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开林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16

王开林 暑假期间,在我的引导下,女儿更关心时事了。埃博拉病毒蔓延西非数国,疫情失控的风险越来越大。在国际中,一些死者家属害怕政府的强力管制会转化为死亡陷阱,竟狠心将亲人的遗体抛弃在街头和野外,真是惨不忍睹。女儿胆量小,晚间连恐怖片都不敢看,这次倒是有不小的进步,看到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镜头,她没有急着换台。看完之后,她还上去搜寻与埃博拉相关的资料,对那种带状病毒的兴趣竟超过了对童话故事的兴趣。

女儿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她问我: 不是说 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吗?为什么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还要等待三个月才能临床试验?这种病毒发作这么快,致死率这么高,三个月得死多少人啊!要是疫情在更大的范围内爆发,谁能有本事跟时间赛跑? 我默神一想,女儿的疑虑也是一度困扰过我的疑虑,于是回答她: 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这句话没错,但它隐含了五个必要前提:一是办法总是比困难出现得更晚,属于延迟响应,有时会晚很长时间,比如艾滋病和癌症这两大顽疾,杀伤力巨大,属于医学研究的超级难关,数十年仍未攻克,但假以时日,人类一定能够夷平病魔的这两座桥头堡;二是任何办法都必定会有一个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长短不一,因人而异,爱迪生发明电灯,试错了上千次,最终他洞悉了其中的全部奥秘,获得成功;三是解决办法中会有A方案、B方案、C方案,直至N方案,哪个方案取向更准?哪个方案见效更快?则须根据具体困难具体应对,不能生搬硬套;五是克服困难的办法有不同的生成途径,有的可以靠自己想到,有的可以靠亲友贡献,更多的办法则源自集体智慧和历史经验;五是这种乐观的预期并非每个人都拥有共享的幸运,比如针对埃博拉病毒的疫苗在临床试验宣告成功之前,会有许多患者不幸死去,他们未能成为直接受益者和获救者,艾滋病患者和癌症晚期患者也是这样,未能享受到医学研究的关键成果,时间差使他们抱憾终天。因此, 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这句话体现了人类乐观处世和办事的坚定信念,它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谨慎的乐观。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可欠缺这样的信念,同样不可欠缺的还有悲悯情怀和视死如归的勇气。如果战胜困难的方法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正如战胜埃博拉病毒的疫苗至今尚未研制成功,大家就必须自强不息,同时坚忍地等待,在这个濒临绝境的时期,既不怨天,也不尤人。

我讲了这么多,女儿全明白了吗?她仍在咀嚼和消化。但有一点我甚感欣慰,她学会了独立思考,凡事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质疑格言警句是很好的初阶和试步,由此向远,起点不低。

两年前,女儿才九岁。有一天,她说, 笨鸟先飞早入林 这句话太武断了。笨鸟先飞,要是它飞错了方向,还能早入林吗?要是它中途迷路了,还能早入林吗?要是它碰上了猎人后折返,或者身体意外受伤,还能早入林吗?独立思考始于对某些铁定的结论提出质疑,倘若这些质疑没有解开疙瘩,那个结论就不可靠,就不应将它视为准绳和座右铭。

我知道,学校老师多半喜欢将格言警句当成标准答案推荐给学生,甚至强加给弟子,这也算是教育的最便捷最见效的手段,没有几个小孩子会与老师较真,会把这些格言警句的正面、反面、侧面和断面都仔细看个遍,然后提出疑问来。比如 天道酬勤 ,谁会怀疑它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强调勤奋必然获益的动机不错,但勤奋只是成功的诸多要件之一,如果勤奋者无良法,无高效,缺乏与之切合的平台和与之相应的天赋,天上是不会掉下馅儿饼的。当年高考,我那个班级最勤奋的同学竟没能考上中专,就曾令大家唏嘘不已。现在回头想想,也不奇怪,晚上该睡觉,他却不好好睡觉,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效果适得其反。这样的勤奋,不但得不到上天的奖赏,还会受到下界的惩罚。

我很高兴,女儿把大脑扇区的门扉訇然开启了,给予了独立思考更宽阔的回旋余地。从这个方面来看,明白 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不仅提升了她的乐观指数,而且相应地提升了她的独立指数。创意青睐质疑解惑者,眷顾刨根问底者,而对于那些固守陈见、庸见、定见的 聪明人 ,总是缺少最起码的好感。

小孩病毒性感冒

小孩发烧怎么吃药

小儿预防感冒药物

口燥咽干吃什么药
心绞痛能治疗好吗
地图舌能吃什么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