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年7岁了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25
如豆的灯光暗了下来,老爷放下手中的书本,端起葫芦形状的黑色油灯,晃了晃,里面哗哗有声,还有灯油呢,就拿起桌上的一根银针,挑去了灯芯上的油垢,灯光更加明亮了起来,他拿起书想再读下去,似乎想到什么,便起身走出屋外,对着旁边还在亮着灯光的一间房子唤到:“狗儿,狗儿——”
狗儿是老爷的贴身衙役,听到老爷的呼唤,本就裹着衣裳睡觉的他连忙从屋中跑出:“老爷,有何吩咐?”
“陪我到城外走走。”
已是午夜,头顶的月儿把县城照的明晃晃的,大街上静无一人,一街两行的店铺院门都严严实实的关闭着。老爷带着狗儿踏着高低不平的街道向城外走去。城不大,街也不长,一会儿功夫,老爷来到城外,站在一处废弃多年的土城墙上,举目张望,朦胧的月光如轻柔的簿纱笼罩着千家万户的人酣睡着,偶儿传来几声幼儿的哭叫和家狗的汪汪声如优美的小夜曲,为这个县城静谧、温馨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美妙的神韵和情调。
老爷是在一个月前来到这个县任七品芝麻官的,尽管这些天来他马不停蹄地跑了许多地方,但在这午夜的月光下观望县城的情景还是第一次。尽管此时小城的夜晚是如此的宁静和温谧,但他清楚的知道,这只是表面和暂时的现象,这些天来的察访,他感到这里不仅落后贫穷,而且匪事频发,治安极乱,隔三差五,就有土匪闯入城内,抢财奸女,闹得民不聊生。就在他到此上任的第一个晚上,土匪就给他送上一份厚礼,进城残杀了一个大户,抢走了大批财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来到这里,该给父老乡亲做些什么呢?
“老爷,您在想啥?”狗儿望着久思不语的老爷问道。
“啊,狗儿,你说土匪为啥常常祸害城里的百姓?”
“还不是没有城墙,拦不住土匪吗。”
“对,对。”老爷拍了拍狗儿的肩膀,说,“这里原有一道土城墙,废了,不管用。我想再修一道城墙,结结实实的,确保城里百姓平安。”
“老爷,修这城墙需要很多钱,您有吗?”
“没有。”
“没有咋修?”
“我自有办法。”
几日后,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和四乡八堡就贴出了这样的公告:为防匪防盗,确保县城民众平安,本县令特决定修城墙一座。为保城墙坚实如磐,历经千年而不废,全部用红石精砌而成。望乡民踊跃送石,参与修筑城墙之大业。所送石料,将按其轻重,必有重酬。本县令自有一杆秤,每块石材百斤以上,可付银元一枚.....
公告一出,全县像开水一样沸腾起来。啊!县老爷为了修城墙,一块石头一块银元,这天大好事谁人不干?修筑城墙轰轰烈烈的开始了,在城北的红石山上,人头攒动,锤起钎舞。在由红石山通往县城 0多里的大路上,车轮滚滚,牛欢马叫。在县城的周围,更是一片繁忙热闹的建筑景象......
只是,乡亲们送去的石料和工匠们的报酬老爷分文未付,人们问老爷时,老爷总是笑道,皇帝图库,不能随便打开。待城墙修成之时,便是老爷付款之时。乡民们想想也是,老爷敢于修建城墙,敢于用一块银元买一块红石,说明老爷决非平凡之人,还怕什么?
......
半年过后,一座周长十里,高达两丈,雄伟坚实的城墙修成了。东南西北还各建四座城门,城门均有厚厚的榆木板制作而成,铁皮敷面,红漆刷就,结实漂亮,关上城门,蚊子也难飞过去。
城墙修成了,老爷的承诺也该兑现了,老爷就贴出了那天在县城举行补发工款的公告。
这日,在县城东门外广阔的场地上,人山人海,热闹异常,不仅是等着领钱的乡民们来了,还有许多的百姓也来这里看热闹。
老爷对这次补发工款的事极为重视,场面布置的分外隆重,在一处高地上搭起了像唱戏一样的大台子,四名衙役站在上面,威风凛凛,中间放着一把椅子,老爷坐在里面,脸色庄重。在台下的前方,放一块巨大红石,八名壮汉相围着,如台上四名县衙围着老爷一样神情庄严。
“乡民们,秉承大家的鼎力相助,城墙修成了,我的心愿也该了结了。”老爷从椅子上站起,望着台下成千上万的百姓,高声说道,“我说过,城墙修成之日,便是付款之时。一块红石重百斤者,可付银元一枚......”
