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荷心愿大别山畅想征文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0-27

摘要:眼前呈现的是咆哮的风云,耳畔响起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激动人心的战地歌声,脚下似有革命的风雷在呼啸滚动。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热血在奔涌,我的思绪已经融汇到大别山这片红色的土地。

我们的小车从G42沪蓉高速湖北段,进入“大别山隧道”时,使我思绪飞扬。

穿行在大别山脚的隧道里,如同置身于灵魂的浴场,心不再旁骛,情不再矫揉。眼前呈现的是咆哮的风云,耳畔响起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激动人心的战地歌声,脚下似有革命的风雷在呼啸滚动。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的热血在奔涌,我的思绪已经融汇到大别山这片红色的土地。

从“黄麻起义”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区一直红旗漫卷,红星闪耀,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在胜利的欢歌声中,大别山区革命风潮风起云涌,工农子弟纷纷走进革命的洪流。走出了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主力红军。还走出了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走出了王树声、许世友、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等400多位战功赫赫的将军,在这些辉煌数字的背后,是革命者的鲜血和生命。前后共有50余万大别山儿女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在革命战争年代,仅红安、麻城两县市就有28万多人死于战火,许多乡镇成为“无人区”,登记在册的烈士就多达 .5万人……硝烟散去,战痕犹在。

走出隧道,行不多远,我们进入安徽地界,在我的视线中出现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前方指挥部”的字迹,尤其显眼。在我脑海中“千里跃进大别山”电影场景,一幅幅画面不断闪现。

1947年是解放战争的关键一年。国民党军队倚仗装备精良、兵力较多的优势,向山东和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占领了延安。此时有人断言:蒋介石已经稳操胜券,共产党则像过早凋谢的黄花,开始枯萎了。连莫斯科都认为撤离延安的决定是错误的。

然而,蒋介石低估了毛泽东。在当时的形势下,毛泽东不动声色地下出了一招险棋:从蒋介石伸来的虎口般的“钳铰”处中央突破,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同时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敌人战场上最敏感而最薄弱的地区大别山,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刘邓大军。

进军大别山,自断后路,向敌人的心脏地区千里跃进,的确是一步险棋。邓小平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

当年的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伯承、邓小平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碍,于8月27日胜利到达大别山区。尔后,陈毅、粟裕大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大军挺进豫西,三军构成品字形,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新的中原解放区。

于是,战争的车轮在这里扭转,历史的轨迹在这里转弯。

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已经开始了!

……

眼前的幸福生活确实来之不易!那抛头颅,晒热血的无数革命先烈,那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革命老一辈,那奉献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劳动大军。活灵活现的一幕又一幕闪现在我的眼前。给了我前进的动力。

触景生情,能生活在这样幸福美满的社会中,这是我们大家的福分,生在福中要知福,同时,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极大的热情去完成革命先烈的为之奋斗的未竟事业——振兴中华!

我们的车以120迈时速,很快就靠近到安徽的合肥,看看那漫山遍野的翠竹,就使我再一次回忆起了袁鹰写得《井冈翠竹》的散文来,从远处看,郁郁苍苍,望不到头。从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你是革命的竹子,你不仅曾经为革命建立功勋,而且现在和将来仍然在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大厦继续献出一切。你永远那么青翠,永远那么挺拔,风吹雨打,永不变色;刀砍火烧,永不低头。

共 154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文章起笔自然,作者的小车从G42沪蓉高速湖北段,进入“大别山隧道”时,这片红色根据地引发了作者的感触。接下来的文字里,作者细数了这里涌现出来的许多革命前辈和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让仿佛也进入了这片土地的战场,似乎看到了浩浩荡荡的革命之师,似乎看到了先烈们一个个为了解放祖国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强烈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如此的庄严与神圣……文章文字充满凝重与豪气,现实与历史的画面在作者文字的交替中闪现,让我们重温了这段革命的历史,让人热血澎湃!抚今追昔,我们更好的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展现未来!一篇充满积极正能量的佳作,力荐共赏!【:叶华君】

1楼文友: -20 1 :5 :59 生活在这样幸福美满的社会中,这是我们大家的福分,生在福中要知福,同时,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极大的热情去完成革命先烈的为之奋斗的未竟事业 振兴中华! 老师的话让人热血激昂,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 叶华君,简阳市作协会员,成都市简阳市草池镇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10524 0610

2楼文友: -20 1 :58:00 我们每一个人幸福地生活在这样和平的年代,应该懂得这一切的幸福来之不易,它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老师的这篇文重温了那些岁月,在现实依然具有很深的倡导和教育意义。问好老师,期待老师带来给多佳作! 叶华君,简阳市作协会员,成都市简阳市草池镇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10524 0610

楼文友: -20 16:09:16 谢谢叶老师对丹水行文的点评、肯定!远握、问好老师!

4楼文友: -20 16:10:18 是呀!叶华君老师说的对极了: 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

5楼文友: -20 16:12:08 重温那些风雨如磐的战斗岁月,我们又怎么不能静下心来,为振兴中华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年华呢?

怎样防治老年痴呆

如何缓解腰酸背痛

孕妇腰酸背痛是缺钙吗

孕妇可以吃维生素D滴剂吗
乳腺癌饮食建议和食疗菜谱
年轻人会得老年痴呆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