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看电影的那个年代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1-23

摘要:这电影我在文革前就看过多次,因故事很普通,也没留下太多的印象,可这次看就大不同了,特别的重视人物情感的细节,记忆的也特别牢固,尤其是那看电影的场面和气氛至今让人难忘。 偶尔翻看莫言的散文,是关于电影《卖花姑娘》的记忆,竟勾起我对那个年代看电影的一种回忆……

六十年代初没有什么可娱乐的东西,大不了听听广播,有条件的放一两张转盘式的老唱片,用手摇着听一些旧歌子,一盘听不完,那歌声就变慢,慢得失去了音调,颤抖得让人难受,又得去不断摇把,歌声才能恢复正常。所以,人们唯一能够进入的公共娱乐场所就算电影院了,一个月能看上一两次电影便是一种难得的“享福”了。

我的父母是在一个省级单位工作,叫做陕西省中苏友好协会,也算省上唯一与苏联有交流的外事单位,在西安最繁华的东大街设立了一家中苏友协阅览室,后面是一个不大的电影院,能坐几百人。由于有了文化交流渠道,电影院就经常放映苏联及国外的影片。这里的电影特别是首映新片,我会兴奋得连晚饭都顾不上吃,早早就跑去占座位了。我们的座位是在影院的最后一排,那是留给机关内部人员使用的,都坐的是一些家属子女,去得晚了,经常就占不上座,你得站在椅子边上看。记得有好几次全场爆满,连内部座也卖了出去,我就只好爬上楼梯,溜进了放映室观看。

那是一间不大的房子,留着三个放映孔,父亲也会放映电影,他经常帮着放映,我便爬在放映孔中看完片子。这里的电影是一连放两场的,所以六点多开始,结束就到了十一点。我特别喜欢看电影时的那种感觉,入场时拥拥挤挤地往里走,带着一种快乐和希望,说着笑着坐下来,灯光暗了,都期待着那方块状的银幕上出现画面,慢慢地跟着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让观众紧张惊憟、兴奋欢笑、伤心落泪的艺术世界里。几百号人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为故事的主人翁紧紧牵引着,洒下感动的泪水,这便是艺术的魅力。我也是常常在夜间回家的路上,满脑子全是电影世界里的人物,他们时时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给我深刻印象的影片有:《列宁在1918》、《三剑客》、《貨郎与 》、《一仆二主》、《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柳堡的故事》、《三滴血》、《女附马》、《窦娥冤》等等,这些片子几乎陪伴我走过了少年时期,给那个年代的人们带来了文化的元素,尽管人们还吃不饱肚子,但对文化的追求还是很强烈的,这个影院几乎场场爆满,后来由于中苏关系的彻底破裂,影片的来源也就慢慢少了,最后不得不停止了演出。

六十年代中期,随着对《桃花扇》和《海瑞罢官》的批判,中国迎来了一场文化大革命运动。就是在那个派别激烈斗争的环境里,电影好像就没有停过,八个京剧样板戏就轮翻地上演,都与阶级斗争有关,不是打日本就是打国军,要么就是革命队伍里出了叛徒,死了革命志士。几年里,这些电影深入人心,连小孩都能唱几段京腔,单位里组织文艺演出,重头节目就一定是京剧样板戏,这真是一个京剧的时代,谁不唱就不爱国,谁不学就不革命,要学必须照搬,改动了就会被打成反革命,定了反革命,就会死人的。人都知道,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花朵也是五颜六色的,可在这个时期这个有着几亿人的泱泱大国里,花只能是一种颜色,那便是红的颜色,红的电影,红的歌曲,红的文化,红的思想。

也是在七十年代初,红一色的文化领域开始有了松动,有了新的花蕾,别于严酷的阶级斗争的冷峻情感,而朝鲜电影《卖花姑娘》的公演,就是这朵花蕾,尽管它也是在讲阶级压迫,但它柔情多了、动人多了,让几亿中国人号啕大哭,哭的是卖花姑娘的悲惨命运,哭的是数年里人民的悲情、恩怨和压抑,发泄不出的情感,借着这部影片倾泻而出。

记得陕西戏曲电影《三滴血》被解放出来,当时还是按内部公演进行的,是在省政府一个大的招待所礼堂上演的,票是赠券,我们早早吃了饭,随父母一同前去,走到礼堂里,座位已经满了,沿墙的走廊上都站满人,我们只能站在后面,眼巴巴地等着电影开演,谁知这片子还在外面跑着,要等别处演毕,片子才能送过来,整整等了四十分钟,电影演了不到两个小时,礼堂里静静的没有人说话,没有人走动,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那块银幕,那个没有色彩的电影,真没想到,就在字幕上出现“剧终”的字样时,有人竟大声喊出:“好、好、好!再演一遍呀!”接着全场观众热烈地鼓起掌来,很快,喇叭里就响起工作人员的声音,说这片子还要跑别处,请观众谅解。人们只好散场了。

