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法师三尺讲台红烛心记衢州高级中学教师应水平kisi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7-17
三尺讲台“红烛”心——记衢州高级中学教师应水平
特约摄影 周晓天摄
俞施 通讯员 徐庆龙 徐建洪
6月9日,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一片盛开的向日葵,把六月的衢州高级中学校园点缀得生机勃勃。一位穿着时尚的长者缓缓地走在校园里:穿着T恤、破洞牛仔裤,头发斑白、拄着拐杖、戴着墨镜。
他是高三年级数学老师应水平,衢州市第三届红烛奖获得者。有人叫他应老师,也有人叫他老爷子,还有人叫他外公。
因为热爱而不舍
2号教学楼二楼最西头的教室,是高三(16)班的教室。空荡荡的教室,学生们都已经离开了。应老师还记得6月6日那天上午,给孩子们上最后一堂数学课的场景。墙上的高考倒计时牌还剩下最后一张1没有揭去,一走进教室便能感受到那种紧张的氛围。因为是新高考落地的第一年,这份紧张似乎比往年来得更浓烈些。应老师精神饱满地出现在课堂上,叮嘱学生们考前准备、注意事项、考试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当天晚自习,应老师6点半就坐到了教室里。那天晚上,一是答疑,二是想再多看看学生。与其他高三老师不同,这是应水平教学生涯中带的最后一届学生。应老师今年60周岁,今年8月,他将开启退休生活,为他42年的教学生涯画上句号。
从1974年迈上三尺讲台,应水平先后在金华永康的小学、初中担任过代课老师和民办老师,衢州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巨化中学任教,再到衢州高级中学任教至今,已整整42载。
那天晚上,学生们围着应老师,问了很多问题。有学科上的问题,也有心理上的问题,他一直待到晚上9点半才离开校园。
那晚,应水平失眠了。白天面对学生没时间想,到了晚上,失落感涌上心头,很不是滋味。干了一辈子的事情一下不干了,我舍不得学生,舍不得讲台。
第二天早上7点不到,应水平依旧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学生面前。和学生们拥抱、握手、击掌,我要让他们知道老师会给你们力量。
因为热爱而坚守
在衢高校园内,有一幕场景给不少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头发花白,走路有些不稳,拄着一根拐杖,缓缓地走在校园里。这就是应老师。应水平不但患有耳石症,还患有眩晕症,病发时会感到天旋地转、头晕目眩,更苦恼的是不知何时会发作。
2015年以来,他连续三年任教高三。作为一名高三数学老师,他每周上9节课,另外还有晚自习和周末补课。每天早上6点多到学校,先改作业、备课,然后再到教室给学生上课。应老师告诉,这是多年来养成的习惯。他总是办公室里最早到、最迟离开的那个。
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透支了应水平的身体健康。2006年,应老师为了筹备开学典礼连续忙了好几天
,却在开学典礼前累倒了。晚上睡得不好,早上发现起不了床。应水平回忆,当时他几乎是以滚的方式从床上到地上,然后爬到门口等待120急救车。
2012年,应水平做了甲状腺手术。从2013年开始,他的眩晕症又经常复发。多种疾病夹杂在一起,让应水平无法低头。为了能够正常地备课、批改作业,2013年应水平自己设计了一张台面倾斜的电脑台放在书桌上。走路时怕晕眩失去平衡,所以他随身携带拐杖。看着应水平拄着拐杖仍然坚守,与他在同一个备课组的王仙老师说:应老师的敬业感染了我,相比起应老师,我们遇到的困难又算什么?
四十二载,应水平始终未离开三尺讲台。也有人劝他换个清闲点的岗位,年纪大了不如安心养老。走上讲台,对这份职业的热爱能让我忘掉病痛。在讲台上干到退休,这是我一辈子的理想。应水平说。
因为热爱而无私
三尺讲台,三千桃李。应老师的学生中,有高考状元,还有考入清华北大的优秀学子。
陆偲是衢高2015届的毕业生,也是应老师众多学生之一。每年的寒暑假,她都会回到母校,看望老爷子应水平。老爷子的好,我真的有太多的话想说。陆偲告诉,高二刚升高三那年,她所在的班数学平均分比隔壁班低了十几分,为此老爷子没少操心。身为数学课代表的她,记得应老师为他们的付出:每本作业必收,每次作业必改,每道错题必讲。经过一年的努力,陆偲所在的班级学生数学成绩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应老师的敬业,陆偲也看在眼里。有一次她去办公室拿作业,发现老师脸色不对,一问才知发烧了。老师坚持要把数学课上完再请假。怕同学们担心,他还不让我告诉同学。陆偲说,一节课下来,应老师全程红着脸,但讲课的声音依旧洪亮。
敬爱的应老师,暑假里听说新的数学老师是个老人家,我感到不安和怀疑后来我才知道您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这是刚刚毕业的学生池阿秋写给应老师的一封信。池阿秋是班上一位数学成绩并不突出的女孩,为了帮助她提高数学成绩,应老师每次答题都十分仔细,不厌其烦说了一遍又一遍。在应老师的帮助下,池阿秋渐渐地不再害怕数学,大多数题目都可以独立完成。
最亲切的应老师,感谢上苍派您来拯救我的数学。学生胡寒玥说:老师,能够遇见您是我高中生活中最幸运的事情之一,超级开心能由您来教,让我重新喜欢上数学这门课。学生余超写道:虽然您才教了我一个月,但也让我受益良多,提起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一封又一封的信,应老师全部小心珍藏着。他说,有空的时候就会翻出来看看,读到这一封封信就会想起那一张张稚嫩的脸庞。
应老师深受学生热爱,还因为他是个多才多艺、时尚的老师。二胡、中医、养花等,应老师的兴趣爱好很广泛。要是不看我的手法闭眼听,我的二胡拉得还是很不错的。应老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的看法也比较了相似。杨红旭认为师颇感自豪。T恤加破洞牛仔裤,这是应老师夏天最常见的搭配。学生喜欢所以我也喜欢,而且这个裤子又凉快又便宜。应老师乐呵呵地说,追赶潮流的同时他也没忘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为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重要的球赛他是一场不落。
人总要退休,能把自己的经验心得告诉青年教师,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是很开心的事。应水平对年轻老师也是倾囊相授。2013年,与应老师在同一个备课组的年轻老师汤智翔参加市里的教学比武。每一次磨课,应老师都带着相机来帮我录制。汤智翔说,自己在台上上课,应老师就在教室里拍摄。等到课上完了,还不忘进行点评。前后不知磨了多少次,在应老师的帮助和影响下,汤智翔在教学比武中获得了市一等奖、省二等奖的佳绩。
在应水平42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先后获得了巨化集团公司尽快推动房地产行业进入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级先进、劳模,厂级先进等荣誉。2015年,他被评上了衢州市第三届红烛奖。荣誉再多,也比不上学生、家长和同事对我的认可。应老师说。42年教书育人生涯,应老师用满腔的热情迎接一级又一级学生走进校园求学,又目送一届又一届学生走向新的人生高度。如今,他自己将被他人目送,告别那平凡而又厚重的三尺讲台。面对缓缓离开的背影,送上我们温暖的祝福吧!
藤黄健骨丸藤黄健骨丸藤黄健骨丸藤黄健骨丸藤黄健骨丸藤黄健骨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