“对,对,我们送的石头每一块都在百斤以上啊......”台下许多人嚷了起来。
“好,好。空口无凭,以石为证。”老爷摆摆手,待人们静下后,指着台下那块红石说道,“你们说这块石头有多大?”
人们望着那一块红石,它该有千斤之重了吧!
“咱们就用秤称一下它有多少斤?”老爷伸手一挥,有人就拿出一杆秤来,这是什么样的秤啊,秤杆用一根杉木做成,粗若碗口,长有八尺。秤锤是一块若大的红石雕琢而成。八名壮汉抬起巨石,一人扶秤称后大声喊道,“报告老爷,大石重量一斤。”
“啊,啊......”台下一阵惊讶声。
老爷笑了“大家都说说,这样大的石头还没有一斤,你们送的石头有多重吧!”
“你怎么用这样的秤来称啊,这秤不算数,是你自己做的。”有人这样嚷道。
“公告上说过,我自有一杆秤。你们的石头用这杆秤来称,都没有达到百斤标准,所以,工款就不能付了,全当大家为修建城墙出点力气吧!”
老爷这话一说,人们都傻眼了,啊,啊,原来朴实善良的百姓们就这样被一个刁官所耍了。
“你咋这样欺骗我们?”
“你说过修好城墙,皇帝的图库才能打开,这钱那里去了?一定是贪污了,!”
“看你的德行就不是好官,送了不少银子买了官来我们这里再搜刮民脂发大财吧!”
“说,你现在家中有多少钱!”
......
人们愤怒的喊叫着,更有人握着拳头,想冲上台来。
望着义愤填膺的人们,老爷挥动着手,大声喊道:“乡民们,听我把话说完,该打该杀,我悉听尊便。”会场静下来,老爷继续说道,“大家说我有钱,买官来到这里,实在冤枉。我也是出身百姓家庭。从小就想着长大当官为咱穷人做点事情。就发奋读书,后来考取了进士,本应任职州官,只因没钱相送,才被贬到这里当了七品县官......”老爷说着,泪流满面,身边的狗儿连忙拿出手巾,老爷擦去了泪水,继续说道,“既然来到这里,虽是贫官,也得为百姓办点事情,我想这城墙必修不成,没有办法,只好想出这个点子。我骗了乡民们,对不起乡民们,任打任杀,你们看着办吧!”老爷说完坐在椅中,一幅痛苦无奈的样子。
听着老爷泣声的诉说,会场上一片宁静,很多人心软了下来。是啊,老爷说的也是实情,想想老爷到此几个月来,走城乡,察民情,着实办了不少好事,为了县城平安,又修了这座城墙。比起过去那些一心搜刮民脂民膏,不顾百姓死活的贪官污吏们好的太多了。如今,全当多出一份力气吧!不少人纷纷离去。
老爷望着离去的人们,忙从椅子上站起,高声唤道:“大家别走,我还有话要问。”
人们站住,洗耳恭听。
“都说说你们穷不穷?”老爷问。
“穷。”有人答。
“咱们这个县穷不穷?”
“穷。”又有人答。
“老爷我穷不穷?”
“啊......穷,穷。”
“是的,我也很穷,但我还是想法把这没人敢修的城墙修成了,你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人们面面相觑,一时无言以对。
老爷笑道:“都回去想想吧,想通了就会过好日子的。”
......
老爷在这里仅任职三年,终因才华不凡而受到重用去做了州官。在这三年中,这个县治安稳定,秩序井然,农田葳蕤,商贸活跃,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兴旺景象。
这个老爷叫赵应元,这个县是郏县。这修城墙的事在郏县的县志中记载,那个特制的大秤锤至今还存放在该县的广文庙内,供人欣赏。
共 284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县太爷一则巧妙的告示,就把城墙建了起来。然而,却并不是很顺利,因为,百姓们向他讨要银子了。可是,他从何拿那些银两呢。他便无奈的据实相告,善良的百姓们听着他声泪俱下的诉说,便都被他所折服。县太爷任职三年期间,整个县城呈现出空前的兴旺景象,足见县老爷的确是一个充满智慧的真正为百姓们办事的好官。他在郏县所做之事,被广为流传。而他赵应元更是一生清廉,耿直不阿。一篇充满智慧的历史性小说,推荐!【编辑:赵北方】贵州中医妇科医院黑龙江盛京医院医生消肿止痛有哪些中草药
失眠肩颈背部酸痛心律失常和早搏
勃起功能障碍会自己恢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