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书香门第光影散文
文章来源:沧州文学网 | 2019-09-12
摘要:集市上印刷出来售卖花花绿绿的春联,掩住了父亲挥毫泼墨的身影。在石墙旧院的残缺斑驳里,“书香门第”的传承就像父亲,虽然坚强,但将会在楼房林立的风暴里渐行渐远。在科技引领潮流的今天,让我们为能回归到充满书香的静美的梦境祈祷吧!
不知父亲是怎么个思想。
在每年书写春联时,“书香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总是他给家里浓墨挥毫的第一联。
这一句的开头四字本不是“书香门第”,原句是“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其中有个典故,说苏轼朋友甚多,其中有个诗僧佛印,这人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心生一计,故意说:“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便说:“谁不知下句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话音刚落,苏轼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出一道吃吧”。
在父亲的笔下,“向阳门第”改作“书香门第”,其实也是我喜爱的书香铺陈在乡野村落的风格。
我家居住的村落不大,也就千多口人而已。但因为村子处在几个自然村落的中心,周围的几个小自然村便形成了以我村为中心的情形。所以村子里不光配了赤脚医生,还在村子里设了一个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小学校。每个班会有二、三十个学生,五个班级就有一百多人。村子里有了学校,村子里也就多了几个胜任老师的文化人。
父亲和郭老师等几个人就成了村子里的社办教师。
从进入腊月的第一个乡集起,就有人陆陆续续从乡集上买了“大纸”和“落门钱”。大纸也称“对子纸”,就是底色涂了大红的纸张。
人们赶完乡集,走在回家的路上,把大纸卷起来,小心翼翼地放在夹在腋窝下蒲包或者提篮子里,不可弄着出皱褶和压扁。落门钱则是插在毡帽卷起的帽沿里。
学校早已放了寒假。学校里有几个老师也因为能用毛笔写字,于是,山野村落新年的序曲,就从写对子开始奏响。
村子里有三位毛笔字写的最好的人。两位姓郭,一位是村里颤颤巍巍的郭老秀才,一位是郭老师,再一位就是父亲。三位老先生中,父亲最年轻。
郭老秀才每年都会在一个阳光充足的天气里,被老书记搬去,在村子大队部的院子前,抬出办公室里的几张桌子摆开,开始给大队部的院房写对联;一副又一副,把写好的春联在阳光下晾干。住在大队部附近的人家,也就得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一并拿来大纸沾光了他的墨宝。于是,连续几天,大队院子前的空地上洒洒落落地晒满了墨迹未干的春联。
过年了么!即使来写对子的人也没几个自己买墨汁的,村干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还笑呵呵的跟老少爷们打招呼!
——无非就是大队财务上多买几瓶墨汁么!难得借郭老秀才的墨宝联系一下人民群众。
我常常会去大队部前玩耍,从河滩里捡来鹅卵石,帮着他们压住晾晒的春联的纸角,不让未干的墨迹流淌。
“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争光”(横批:欢度佳节)。郭老秀才不光教我认识我没学过的字,也教我认识对联中他写的繁体字。
而郭老师写春联从不出家门,左邻右舍或者他的堂叔兄弟家就把大纸送到他家里写。但他只给合的来的人家写,合不来的人家他理也不理。于是,郭姓的家族里,就有一些人把大纸送到我家来让父亲写。
当拜年串门子路过他们郭姓人家的大门前,我一眼就能认出哪些是父亲的墨迹,哪些是郭老师的。
但父亲写对子却不是从自家或者左邻右舍开始,而是年年从外村开始。和往年一样,父亲已接到外村亲戚家的邀请,要他去他们村里写。
进入腊月,家里的活也早有了分派——姐妹们要在腊月里帮家里推石磨磨好一大缸猪食面子,也磨好了摊几桌煎饼的玉米面或者细细的地瓜面;还要磨下做几包豆腐的糊子。家里没有多少东西送年礼,只能多做几包“押锅豆腐”,送给姥姥家和要紧的亲戚。在晴天里则要洗洗涮涮锅碗瓢盆以及全家人的衣服。哥哥则是负责把几个洋槐树墩子放在门前的石头坝上,高高扬起铁镐一块块劈碎,整整齐齐码垛在门坊旁或者过道里。
等到这一切都差不多准备好,天空也就开始飘落纷纷繁繁的雪花。
雪花先是落在屋檐下的水缸里,接着被水化开。后来的雪花就渐渐悄无声息地开始染白了一切——
雪花落在石板磊成鸡窝的盖顶上,落在玉米秸团瓢的锅屋的圆锥坡面上,落在樱桃杏树的树杈挂的玉米棒子垛上……此时的雪花,一片片开始在树杈上积攒,后来粘不住,唰地一下整坨落地。南院墙处的竹子丛则是逐渐被雪花朦胧,逐渐弯下青翠的腰身。如果此时有一阵风来,竹叶开始抖擞,一棵竹子嗖地就会站起。
远处的麦秸垛则是实实在在地被雪花捂上了一顶白色的圆帽子。在麦垛垛根下的一圈,因为麦毡的延伸遮挡,还露出一圈空地。麻雀们钻出藏身的麦垛垄缝,叽叽喳喳聚在眼前唯一的空间。而麦场里的碌硃无论是站着还是卧着,早已成了一个凸起的雪堆……
雪花盖住了来往的路,落满在家门前的石桥板上。雪花掩住了山川河流……天地间开始在平静里铺展洁白,像一个人的思想,在大千世界展开新的篇章。而此时的麦田也被白色厚厚覆盖,早已看不见冬小麦苗的绿色……
山村被银装素裹。
而人们,因为岁末的到来,放下了心中所有沉重的事情,迎接着新年到来。
此时的父亲在谁家呢?他是否担心着回家的路?
