同时,我们夫妻尽最大努力去关心他,告诉他,爸爸妈妈、你的亲人永远爱你的,使他渐渐地走出心理的阴霾。同时,儿子的姑姑,也是我的妹妹又是这所学校的教师,积极为儿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他莫大的精神鼓励和心理安慰,使他逐步减少了心中的自卑心理,融入了同学之中。
儿子的志向
儿子初中毕业了。
由于学习成绩不尽如意,儿子没能考高中闲散在家里。那些日子儿子极力地想做事来证明自己,却不知道做什么好。他喜欢玩电脑,喜欢看人家设计的东西,表示想出去学习。一天,儿子在找来一份牡丹江师范大学附属的精英计算机学校招生简章,有意向地要求去学习。既然儿子有这样的想法,我和妻子为之欣慰,全力支持,完成他的愿望。
报名的时间已临近,我和妹妹还有妻弟的一个孩子(也报名到该所学校学习),乘坐 个多小时的火车来到牡丹江市。下了火车,走出站台,又乘上公交汽车,来到了距离学校2公里处,车停了下来。
下车后,此时的天,灰蒙蒙的,冷冽的寒风夹杂着雪花打着旋儿漫天飞舞,刮起了“大烟泡”,寒气如袭入了骨髓里。这是一场出奇的大雪突袭北疆,雪已经下了一天一夜,雪的厚度过膝,根本无路可走,只能沿着别人走过的雪窝趟着走。我提着儿子的手提箱深一脚浅一脚走在最前头,目的为了给身后跟随的儿子及妹妹趟路。一路上,看到儿子神色坚毅在努力地艰难行走,心想,以后的人生路还长着呢,比这样的路更加艰难,这只是一个小的考验。
我们终于到了学校的教务处,一行几人累得呼哧带喘,衣服沾满了雪花,鞋子里灌满了雪粒,地面留下一串串雪水的脚印。一名负责招生的工作人员接待了我们,我按照报名要求,为儿子做了登记,并从怀中掏出了一沓子纸钞,儿子紧紧握着拳头坐在沙发上沉默不语。我点完钞票之后,递给了校方。办完了报名手续之后,我与妹妹查看了儿子的住处,这才放下心来,也难免叮嘱几句,要求他学会照顾好自己。就这样,儿子进入了这家学校学习。临走的时候,儿子对我说,老爸,你放心,儿子一定好好学习!我点了点头,走开。此时,我始终在控制自己的情感,用言行告诉儿子要坚强起来。走出学校大门,我回头望去,儿子单薄的身影站在风雪中远远地目送我们,一直在那里……
共 6660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我的儿子》这是一篇用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字,家庭环境和当时的物质条件致使儿子遭受到这么大的磨难,然而,这些都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没有责怪。文章用细腻的文字叙述了给儿子求医治病的过程,协助儿子康复、教育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处处显示出全家人对儿子呵护与关爱,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在家人的耐心呵护、引导、教育之下,孩子学会了自立自强,成为一个身残而至不残的坚强斗士。这无疑是大爱的力量感召之下获得的,也是在教育有方取得的。整篇文章以大爱、与担当为主题,展现出父母与儿子不离不弃,相互守望的成功与幸福。文章语言朴实,条理清晰,感情丰富,结构稳健,主题明确,可以说是一篇歌颂人的自立自强精神的佳作。感谢老师赐稿,。【山水神韵:九井居士】
1楼文友: 21:59:19 一篇温暖人心的文字,展现出一家人的和睦及对残疾儿子的教育与关爱,烘托出身残志不残的励志主题。
回复1楼文友: 07:20:27 谢谢社长!撰写走心文章,用情感悟生活!
2楼文友: 05:58: 一篇情深意切的文章,一篇充满爱心的散文,字里行间,那种浓浓的亲情,不能放弃的爱,人间的温暖,付出后的欢欣,对生活的向往,都让人怦然心动。
回复2楼文友: 07:21:08 谢谢文友老师的点评!
楼文友: 22:11:25 全家不离不弃,历尽艰辛终使 来者不善 的儿子绝处逢生。没膝之雪,终为如山的父爱趟平。求学之路虽只是人生的开始,但是雪化后必有坦途。
本文语言干练如洗,技法藏而不露。这才是真正的文章而不是貌似文学的习作。顶!
回复 楼文友: 2 :24:51 深夜,看到文友点评,谢谢关注。问安!
4楼文友: 22:1 :14 龙母壮骨一好像是 龙牡壮骨 。
回复4楼文友: 2 :25:5 谢谢文友的更正!再次表示感谢!
5楼文友: 12:26:25 好感动的一篇文章,我是含着泪看完的。祝愿孩子的路越走越好。 爱好文字 喜好写作
回复5楼文友: 21: 8:10 谢谢!谢谢高老师的品读!
8岁儿童口臭怎么办
8岁儿童口臭怎么办
小孩子口臭是什么原因
灯盏花领军企业官网微信怎么开微店
盐酸索他洛尔片效果与作用
上一篇:父爱的名言警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