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诗之思随笔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25

芸芸众生,世风日下,尘世不泛那些物欲横流,为利是图,某些给钱就发表,赞助就评奖,或你评我一等奖,我评你金奖。再或是走穴,串穴,互相联欢,共庆共奖。存在如此混沌的社会氛围下,孰问大众,能有几个,真正专靠写诗,养家糊口,勤劳致富?所谓的诗歌自身太清高,太单纯,风气混淆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势,脱离实际,还自以为是?自命清高,世界皆醉唯我独醒的感觉;空空洞洞,无病呻吟却又呼之欲出;病态、丑态、变态不用在乎,标新立异吸收关注眼球为荣。

诗歌本身创造不了物质,但存在于物质文明的社会,又以物质为载体,创精神为附体,树意志为新风,可以指导人民大众的精神面貌,促进物质文明。再从历史看从甲骨文,到文言文,再白话文,甲骨文是专业人士看尤甚懵懂,文言文是内行人士看清弄明,白话文是普罗大众听得明弄得白,从甲骨文发展到白话文,质变了,量变了,发展了,大众听懂了,所以白话的小说、文章跟上潮流就广泛应用流传,优与劣每个人心里都有个框架,从官方到民间,从高才子弟到芸芸众生,都在运用自如,沟通无限。从《诗经》,到《楚辞》,再《离骚》,真正人民大众能听明的有几句,发展到今天,所谓的诗歌就是那山山水水,花花草草,云云雾雾,情情坎坎,其它非也。然而真正有心情,有闲情品味的人民大众能有几个?不碍是过眼云烟,就算高才人士也一笑而过,再笑蹉跎。与己无关,一切随风,轻轻松松,有谁会把这无关痛痒的虚拟的放在眼里,装在心里,用在嘴上。这样的文字会有几个能用上,听都不愿听了。纵横观望下世界人类文明发展史,所有一切远离现实,脱离人民大众生活的文化或政治都是不会长久的,虚伪繁荣一股风后,不知所踪,为何物,万物化无物,无影之踪。诗歌本身是以来源于人民大众现实生活为基础,指导现实发展生活为风向标,以物质文明为载体,以精神文明为附体,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相互促进。离开物质文明的诗歌是虚体,可有可无,更加无衡量好与坏的标准尺度。离开精神文明的诗歌是尸体,时间一长就臭气熏天,谁与问津,由何繁荣,一片死灰沉沉腐腐。诗歌本身又是一种主观意志的刻画之体,试问普天之下,有谁能讲出一条公认的权威,就是衡量一首诗歌好与坏,错与对,劣与优的客观标准尺度。都是人云亦云,炒起就成仁成神,到成仙成佛,四海之内唯我命从佳音杰作,由此不泛许多名家都是你炒我,我炒你,结果大家都是名家,可以误导左右天下盲目之众芸芸,忽风忽雨,时云时雾,劳动人民大众想见真阳光便真是沧桑,于世何言何语,何感何悟……

其实诗歌要像白话文应该跟上时事,政治,以及世界大事和国家盛事。无论事情怎样跌宕动荡,文字怎样曲折迂回,只要爱国爱党爱民族就是好文字,爱社会爱生活爱家庭就是好诗歌,这是衡量一首诗歌的好坏错对性质的根本底线。只要不践踏底线,任何被人民大众颂唱发扬的都是好诗歌。要发展诗歌不能太单纯,清高了,要溶入大众生活的切身利益生活事情,指导读者大众精神、意志,包括时事,政治,娱乐,突发事件,体育等等一切都可以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关乎国家,人民大众利益的一切,人们就会关心它,关注它,关爱它,让诗歌成为我们生活的一份子,颂扬它!发扬它!这样全民就会重视起来了,诗歌不会再沉默了,时时运用在生活情面上。记得不久前湖北省有人用三字经的模体作政府报告,这也许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相信还有很多第二,第三……陆续出现,这肯定是诗歌又一新文化风向标。写诗的人被社会正视了,其地位才会提高,待遇高了,诗歌的质量才会提高,这规律世界人民都是公认的。

当然不是那些为了哗众取宠引起关注,更不是那些靠淫渎人性,出卖人性以描绘各种性之爱的激烈情感引起反饷,而语不惊人死不休。长此下去,又会出现《黄色诗刊》等等名词了,还美其名曰人体艺术美,为艺术而献身,舍我其谁?大义献身于社会,悲哀,呜呼哀哉,这能表达什么精神意志!以讹传讹,热炒成风气,世风日下形成社会发展病态美,歪曲心态,混沌健康诗歌的生态环境,社会风气。自作残之斯,难怪尘世鄙视斯。

其实真正的好诗歌不是由几个所谓的专家话语就行的,历史大众的眼光最雪亮,明鉴的,没有哲理、道理、伦理的诗歌怎能会被后人颂扬、颂唱、颂赞吗!?从古至今,只有那些哲理亘古千世颂唱,道理流传万里畅通无阻,伦理四通八达无所不至。由此诗歌应该是积极向上,鼓励前进,鞭挞邪恶的鞭子,颂扬正气的能量,这样诗歌给人的形象就不是那种孰有孰无的感觉,炒起来象风潮浪涌,过后无影无踪,不知何物?何情?何志?飘飘渺渺,漫漫惘惘,惑是自命清高,高高在上,又高处不胜寒的样子。一首诗一个故事,一种正气,一种意志,一种能量。

主观意志行为上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虽然没有一条客观衡量的标准尺度,只能唯有是:爱党爱国就是好文字,爱社会爱民族就是好篇章,能让人民大众世代颂扬颂赞的才是好诗歌。好与坏和优与劣不是由几个所谓的名家口里说的或几个评委就能通过的,而是由世代人民大众颂扬公认口碑出来的!颂唱吧!全世界劳动人民心中的好诗歌!

共 201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诗歌做为最早的文学形式,产生于文字出现之前,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反映人们的生活,经过长期发展,走向辉煌灿烂,在人类的历史上留下无数不朽的篇章。到了时下,诗歌走入低谷,一些自命清高、自以为是的人,把诗歌推向脱离社会生活的“象牙塔”,失去了社会意义和价值。这篇文章,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批驳,指出什么样子的诗歌才是有生命力的好诗歌。推荐欣赏。【:北极主人】

1楼文友: 19:22: 5 不脱离实际、不脱离生活的诗歌才能成为好诗歌。

2楼文友: 21:00:49 文章对诗歌的理解很是透彻,带给我们一些思考,拜读佳作!

4楼文友: 00:20: 1 能够叩人心扉的诗歌,便是好的诗歌!

5楼文友: 19:16:41 按站规范发文的规定,您留在正文下面的通联已经删除。

请加春秋作者群,以便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

春秋作者群:

感谢您对春秋的信任与支持!

6楼文友: 0 :56:52 谢谢共鸣,但愿诗和文章及社会是现在进行时,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相互依靠、相互繁荣

7楼文友: 08:11:11 嗯嗯,诗歌是给人看的,虽说有深浅之分,当所有人看不懂的时候那也不是诗歌了

吃什么预防老年痴呆

晚上睡觉小腿抽筋怎么回事

老年人小腿肌肉疼痛怎么办

乳房胀痛的症状
微商店
热淋清颗粒喝多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