而邀请父亲书写对联的亲戚家也一定是生起了一盆红红的木炭火,放在父亲握笔的案桌前。
父亲一定是把一砚浓墨靠近炉火。墨汁在炭火的烘烤下升起缕缕热气,裹着墨香。
父亲把大号的狼毫蘸进墨池润饱,在砚台沿上秀一秀笔尖,悬腕凝思,然后气沉丹田。落笔、转笔、藏锋、护尾……
“春风杨柳鸣金马,晴雪梅花照玉堂”,起笔为“晴”,收笔为“柳”——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落墨在火红纸上,左四右三,左三右四,一副门坊对子一气呵成。
“冬雪欲白千里草,春晖又红万朵花”。在年后偶尔串门去亲戚家里,我也一眼就认得出父亲的笔体。父亲的笔体有欧体楷书的风格,又加入了“瘦金书法”的哀怨劲挺,自成一体。而亲戚家的左邻右舍也是往往一并让父亲给写了对子。门楣上大大的“福”字,衬着飞飞扬扬的落门钱和大红灯笼,红红火火地渲染着一家又一家面向小街巷口的门面。
而在家里,左邻右舍早已把大纸送来等候,我给一一号上名字,一卷卷放好在门后边的粮食缸上——
我也给父亲准备了泥土的火盆。我知道,家里的柜箱上,床上在几天里都会摆满晾晒的对联。
父亲终于回到家里。
地上的积雪开始融化。屋檐下的冰琉璃伸长的足能触到窗前的石榴树。水滴顺着冰琉璃的细尖,滴答滴答,滴落在檐下水缸里……
邻家麦草修缮的房顶上开始露出斑斑驳驳的颜色,有一层雾气升腾起来——
父亲此时终于写完最后一副对联,点燃一支烟,倚在木门上。阳光暖暖的照着,亮亮的太阳光在雪地上反射。父亲揉一揉眼睛,残雪的反光一定让他感觉有点疼痛。父亲望着“书香门第”的“第”字,沉浸在深深地思索里——
我知道父亲在想什么!
是“横竖撇捺”中的“︱”,那一笔悬针总是无法在他一只眼睛的眸光里挥洒冲天接地的豪气和垂直,成为他人生中遗憾的败笔——
父亲小时候,奶奶做活时拉断了线,把针扎在在她身边玩耍的父亲右眼上,从此右眼失明。
父亲年青时考师范,得了全县第一名,但面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从此父亲回村只能做个村里的社办教师。
共 2740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书香门第》这篇散文紧紧围绕我国的传统文化“春联”为主线,写出了父辈们对悠久历史文化的传承,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憧憬,笔法细腻,内容充实,情节生动感人。文章极其巧妙的把地方年俗、生活环境、村民的为人处世以及父亲、郭老师他们对待不同类型的人的态度、生存状态、生活阅历等信息镶嵌其中,充满了生活情趣,生动的描写了人物性格,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加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让文章丰满起来,增加了文章的 和可读性。文章的切入点小而巧妙,主题升华自然厚重,起承转合婉转贴切,文字洗练准确,结构大气而稳健,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感谢作者赐稿征文,。【山水神韵:九井居士】 【江山部·精品推荐 】
1楼文友: 07:14:54 一篇描写父辈的文章,自然婉转,主题厚重,字词凝练,很值得学习!问好! 走进柳湖,走进生活,沉浸在梦境之中。恬淡安静,关注民生,品味社会,让灵感插上翅膀。
2楼文友: 09:11:50 在仕途落寞的人生里,父亲像一位仗剑天涯的壮士。在火红与雪白的光照里,父亲疾书挥毫,一缕墨香袅袅升腾。悠悠天地共老,昭昭日月争光。感谢父亲,感谢父辈!感谢九井居士老师,握手。 坐在一个炉灶的角落,烧出苦辣酸甜的味道!
楼文友: 10:49:44 书香门第的家常里氤氲着浓浓的墨香!拜读!
红河灯盏花具有的作用
红河灯盏花有什么功效
灯盏花制剂管用吗
夜尿增多的表现小便刺痛不治疗方法
经期延长怎样调理
- [爱情诗句]为什么辽宁平易近人夺冠?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广厦伤病困扰严重
- [爱情诗句]谢娜现身芒果台彩排,脸颊孩子气脸色蜡黄,却秒删与何炅亲密照片
- [爱情诗句]告别马竞?球迷发起联名活动,梅西发文感谢
- [爱情诗句]李宗原 ‖ 节日香港回归二十五周年——香港画院名家作品邀请展
- [爱情诗句]成都偶遇迪丽热巴拍戏,皮肤白皙身材纤细,云鹤大为近照发福引热议
- [爱情诗句]直击调研 | 中材科技(002080.SZ):今年叶片出货量预计同比增加20% 十四五末期膜产能或达
- [爱情诗句]南财话你知丨银保监会:2018年以来总共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六部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
- [爱情诗句]女人们“唇型”一般分这5种,3种好看,2种丑,不妨自测一下自己