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杜鹃漫忆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12-14
时近五月,芳菲渐萎,小区的花坛里杜鹃却开得正艳,红的如玛瑙,白的如棉絮,粉的如朝霞,红白粉相间,一簇一簇的。因花坛里的植物都修剪得十分齐整,所以远远看着那些绿叶簇拥的花朵就好似是天上神女将胭脂盒抖落在了人间的绿地毯上。
其实杜鹃很平凡,每年到了这时节便肆意地开,以致大多时候我忽略了它的存在,看来“美总在被忽视的地方荒芜”,此言一点儿不假。我想我确实不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而是我的目光所及处有限,但此刻正是因为我长期地忽视它,才让它触动了我的情思——
一、童年里那一抹张扬色彩
我童年的记忆里,杜鹃是开在深山里的,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每到春来,我都会和其他的同龄孩子去山里采蕨,而弯曲的山路两旁便开满了杜鹃,那时我们管它叫“映山红”,以致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我都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杜鹃”。山里的野花是很多的,但有很多我都叫不出名字,除了山茶,似乎我也只认识它叫“映山红”了。山里的映山红大多是梅红和深红,这两种颜色都格外地打眼儿,以致我一度认为映山红是极致张扬的花。于是,我固执地偏爱山茶,那洁白的花瓣、淡雅的幽香,无一不是令我欢喜的。所以大山里仅有的这两种我能叫得出名的花也就成了我爱憎的两个极端。
记得小学四年级,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目的地是仙庾岭。仙庾岭是株洲市的风景区之一,半山腰里有仙女娘娘庙,庙里香火旺盛,我想这山大概也是因庙而著名吧。而仙庾岭山腰里就有成片的映山红,开着深红色的花。在映山红丛中伫立着一座塔,我已经忘了有几层了,我只记得那时候塔里的楼梯颤巍巍的,因为多年未修,且楼梯只是几块薄而窄的铁板搭成,镂空的,看着便觉走上去会很危险。但那时候同学都争先恐后要爬上塔顶一览映山红成片的美景,而我向来胆儿小,加上恐高,走上去一摇三晃,才上去几个阶梯就吓哭了。所以那一次我未能得偿“登上宝塔顶,一览映山红”的愿望。那时候我是失落的,听着同学们一个个叫着好美,心里便又是羡慕又是生气,羡慕他们的眼福,生气自己的胆怯。现在想来,我当时之所以会不愉快,并不是因为我真的很喜欢映山红,只不过是因孩子爱凑热闹的脾性,我想若不是同学都爬上了塔顶,我绝不会觉得自己没能在塔上俯瞰映山红是一种损失。所以在回校的时候我的不快便烟消云散了,且我对自己说,那种张扬艳俗的花没什么好看的。这并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而是那时候我对映山红的印象仅是如此。
再后来一次和映山红有关的经历让我几乎恨透了映山红。那是一年清明节后,我那时读六年级。我和邻居家的两姐妹一起去山上采蕨,在半山腰的时候,比我小的那个女孩儿看见灌木丛里稀稀疏疏生长着几株映山红就嚷着要去折回家插在花瓶里,那几株花着实开得好看,但我觉得那是“妖艳”,深红的,似乎红得滴血,且清明时候下过雨,山里还有雨雾,树木花草也就显得格外滋润,确实有那么几分魅惑之感。她姐姐怕灌木丛里的荆棘划伤她而不肯让她去折。我们三个中,她年龄最小,本来跟着去山上就是为了好玩儿,她姐姐和我自然就有了照顾她的。她姐姐都不答应,我就更不敢说让她去了。可是她眼巴巴望着那几株花儿,一脸生气的表情,赖着不肯走了。她姐姐也有点发火了,不耐烦道:“你去,看那些刺不扎死你!”小妹妹还真去了。她十分小心地在灌木丛里移动,一步一步靠近那绽放得妖冶的花,终于,她折到了,可就在折到时听得她一声惨叫!我和她姐姐异口同声:“怎么啦?!”她边哭边回答:“我的脚,好痛。”我说:“刚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脚痛了?!”她哭得更厉害了,花也扔了,只一遍一遍重复:“好痛,好痛……”无奈之下我和她姐姐只有穿到灌木丛里合力把她抱了出来。