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名称需规范与传承并重容易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1-05-28

他说 为进一步规范中成药命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就《中成药通用名称命名技术指导原则》对外征求意见。按照新规意见,云南白药、速效救心丸、风油精、咳喘灵等数千个药品或将需要改名。

此次意见稿提出,中成药命名应避免采用可能给患者以暗示的有关药理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或治疗学的药品名称,如降糖、降压、降脂、消炎、癌等字样;不应采用夸大、自诩、不切实际的用语,如宝灵精速效,或御制秘制等溢美之词。此外,中成药一般不应采用人名、地名、企业名称命名,不应采用封建迷信或低俗不雅用语。

对于市场上已有的中成药,意见稿也明确,该《指导原则》不仅适用于中药新药的命名,也适用于原有中成药。对于沿用已久的药名,如必须改动,可列出其曾用名作为过渡。

面临改名的中成药不在少数。在国家食药监总局药品数据库中搜索,仅名称中含有灵字的药品就有2000多个。其中,包括云南白药、同仁堂等老字号药企。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总监李劲说,如果按照目前的意见稿实施,云南白药系列的7个剂型、7个产品都将受影响,复方牛黄消炎胶囊、百宝丹、消渴灵片等药品都得改名。

对于老字号品牌药企来说,改名带来的无形损失将会非常大。北京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付立家认为,改名意味着药品的包装材料、说明书等都需要变更,生产包装成本姑且可以计算、承受,但药企还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开展二次市场培育,让消费者知道改名后的产品就是用惯了的老药,无形损失很大。业内人士预估,如果云南白药需要改名,115年树立起来的品牌、声誉和公众认知的损失将超100亿元。此外,对药企来说,更名后需要到当地食药监局重新注册,对于更名量大的企业而言,注册费用也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近年来,打着保健品旗号的中成药夸大式命名乱象频出。尤其是一些药企的中成药品质良莠不齐,却在命名上名不惊人不罢休,随意吹嘘疗效,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规范中成药命名很有必要,对提高消费者理解识别能力很有帮助。付立家说,过去很多药名都是地方批准的,没有统一的命名规则。可以说,此次征求意见稿对中成药命名予以规范是大势所趋,也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重要举措。

不过,中成药命名是否一刀切引起公众热议。中成药名称需要规范,但也要尊重老字号品牌。云南省卫计委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认为,对于少数具有历史渊源、约定俗成、老百姓认可的老药要避免一刀切。中成药老品牌背后不仅包括文化传承,还是商家信用的体现。郑进建议,可视情况分类管理,对于没有历史渊源的新药可按新的命名办法约束,对于老字号品牌药名,则不应强行更名。

来宾好白癜风医院西宁医院哪家治疗妇科好长沙妇科习惯性流产治疗哪家好湖州治疗包皮过长多少钱
珠海哪儿看癫痫好
武汉哪家治白癜风医院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