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纳木错体系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20-03-18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就是朝晨兄也认为,如果历史上有诺贝尔奖,《红楼梦》是应评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所以我们从《红楼梦》里学习一些东西,学习一些写诗的规则,大家大概是不会有什么感冒的。
曹雪芹是伟大的文学家,他对于中国古典诗词有很高的艺术修养。在《红楼梦》中他通过书中的人物多处阐述自己对于诗歌的见解,使我们常常获益非浅。
比方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曹雪芹就以香菱向林黛玉学习写诗的形式向读者阐述了他对于写诗的主张,为了更客观一些,我们还是抄一段书吧: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从文中的意思看,显然是在谈论律诗,所以有“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这样的说法。
接着作者阐述了写诗所倚重的原则:“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这就是说,在诗歌中,如果有好的句子,就不必一定要遵守平仄、虚实、对仗,这些写诗的规则。
这还不止,作者更进一步地阐述下去:“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作者的意思很明白,写诗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不以词害意”。
这里的“意”当然是指思想境界和艺术意境。“第一立意要紧”是说写诗的要旨是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较美的艺术意境。为了这个目的,其他次要的东西是不妨牺牲掉的。
比方写诗当然要注意平仄虚实对仗这一类规则,但如果有好的奇词丽句,那么这些规则是可以不遵守的。再进一步,如果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动人的艺术意境,那么即使有最美最奇的奇词丽句也是可以抛在一边的。
这就解决了我长期一直存在的疑问,就象书中的香菱一样,我看古代和近代一些名家的作品,有时也很纳闷,为什么他们有些诗,包括律诗,有时既不押韵,也不对仗呢?
如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西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如李商隐——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无题)
如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雁门太守行)
如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回韶山)
等等。
原来他们都如曹雪芹一样,懂得一切规则都应当为主题服务。他们不墨守成规,不固步自封,一切都为诗歌的主旨服务。当主题和规则发生矛盾,不能面面俱到时,则所有的规则都可以抛在一边,,所有的一切都毫无疑问地为主题服务。这就是写诗的规则。
201 年6月12日
共 1549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作者通过《红楼梦》告诉读者该如何学诗,写诗,读来让人受益匪浅。本文也能看出作者是位知识渊博之人,欣赏好文。问好作者!【编辑:小懿】。镇江白癜风医院严重脑梗死蚌埠治疗男科医院
益母颗粒怎么喝治疗滑膜炎的方法
关节积液腿麻木吃什么药
上一篇:一声长篙划过巫水的乡愁体系
上一篇:第十一种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