我的衣服被挂破了几个洞,手背上也被荆棘划出了几道口子,火辣辣的疼。但是顾不得自己了,把小妹妹的鞋子一脱,只见她脚背的侧边红肿起来,还有两个牙印,那牙印儿是两个小点儿,我和她姐姐第一反应都是说她被蛇咬了!事实也真是如此。我和她姐姐急急忙忙把她背了回去,她妈妈心里着急,不停地责怪谩骂她姐姐,其实我听得心里明白,她妈妈是指桑骂槐,表面骂她姐姐没照顾好她,事实是骂我不该叫她们去山上玩。我当时的内疚和难过真的无法言说,我也着急,我也后悔,可是我只能说这个事情是我意料之外的,因为往年我们去山上玩都没出过事。也就是那次之后,我恨透了映山红,我也再不去山上玩了,映山红也就自然而然淡出了我的记忆。但我从那以后,明白一个道理:在事物美丽的表面下也许暗藏危机。
那一抹极致张扬的色彩也终于随着我上初中而淡退,因为我不去山上玩了,也就慢慢地忘了山上还有一种张扬的花朵叫做映山红。
二、一缕诗情晕染豆蔻年华
初中时候,我开始大量地阅读古诗词,“杜鹃”这一意象是常常出现的,但我开始只知道杜鹃是一种鸟,压根儿没把它和“映山红”联系起来。后来接触到的诗词,又有把杜鹃解释为一种花的,是什么样的花能让那么多诗人不惜笔墨去描绘和赞美呢?我既想知道此花长何模样,也想知道它为何与杜鹃鸟是一样的名字。那时候我还不会上,所以没想过能去找相关的图片,也因此我一直都不知杜鹃花就是“映山红”。
三年初中,“映山红”这种花可以说已经完全淡出了我的世界,因为初中三年我是压抑的,也是沉闷的,周一到周五上学,一逢假日我便窝在自己的房间看书、写写画画,或者吹箫抒怀,早忘了山上的风景,也就忘了映山红的存在。而诗词里的“杜鹃”依然是“杜鹃”,在我的认识里它和“映山红”无关。我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所以“杜鹃”这个有些哀伤凄婉的意象让我甚为钟爱。
诗词里的杜鹃花是美丽的,施肩吾诗云:“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丁宁莫遗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佳人固美,他却还说要将杜鹃留与佳人比美,那到底是花更美还是人更美呢?总之杜鹃花已能与佳人媲美。而白居易更是直言:“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直接以“花中西施”喻之,别花颜色瞬间黯然。
同时诗词里的杜鹃也是哀婉凄伤的。杜鹃鸟,很多人都知道它又叫“杜宇”,李重元有词曰:“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何其伤感,离别之情溢于言表;而杜鹃鸟又叫“子规”,李白听说王昌龄被贬曾写诗寄情曰:“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友谊之深和真足见一斑。杜鹃之所以哀婉还因它有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这也是它和杜鹃花同名的原因——
相传,古代蜀国的国君叫杜宇,而且当时蜀国非常的富庶,以致人们只顾享受当下的安逸生活,慢慢变得懒惰,有时连播种都忘了。而杜宇是个很勤勉、爱民如子的君主,他看着百姓乐而忘忧很是着急,为了不违农时,便四处奔波,催促人们抓紧时间播种。可是这样长久以来,人们形成了习惯,杜宇不来就不播种。终于,杜宇积劳成疾,倒下了。但是他依然一心挂念百姓,他的灵魂变成了布谷鸟,每到春来播种之时,便飞到各处“布谷布谷”地叫唤,提醒人们播种,直到啼血。而他的鲜血洒落在山野,便开出了一朵朵美丽的花儿,于是人们为了纪念他,把小鸟叫杜鹃,把鲜血晕染成的花朵也叫杜鹃。
李白诗云:“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这便是这个故事最为诗意而生动的诠释。
这个故事让我深爱上了杜鹃,因为我知道杜鹃花不仅美丽,它还寄予了一个国君对子民的深爱之情,于是它陡增几分高尚,并不亚于我心里的山茶。
三、美悄然于成长中沉淀