这电影我在文革前就看过多次,对人物情感的细节,记忆得特别牢固,尤其是那看电影的场面和气氛至今让我难忘。

这个时期的电影便慢慢多了起来,影片一部一部被解放出来,《海瑞罢官》、《桃花扇》又公演了,但是都做了审查剪辑,人们看了就觉得很奇怪,这些片子原本并没有什么意思,为什么就会因它而引起中国那么一场大地震呢?是群众的眼光不亮吗?还是政治觉悟不高吗?但它现在为什么又能演了,难道现在它就不反动了?这些问题,老百姓是永远想不明白的。

再往后就有一些片子出来了,但还不是公演,号称内参片,日本电影《虎虎虎》、《山本五十六》、《啊!海军》、《血战冲绳岛》、《军阀》、《日本最长的一天》以及《广岛之恋》这些属于二战时期的电影,又让人们大饱眼福,也知道了战争的残酷、人民的灾难是那般的深重,当人们走出影院时,脸上都是阴沉沉的,一连几天脑子里都有着电影的镜头。人民总是不喜欢战争的,中国人就更惧怕战争中的那种残酷,那种撕人心肺的创伤,流过泪和血的心,是需要安慰和修复的,人民盼望幸福安宁,盼望国富民强。

……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老式电影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镭射、 D、4D,甚至微视,再寻不见那个年代的踪影,还有那人,那景,那影片……

然而,那段伴我成长的看电影的快乐时光,却在我记忆的深处生根发芽,永远挥之不去……

共 2248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电影往事,文中来读,那个年代,感慨特殊。《电影的那个年代》这一篇散文,作者紧紧围绕电影这一主线来写,层次明晰。电影往事,我们记忆,作者从莫言的散文说起,那个年代的历史画面在我们眼前一一再现:我国上个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电影的演变,作者从那是六十年代初写到六十年代中期,从文化大革命写到文化大革命后期,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写到改革开放前期。说起那个年代的电影,对那些在那个年代长大的人来说,尤其是那看电影的场面和气氛至今让人难忘。电影往事记忆,纠葛与悲欢,人们对电影的情感,作者文中写满。欣赏了,推荐共赏,感谢赐稿[荷塘],期待精彩不断!【:程南】 【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09: 0:16 感谢赐稿[荷塘],[荷塘]有您更精彩!

回复1楼文友: 21:07:58 谢谢程南朋友评语!问候!

2楼文友: 09: 0: 6 问候作者,创作愉快!

回复2楼文友: 21:08: 9 谢谢!

楼文友: 09: :08 《电影的那个年代》 作者回忆历史,文写细腻。

回复 楼文友: 21:09:19 再谢了!

4楼文友: 09:4 :54 看老师的文,就像是在看电影,让老师文笔细腻,话中有话。让我看到那部红色的电影,那部曾经充满战争的电影,一部中国历史的电影。欣赏美文! 与文字的缘分写不尽说不完,慢慢地,慢慢地,把你暖在心中……

回复4楼文友: 21:10:14 谢谢可美欣赏!问好朋友!

5楼文友: 11:05:49 一篇怀旧文,欣赏、学习了!问好老师! 在清风徐来的日子里,捧卷诗词,斜倚在竹椅里,笑看流年……

回复5楼文友: 21:11: 7 谢谢清风朋友!

6楼文友: 15:29:25 老师既有 那种一个院子里摆一台电视,全院人像看大戏一般的场面 的美好回忆;又有守着电脑,写一篇美文发到荷塘的快乐现在,多彩的人生。拜读老师美文,欣赏学习。问好老师,祝夏安!

回复6楼文友: 21:12: 7 是啊,谢谢朋友!

7楼文友: 20:25:20 对电影的回忆,反映那个时代,赞赞赞

回复7楼文友: 21:1 :08 谢谢朋友!

8楼文友: 20: 4:14 电影那个年代,有着难忘的回忆!问候月下老师!祝愿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回复8楼文友: 21:1 :47 谢谢阿巧朋友!

9楼文友: 02:17:45 祝老师在荷塘灵感喷涌、佳作频出!!遥祝夏安快乐!!

回复9楼文友: 21:14: 2 谢谢天龙朋友!

10楼文友: 14:08: 4 祝贺老师佳作斩获精品,期待更多精彩哦!!

回复10楼文友: 21:15:12 谢谢朋友支持鼓励!

生物谷灯盏生脉胶囊多少钱

生物谷灯盏生脉胶囊规格

灯盏花制剂有哪些

两三岁宝宝咳嗽怎么办
薏芽健脾凝胶吃法
尿不尽解决方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