在一个苦蝉声声的夏天我告别了豆蔻年华,当秋天的风声吹醒落叶,我踏进了高中校园,开始追逐我的花季雨季。也是这时,我暂别了农村。我从未想到我记忆里那种开在深山里的映山红会出现在我的高中校园里,且就在我们宿舍楼下的花坛里。入校是秋天,那些低矮的杜鹃树还未有开花,叶子也有些泛黄,所以在那个漫长的秋天和冬天里我未能认出它就是“映山红”。因而我确切地发现花坛里种的就是“映山红”的时候是在高一下学期,那时候是那些簇新的叶和含苞待放的蕾吸引了我,我越看越觉得眼熟,终于童年里那一抹张扬的色彩浮现在我脑海。直到她们在花坛里成片地开放,我确定了那就是映山红。
我因那种张扬的色彩而介怀,所以我从来都是冷漠地从它身旁走过。有一天下了些雨,下午下课后我和同学去食堂,经过那片映山红时同学惊呼:“好美的杜鹃呀!”我当时听得“杜鹃”二字很是激动地问:“哪里杜鹃?!”她指着花坛里那些带着雨珠的“映山红”道:“你瞎子呀,花坛里啊!”我当时有一瞬间的恍惚,那就是诗人盛赞的“花中西施”吗?!原来“花中西施”就是我眼里艳俗的“映山红”!我傻傻地告诉同学说:“我一直只知道它叫‘映山红’。”同学很是怪异地看了我一眼,我之所以记得那个眼神是因为我感觉到她应该在心里鄙视了一下我是乡下人吧。我望着眼前名叫“杜鹃”的“映山红”有说不出的感觉,这种难言之感来源于我多年对“映山红”的偏见和对“杜鹃”的钟情,因为我从未想到这两个存在于我喜、恶两端的名字竟然是指的同一个东西。我支开同学,让她先走了。我独自打量起被雨水滋润过的杜鹃,突然觉得那种娇艳也并不那么讨厌,相反却很美,美得可以慑人心扉,因为那是杜宇的鲜血所化呀!我没有理由去讨厌一个勤政爱民的古国君,想到此,心里对叫做“杜鹃”的“映山红”的敬意油然而生。
后来回到宿舍,我站在窗台边俯瞰花坛里的杜鹃,开始反思,反思那么多年对杜鹃的误解,假若我现在依然不知道“映山红”就是“杜鹃”,那我会喜欢上眼前的花吗?我想我不会,所以我突然明白到,年幼时的判断是多么的幼稚和任性。原来美丑它并不能全凭感性判定,而应具有理性的思考和辨识。
今年的四月,雨水颇多,小区里那些杜鹃花几经风雨,依然伫立枝头。我深爱的杜鹃原来是这么坚强,而我厌恶的“映山红”也终于在我的成长中得到了我的理性对待。原来美悄悄地在我的认识里、成长里沉淀,沉淀在心灵最深处,冲刷了阴翳和尘埃。
后记:徐志摩有一首诗叫《月下待杜鹃不来》,深为我爱,故而我曾写了一篇散文与之同题,现在附于下:
月下待杜鹃不来
(一)
那一年,我踏青而来,正是梨花绽落的时候。那一日,阳光和煦,竹林清幽。我执一杆箫穿梭林间,听竹枝随着风的呼吸声颤抖,感脚底积久的落叶的温柔,一时竟淡了心中郁积的忧愁。
缓踏青草,竹林外的清溪忽现,溪边的桃树妖娆,桃花儿正艳。一簇簇杜鹃花儿也倚着青石绽得鲜妍,桥边的青苔诉说着对石栏的眷恋。凝眉间,风起,桃雨纷纷,乱花迷醉我的眼,芬芳栖落在我肩。溪中猩红点点,落花逐水,漾起闲愁酽酽。托起竹箫,一曲凄伤轻扬,低诉着我千回百转的惆怅……
(二)
那年那日,清晨,我着一件绣着蛱蝶的轻纱裙裳,倚坐在妆台旁。镜里是我姣好的容颜,眼里却闪着落寞的光。楼台深锁,荒芜的豆蔻年华,那是说不尽的忧伤。如今沉寂的心,也向往那郊外的春光骀荡。
阴雨连绵后的晴天,阳光有如少女眼睛的明媚。野花的馥郁幽香,引得蜂蝶儿追随。而眼前的竹林苍翠,行走其间,泥土的芬芳惹人沉醉。
忽而,耳际传来幽咽的箫声,似是羁客洗不尽的霜尘。那满怀的惆怅,似朦胧的月不明,如湖面飞花的水中影。那箫声哀婉,让我心凄恻,让我忍不住循着箫声去追寻,追寻那忧郁的背影……
(三)
多年的奔波早已使心灵蒙上沧桑,风霜也刻上脸庞。不知有多少个静夜独自彷徨,也不知有多少次难寐辗转哀伤。多年的寂寞只为心中的守候,守候那如诗如梦的女子推开我的心窗。
我的箫声,吐出的是蒹葭苍苍的凄凉,寻觅的是佳人的方向。一曲毕,我依然独自神伤,低首看到小桥在水中的倒影荡漾,目光移动处,蓦然,摇曳漪回的波纹里是个绝美女子的面庞!回首,正对上你那灵动的双眸,秋水盈盈,有说不出的娇羞。我愣住了,为你的美丽,更为你脸上浮现的丹彩的云流。你是这样的安谧而纯洁,让我愈加想感受你内心的清幽。失神间,只听得你一语温柔:“箫声凄恻,君为何忧?”
(四)
循着箫声,穿过竹林,清溪乍现,眼前花落水流红,不禁猜想是否就是那箫声里的闲愁万种。及目处,桥上的你,一袭青衫,临溪而立;手上的一竿竹箫,正诉说着你的衷肠,我听见你心灵深处的忧伤,一时忘了移步,竟停留在你身后痴痴地凝望……
随着箫声渐隐渐止,我见你黯然垂首。我本应悄无声息地离去,却在准备提步之时,你蓦然回首,而我陷入了你的眼眸,为你一曲抒怀的风雅,为你一袭青衫翩然的温柔。禁不住更想了解你的忧愁,于是脚不想提,心不想走,怯怯问道:“箫声凄恻,君为何忧?”
(五)
你能听出我箫声里的忧愁?我无奈的叹息着,诉说着我的惆怅:“携琴书兮知音访,假舟楫兮游四方。尧之邦兮舜之壤,慕鸿鹄兮志高昂。久独立兮水之旁,仰高山兮云苍茫。托玉箫兮诉衷肠,知音难觅兮独彷徨。”
共 6155 字 2 页 转到页 【编者按】杨钟雄稿签:《杜鹃漫忆》文章分三个部分,也是自己对杜鹃的认识转变的一个过程——从童年的误解甚至憎恨,到少年因读书理解后的深爱,以及如今的更深层更广度的感悟。一份美在那里,不因你的爱慕或憎恨而改变,不因你的误解或相知而动摇,它只是安安静静地,然而最后我们总会看清,总会明白,并从此深爱不疑。这就是杜鹃的魅力、品质与内涵,延伸开来,这同样也是许多高尚之人的品格与追求。其次,正如作者所说:美丑不能完全凭感性判断,而要有理性的思考与辨识。一语中的。这也是让我们应更全面,更深刻去认识一个人或一件事,再做慎重结论的警醒。《月下待杜鹃不来》虽是后记附录,然以对话形式,措辞优美,虽是写花,然字中携带深情,有一种人花相融的亲切感,在此也是对前文,对一份深爱的强调,值得品读。作品从整体上读来,表达沉稳,叙述有条不紊,《杜鹃漫忆》更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有热爱,也有感悟,优美之余,不乏深刻,颇有思考与咀嚼空间。问候作者,。【江山部精品推荐 0】
1楼文友: 11:01:26 《杜鹃漫忆》文章分三个部分,也是自己对杜鹃的认识转变的一个过程 从童年的误解甚至憎恨,到少年因读书理解后的深爱,以及如今的更深层更广度的感悟。一份美在那里,不因你的爱慕或憎恨而改变,不因你的误解或相知而动摇,它只是安安静静地,然而最后我们总会看清,总会明白,并从此深爱不疑。这就是杜鹃的魅力、品质与内涵,延伸开来,这同样也是许多高尚之人的品格与追求。其次,正如作者所说:美丑不能完全凭感性判断,而要有理性的思考与辨识。一语中的。这也是让我们应更全面,更深刻去认识一个人或一件事,再做慎重结论的警醒。《月下带杜鹃不来》虽是后记附录,然以对话形式,措辞优美,虽是写花,然字中携带深情,有一种人花相融的亲切感。以此也强调了自己对杜鹃的深爱感情。值得品读。作品从整体上读来,表达沉稳,叙述有条不紊,《杜鹃漫忆》更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有热爱,也有感悟,优美之余,不乏深刻,颇有思考与咀嚼空间。问候作者,。 夏至出生。居于潮汕小镇。不成气候。简单的懒人一枚。
2楼文友: 11:02:25 好文,闻到花香了。加一幅图吧。
然后我要去读读徐志摩那篇《月下带杜鹃不来》了。 夏至出生。居于潮汕小镇。不成气候。简单的懒人一枚。
楼文友: 11:15:27 美文。人就在这样的经历和思考中成熟长大了!
4楼文友: 20: 6: 5 好文!喜欢这样寓情的渗入,况味令人回忆。问好箬妹!久没回。握个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
5楼文友: 20:54:20 有一首诗中两句,特别喜欢,不知道小箬可否读过:纸灰化作白蝴蝶,血泪染作红杜鹃。读完此文,便想起了这两句诗。
语言清婉优美,自然流畅,很喜欢。 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西平文学》副主编。
门店促销方案
门店管理制度
服装门店管理
厌食症的怎么治疗治疗小儿呕吐吐奶溢乳的方法
功能性便秘有哪几种
上一篇:逝水流年散文槐花雨
上一篇:榆社北泉沟榆社抗日拥军模范村散文
- [爱情诗句]为什么辽宁平易近人夺冠?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广厦伤病困扰严重
- [爱情诗句]谢娜现身芒果台彩排,脸颊孩子气脸色蜡黄,却秒删与何炅亲密照片
- [爱情诗句]告别马竞?球迷发起联名活动,梅西发文感谢
- [爱情诗句]李宗原 ‖ 节日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香港画院名家作品邀请展
- [爱情诗句]成都偶遇迪丽热巴拍戏,皮肤白皙身材纤细,云鹤大为近照发福引热议
- [爱情诗句]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 [爱情诗句]南财话你知丨银保监会:2018年以来总共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六部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
- [爱情诗句]女人们“唇型”一般分这5种,3种好看,2种丑,不妨自测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